天天看點

“若是千年有造化”——穿越時空的白蛇傳

作者:南方周末

1924年9月,杭州雷峰塔倒塌,事故與白素真有關。

在中國民間傳說中,千年蛇妖白素貞在這裡被壓制,雷峰塔的磚石就這樣成為給人們帶來"精神磚塊"的好運氣,可以消除災難和疾病,甚至治療不孕症。附近的人為了尋求保護,經常去雷峰塔挖磚。

就連外國人也為雷峰塔捏了捏汗。1906年,居住在杭州的美國外交官弗雷德裡克·H·S.被殺。D.克勞德在《杭州:天堂之城》中擔心雷峰塔遲早會倒塌。十八年後,他的預言成真了。

雷峰塔倒塌幾天後,商家在《宣言》中宣傳白蛇秀,稱該劇"将突出雷峰塔倒塌時震撼整個西湖及周邊湖山的全景回響,突出機器控制的白蛇的戲劇性外貌,以及白蛇在杭州市出遊後的混亂場面。

白蛇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與牛郎織女、梁珠、孟江女哭長城并列),全國各民族、各地區有360多部戲曲和300多種音樂體裁,其中大部分有《白蛇傳記》改編的傳統戲劇和曲目(據1959年官方統計)。在昆曲、平劇、秦腔、騾子等戲曲中,《白蛇》幾乎都是為戲留的。

2021年,《白蛇》依然火爆。粵劇《白蛇》在央視春節晚會舞台上播出,同名電影和卡通片《白蛇II:綠蛇劫案》在院子裡一直很火爆。

“若是千年有造化”——穿越時空的白蛇傳

在電影《白蛇》中,法海(左)和白素貞(右)不再是對立和正派,而是不同思想的沖突,水過金山後,都反思了自己的行為。(方形供應地圖)

據《南方周末》記者介紹,自1926年第一部白蛇電影《一公白蛇》上映以來,中國共制作播出白蛇劇67部,其中2015年以來多達30部。

這30部白蛇影視劇,與傅薇女婿、楊偉-龍脊公主蘇偉吉、龍王-黑山老妖、牛頭馬面等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夢境關聯,還新增了鼠妖、蝙蝠精、黃狗精等新角色。故事的背景往往被設定為一個架空世界,比如《白蛇II:搶走的青蛇》在圖羅城,在後現代城市疾馳鐵甲機車的末日荒原風格中,融入四劫轉世等東方魔法元素。

北美網友在電影配樂網站iMDB上稱2019年上映的《白蛇:起源》是一個經典的'命運情人'故事,超越了《泰坦尼克号》(1997)的傑克和露絲,充滿了中國民間傳說的流行和經典元素。"因為沒有足夠的北美觀衆了解白蛇民間故事,它隻在少數幾家影院上映,"網友用英語感歎道。但是當它以英文發行時(無論是畫外音還是字幕版本),我相信我會為這個驚心動魄的故事付出代價。"

電視劇《白蛇》中的角色也普遍年輕——《白蛇:起源》中的白蘇貞不再是原來的喪偶少女,而是唐朝末期少女的形象;

兩部劇集的原班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試圖給年輕觀衆一種性格感。"落入秀羅市的年輕人,就像進入社會的年輕人一樣,在新社會中摸索前進,發現世界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黑或白。"黃家康主任對媒體說。就連傳統白蛇傳記中懦弱自私的徐軒(注:徐賢,名字與不同時期的作品略有不同),也是從《白蛇:起源》中誕生的。"他對愛的一心一意,絕望,是我們理想化愛的展現,也是我們對愛的态度。

《白蛇:邊緣》上映時,是觀衆95年小白(白素真)之後的第一部Cos電影。她喜歡白蛇,《新白娘子傳奇》的DVD已經看了二十多次。這也是Cosplay的萌芽,心形岩石 - 她把床單包裹在她身上,假裝是劇中的角色。

心站和朋友去見了cos小白和小青,在拍戲之前,她先在試妝時拍了一組大照片,發到微網誌居然火了,直接上去2萬粉。

2021年《白蛇II:綠蛇劫案》上映後,影片主動邀請了心裡的小白,但她最終還是cos小青。"小白和阿玄的初戀故事,真的很感人,但我感覺更像小青,有自己的想法。

<h3>現代白素真</h3>

白蛇的故事自唐代以來已經火了一千多年。

在中國古代小說中,蛇精具有很強的存在感,如宋代最大的小說《易建之》,其中出現的哥布林最多的是蛇精,也是白蛇精為主流。

在千禧年循環中,白蛇精華的形象越來越積極。

在唐代的小說中,白蛇是捕食人類的妖精,撿起太陽來填滿陰(Bo Hessia)。到了宋代,白蛇變成一個美女是和人類自由的愛情婚姻(易建之)。在清朝,白蛇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白素真,她來到世上關徐賢就是為了報告前者救命的恩典。她不僅沒有傷害人,還幫助丈夫徐賢經營藥店,犧牲自己,甚至像人類女人一樣生孩子,完全看不到蛇的基因("Rai Feng Taki")。正如電視劇《新白娘子的傳說》的主題曲所唱的:"如果千禧年被造就了,白頭就在我們面前。

從今天來看,白素貞是古籍小說中的獨立女性,她年輕喪偶,主動接近徐賢實作二次婚姻;白素貞的人生選擇和行動,始終遵循自己的主觀意志。

1882年,美國傳教士吳潘橋(原名塞缪爾·伍德布裡奇)來到中國,住在鎮江,這是金山寺的所在地,在白蛇的"水莽金山"。在鎮江,吳盤橋被白蛇的故事所吸引,寫了一本名為《白蛇之謎》的小冊子。令他驚訝的是,白蛇,一種"野蠻的動物",已經"練了1800年的完美",卻永遠無法達到完美,在當時的中國如此受歡迎。

雖然吳潘橋認為,愛情傳播白蛇是一種"狩獵心理","可以與高燒患者的生理狀态相提并論",但他本人在《白蛇之謎》中細膩地重述了年輕人在白蛇傳播中為愛情沖動而生的故事,以拉近與英文讀者的距離, 他還給白蛇藍蛇姐妹起了拉丁文名字"Albia"和"Flora"。

吳磐橋和美國外交官克勞德都記錄了《白蛇》在清末的流行。自19世紀70年代以來,《白蛇》是上海各大劇院的正常劇目,到1910年代,一線男演員丹梅蘭芳、尚曉雲、歐陽玉軒等先後在平劇中飾演白素貞,與時俱進 白蛇戲劇表演用"奇幻色彩風光轉台""滿載實水6萬斤", "在水戰中"是機器控制的白蛇和"國外運輸到()各種活動"。

在20世紀,白蛇的故事被注入了現代内涵。

1929年,第一部《白蛇》劇在天津上演,名為《白蛇》。劇中,作者高長虹稱白蛇和徐賢為"詩人",将子女稱為"未來詩人"。在高長虹的心目中,詩人"詛咒邪惡""頌揚理想"不為社會所了解,被視為一身奇裝。

作家謝松羔羊更進一步,在他1939年的小說《雷峰塔傳奇》中,白娘子是凡人,而徐玄自由戀愛,人工謠言都是蛇妖。她為自己辯護:"人們不會改變蛇,蛇不會變成蛇。衆所周知,如果别人要陷害我,他們會說一些不合理的話。越南劇作家袁學芬(Yuan Xuefen)的《白夫人》(The White Lady)也進行了類似的改寫。

在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白蛇展是一個金色的廣告空間,白蛇代言的産品包括珠寶,琺琅炊具,保健品,眼鏡,香煙,冰棍,進口橙汁......抗日戰争期間,愛國者籌集資金購買戰鬥機時,還多次請來蘇州子彈藝術家,為籌款表演表演《白蛇》。這一時期,田晗的平劇劇本《金書》和王菊賢的小說《雷楓塔》都把白蛇的故事背景從南宋移到了明代嘉靖時代,與齊繼光抗戰的故事聯系在一起,呼應了當時的戰争。

2005年,作家李瑞和姜雲參與國際"重述神話"項目,創作了小說《世界》的改寫版,增加了人蛇大戰的情節——桃樹村的村民因為愛吃蛇肉,幾代蛇,蛇終于集體複仇——這條支線,和白素真法海的主線沖突, 所有這些都提出了"身份"問題。用作者李銳的話來說,"人們幾乎是本能地迫害和拒絕所有'外星人',并在迫害和排斥中放大扭曲的本能"。

<h3>粵劇白蛇通過"破圈"</h3>

2021年,央視春晚出現了粵劇《白蛇》的片段,幾個月後,同名電影在全國上映。70歲以後是前導演,後者的編劇,從小就帶着《白蛇》領帶。

莫菲的祖母是戲劇的忠實粉絲,莫菲兩三歲的時候就被祖母抱着去看戲了。沒有一條蛇,兩個孫子看到的最多的是"白蛇",沒有一個無法了解,奶奶就在睡前給她講了一個故事,解釋徐賢柏女孩為什麼分開。

奶奶受了很多苦,歌劇是她的安慰。"中國傳統戲曲的男女大師總是很難的,"莫菲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終于有一個情人最終成為家人,有一個很好的方式可以看到俠義的幫助......無論世界有多少痛苦,它最終都會恢複充實。"

受奶奶戲曲的啟發,在中學時,莫飛考入湛江藝術學校,戲曲表演是粵劇《白蛇》的介紹,她飾演小青。《白蛇傳》戲曲流傳了數百年,版本繁多,直到20世紀50年代,由李子貴導演、田漢編劇的平劇《白蛇傳》(原名《金歌》)成為經典版的白蛇戲曲,從各種劇演演《白蛇傳記》都是以此為基礎,粵劇版也是一樣的。粵劇《白蛇》甚至成為柯本戲劇學校的必修劇目。

1998年,她進入中國戲劇學院,第一天開學第一堂課,就是83歲的李子貴。"他是我們戲劇導演世界的主人,他給我們上課,我會永遠記住他的話:孩子們,劇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在劇院之外,劇院外的人性是真實的。不,他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道。

當時,莫飛讀了女作家李碧華的小說《綠蛇》,最大的靈感就是她們也能寫出藍蛇,做自己的表達。莫飛在學校裡排起了一個綠蛇角的小劇場,還參加了北京大學生藝術節的展覽。

畢業後,他回到家鄉廣東,成為廣東歌劇院的戲劇導演。現任廣東省劇院院長曾曉敏當時是劇院的年輕演員,當時還沒有出自己的代表作,她和莫飛同齡,兩個蛇女聚在一起排練自己的《白蛇傳》。

該劇的标題是"白蛇"。2012年,當我開始寫關于世界種族沖突和地緣戰争的劇本時,"生活中有很多對立,我想知道我如何才能找到一個更加相容的基礎,即使我不同意,并給彼此一個空間,這就是我發現的。"

在2014年,他的創造有了另一個動力。兒子兩歲時,她模仿祖母的手法,給他看了一出戲。她把兒子放在沙發上,打開電視播放老版的白蛇。"他說了一句,(因為)害怕,"莫菲特回憶道,"我匆匆往前走,把湖光山的顔色往上看,他沒看,哭着,我關機了。"

睡了很久,第二天自己去中山大學和暨南大學跟研究所學生打來電話,要求他們不要看戲。"他們說老師,因為是你,我們知道歌劇的美麗,但我們小時候從未接觸過。一個學生說,我和你兒子一樣,總是覺得很糟糕。"如果跟在我之後,我的孩子不看,像以前那樣複制它有什麼用?"他告訴南方周末。"

2004年,粵劇明星紅線女孩主張粵劇應該給孩子看,她發現孩子們喜歡看卡通片,于是制作了粵劇《蠻族公主彪馬》卡通片。Mofi還希望創作出吸引下一代的粵劇作品。

到《白蛇》正式上映,兩個小時的粵劇,MoFi的兒子從頭到尾都非常仔細地看着。看到金山的水,他甚至為"小白妹妹"和"小灰"(徐賢)被撕得四分五裂,心煩意亂:"他們要當好朋友,為什麼不讓人做好朋友呢?"

2015年前後,粵劇《白蛇》在國家"戲劇進校園"政策在中山大學上演。這部劇很受大學生的歡迎,他們甚至排隊要求演員簽名。演出結束後,中山大學舉辦了一場座談會,不僅坐在她的研究所學生導師黃天軒旁邊。黃天軒對她說:"我很高興看到你今天把這部劇當成了另一種表情。"

"那裡有很多博士生,他們學習戲劇,他們從未見過這樣的戲劇,他們說他們可以看到愛情,美麗,世界的溫暖。他們說,如果是這樣的粵劇,他們願意花錢買票才能進戲。"這不像是我要去南方找周末記者,"他回憶道。

此後,《白蛇》成為大學"戲劇進校園"的必備曲目,莫飛的同僚們笑着說,該劇讓普通年齡的粵劇觀衆年輕了十歲。"粵劇《白蛇》可以說是我們這一代粵劇人的标志性作品,我相信傳統文化的表達和表達,可以有多種可能性。曾曉敏告訴《南方周末》,"我可以自信地認為,這項工作正處于一個非常令人難忘的'打破循環'嘗試的過程中。"

到疫情爆發時,粵劇《白蛇》已在全國巡演了100多場。一些劇院觀衆在北京武漢追逐劇團的表演,聲稱已經看過68場演出,他們告訴Mofi,他們可以在每場演出中看到不同的東西。"一路走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觀看演出,他們正在見證粵劇在各個城市的發展和傳播,他們中的許多人正在跟随我們去不同城市巡演的步伐。曾曉敏告訴南方周末。

<h3>當白蛇蔓延成歌舞電影</h3>

電影《白蛇》是中國第一部4K劇情片。歌劇電影曆史悠久,中國曆史上第一部電影《定君山》就是一部劇情片。

《白蛇》導演張景峰之前沒有做過任何戲劇作品,但已經拍了二十多年的廣告。2018年,他的老搭檔包宏偉邀請他拍一部劇情片。60年張景峰看過這部戲曲後,僅限于他童年平劇的幾部樣闆戲,還有唐伯虎點秋香黃梅戲"三笑"的故事,他對戲曲的粗略印象是"劇情拖得更長""一秒鐘可以唱完話10到20秒""很多藝人堅持不賺錢的行業, 值得尊重。

找一個不懂戲的人來演戲,包袱華麗有自己的考量。要把粵劇《白蛇》拍成電影,難點不在于講述這個著名的民間故事,而在于将傳統的戲曲表演"轉化"成電影的視覺語言。"廣告大多是視覺上的,因為它很短,是以一定要好看。20多年來,張某拍過上百個廣告,大多是李甯、安踏、松下、麥當勞等知名品牌。這樣的跨界成功在國内外,執導的《異形》《銀翼殺手》《火星救援》好萊塢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獵龍》的中國導演烏爾桑都是廣告導演的起源。

曾出演過粵劇電影《劉奕傳》的曾曉敏回憶說,在拍攝過程中,他們經常讨論如何在不失去戲曲真相的情況下,做到更真實、更動人。

“若是千年有造化”——穿越時空的白蛇傳

2021年5月,粵劇《白蛇》在西安上演。(視覺中國/Instagram)

極簡主義的舞蹈之美和在歌劇舞台上唱的幾分鐘的動人歌聲,并不符合觀影者的欣賞習慣。張景峰看了2016年一部話劇《白蛇》視訊,感受着坍塌:"舞台上挂着一道藍色的帷幕,背面畫了兩片蓮葉,然後做了一座四米長的木橋,幾個演員唱着歌,走着,唱着......"

他在電影布景中使用了幹涸的山水,這種景觀存在于日本京都,起源于宋代的杭州,就像白蛇的故事發生在曆史的時間和空間中一樣。宋代的美學成為粵劇《白蛇》翻譯視覺語言的突破口。影片中的建築風格來自千年前,而視覺的風景就是水墨印的墨迹。

在影院裡,觀衆離得很遠,演員在舞台上的歌劇嗓音明亮,誇張的動作表情,而4K電影的清晰度非常高,特寫在大螢幕上,一張臉幾米長,觀衆甚至可以看到演員的臉孔,這種外在的表演已經不合适了。

徐賢在片中的第一部戲是在雷峰塔等白素貞外,張景峰記得演員們都習慣了戲曲表演,"繞着舞台來回走動"。他提醒這些粵劇明星慢慢走,把自己的感受放在心裡,用眼睛去表達,這些國家一級演員很快就找到了這種感覺。

粵劇《白蛇》的高潮是《水莽金山》,通常二十位女演員在舞台上甩袖子。電影版脫掉了水袖的劇本,隻保留了戰鬥中的白處女法海等主角,并邀請了參加電影《指環王》三部曲特效制作團隊,用電腦特效營造出滔天之災。

白素貞到金山寺營救徐賢,是粵劇《白蛇》的著名場景,這場戰鬥展現了刀馬丹的特技"踢槍",人群被白素真團包圍,轉身将花槍扔給白素真,白素真是八面風,一個一個地踢回去。在拍攝影片時,張景峰頂住壓力,把開球器從戲中拿了下來。"它很好看,很經典,但這不是一個電影故事。張景峰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白素貞那種情緒沖了進來,你讓她把槍踢進去,情緒劇不排隊,怎麼演?""

水袖戲出現在這裡,白素貞被強人包圍,手持長棍,用白色長袖作為反擊的武器,每當水袖甩出時,對手就會像重拳一擊打在地上。該劇還采用了戲曲國術指導和電影國術指導,前者展示了粵劇舞台水袖動作,後者則做了以電影為主的動作改編,盡可能地讓《水袖擊棍》看起來可信。

粵劇《白蛇通道》的經典文藝劇,就是許先白蘇貞斷橋相遇。片中,張景峰将這部劇改編成歌舞電影《愛樂之城》的感覺,伴随着徐賢白素珍演唱的情感進展,兩個人圍着日月的旋轉,夜光中滿是樹星。"當時他們都在唱自己的想象,"張說,"心裡想着你去月球火星并不重要,他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與外界毫無關系。"

與傳統版的白蛇相比,電影中修改最多的人物是法海。"角色是Facebook,但電影不是。為什麼我們喜歡看電影的反轉,喜歡人物的豐富性和複雜性,也是邪惡的。"張景峰明白,法海不是壞人,而是制度的捍衛者,"他說,補充一句,人和妖不能嫁,就是維護制度。就像《悲慘世界》的警長一樣,肖維不是一個惡棍,他認為抓捕逃犯是他的工作。"

在影片中,當法海打敗白素真時,天空飄雪,一片雪花落在法海的手上,慢慢融化。"雪代表了他内心的一種诠釋,他開始'融化',原本堅信崩潰,"張景峰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打敗别人他并不覺得特别享受,他在反思,白素珍懷孕就這樣被打,這個女人為了愛情那麼拼命,他原本堅持的不值得堅持?"

劇情片預算有限,劇組沒有錢用特效制作一條受傷的巨型白蛇,是以花了3000多元買了一條真正的蛇。為了保證觀衆能接受,買蛇的時候要演曾曉敏的女主角帶着自己的女兒,千選一侃,最後挑一個孩子看着小白蛇也不怕。

"演員"扮演得非常多,劇組把它留在了工作室裡。小白蛇每七天要脫皮,就有人在等食物,我們每天開始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它。終于,小白蛇終于出來了,打出白素貞原來的身形,它動了動,蜿蜒進入晚風竹林。

南方周末記者 劉有祥 南方周末實習生 王瑞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