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老婆用電腦,算了算我女兒今年收到的壓歲錢,誰料她剛算完。就氣得臉色發紫、全身發抖,然後聲嘶力竭的向我吼道:憑什麼用我娘家的錢,去補貼你家的親戚,更讓人好笑的是我們窮人還給富人送福利。
聽到我老婆的埋怨與呵斥,我竟然是啞口無言。
我老家住在鄂西北偏僻而貧瘠的小山村,離市區有73公裡。去年受疫情影響沒能回老家,今年我就開車帶着老婆和女兒,去給父母雙方的老親戚逐個登門拜年。
我們夫妻倆都在市某汽車改裝廠上班,工廠效益一般,我倆就是普通的工薪階層,從前在我老家親戚們的眼裡卻看成是有錢人。我們有一個女兒正在上初二,每年家庭開支和女兒上學的費用除了以後,能積餘下來的錢就廖廖無幾了。
我家的親戚全部住在農村而且又特别多,我爸爸這邊有2個伯伯、3個姑媽和1個叔叔,我媽這邊有3個姨媽和2個舅舅。
前些年到這個親戚家裡,都是給長輩們帶兩瓶白酒和兩樣的水果,再給家裡的小孩們給一個紅包,一般都是10塊、20塊的、前年還是給的50塊。
這些年我的堂兄弟和表姐、表弟們有的農閑時出門在南方打工、有的留在農村種植香菇、還有養了一些豬。至少每戶每年純收入就有7、8萬元,現在的經濟條件與從前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别。有的建立了洋樓、有的家裡添了小車、還有的在市内買了商品房……
今年初三我帶女兒去給我長輩們拜年,我給長輩們每家提了1桶油(95元一桶),人家卻主動給了我女兒一個300元的紅包。我也不能沾别人的便宜,何況我也愛面子也丢不起這個人啊!
也就是别人給我女兒300塊,我就必須給别人孩子300塊。是這樣的我的長輩每一個兒子給我女兒的壓歲錢算一份,但是他兒子家又有幾個孩子我就得給幾個紅包。(比如我大伯家有三個兒子一共有5個孫子,那麼我女兒隻收了900元壓歲錢,卻要給他5個孫子1500元)。
這樣算下來我女兒收到了18家的壓歲錢一共5400元,但我11個長輩們一共有33孫子(孫女),我就得給9900元。這樣壓歲錢就虧了4500元。
我回老家走了幾天親戚,給車子加油花了230元,給我的長輩買了11桶油,一共花了1045元,再算虧的4500元的壓花錢,這樣一共花費了5775元。
我老婆的娘家住在市内,我嶽父母都是鐵路上的退休幹部,還有一個小舅子在外地工作,目前還沒有成家。初二我們一家人給我嶽父母拜年時,我嶽母和小舅子每人給了我女兒一個3000元的紅包。
難怪我老婆非常氣憤的說她娘家給我女兒6000元的壓歲錢,都貼補給了我家的親戚了,最終這筆錢隻剩下225元。昨晚我們總結了一下虧損的原因是,我家隻有1個孩子,别人家一個孩子的很少,一般都是2個孩子、甚至我的老表還有3個孩子。
我老婆還說:去年工廠的效益不好,我們一年才攢了10000元,這次過年回了一次老家就用了一大半積蓄。真是窮人走親戚是越走越窮,如果壓歲錢再這麼瘋狂的給,以後你家的親戚我們就走不成了。
我又是重情意要臉面的人,但自家的經濟條件的确有限。大家說說看,以後一家有兩、三孩子的,我應該怎麼給壓歲錢呢?#情感#
春節作為每國最重要的節日,我們在走親訪友、聯絡感情時,有晚輩給長輩拜年、同時長輩給晚輩壓歲錢的習俗。在民俗文化中,壓歲錢寓意着保佑平安,同時也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吉利。
有些人雖說住在城市但實際收入水準還不如農村,是以對一些經常能力差又要面子的人而言。自己隻有一個小孩、别人家有兩、三個小孩這樣給壓歲錢,肯定會造成入不敷出。
給出去以後自己算算帳,就會顯得特别焦慮與糾結。不按300元給小孩吧!自己的面子挂不住,給吧!自己的錢包卻遭了殃,給到了最後錢包比臉還幹淨,甚至一年省吃儉用的積蓄打了水漂。
我的認為别人給你孩子300元,無論對方幾個孩子必須得給每個孩子300元。畢竟一年就隻有這一次,去年收入不高并不意味着來年也如此。
結論:做人不能斤斤計較,該花的還得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