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高爾夫而生!”走近美巡新人賽義夫·提加拉的故事!(上)

克服了心理與生理障礙,賽義夫·提加拉終于在2021年如願登陸美巡賽場。這位低調謙遜的新人有着怎樣的成長故事,一起來了解一下!

(美巡焦點人物——賽義夫·提加拉的新人風采)

1. 賽義夫·提加拉是一位“脫困”藝術家。似乎每一位看他打球或跟他一起打球的人都會有一個故事,情節都差不多——提加拉從一個幾乎不可能的球位脫困成功。無論從樹林裡、樹木邊還是果嶺旁的陷阱裡,結果都是一樣的——他總能保帕成功。

“為高爾夫而生!”走近美巡新人賽義夫·提加拉的故事!(上)

(提加拉擁有出衆的救球能力)

球童史密斯見識過很多次在提加拉開球失誤後,完成了補救,是以,當提加拉想要打出他認為太冒險或太艱難的補救時,他學會了相信他就好。

“他有這種能力,如果他開球打偏了,他就會圍繞着樹木打出瘋狂的曲線。大概每場比賽都會有那麼一杆,我會想,‘行吧,就讓他這麼打吧,’而我從未為此後悔過,” 史密斯說,“好像他總是能成功。”

“為高爾夫而生!”走近美巡新人賽義夫·提加拉的故事!(上)

(賽義夫·提加拉和球童卡爾·史密斯在2021年桑德森農場錦标賽上)

2. “相克球”,這個詞大多數高爾夫球手連提都不敢提,但是提加拉卻喜歡故意打相克球取樂。

“我們大一的時候,他會在練習場上打相克球取樂,”庫茨笑着說,“我不知道該不該說他的名字,不過一次有個高年級的高爾夫名人正好在練習場對面盡頭的位置,賽義夫說,‘我要打個相克球去他那邊,好讓他回頭看,’因為球打得離他很近,我确信他注意到了。”

那個人是世界第一瓊·拉姆嗎?

“是這個名字,瓊·拉姆,是的,”庫茨笑着說,“這肯定是他在練習場打相克球取樂給我的最生動的記憶了。”

提加拉高中時期的教練泰·沃特金斯說,在比賽前,他總是會看到提加拉打一些相克球取樂。去年秋天當他前往飛塔錦标賽看他時,發現提加拉一點兒也沒有變。到了練習場,他不知道提加拉看見自己沒有,卻看到一隻球從練習場的另一側飛向切杆果嶺附近的房子。

“這是美巡賽啊,”沃特金斯回憶道:“我在想,‘哦,天哪,你是在開玩笑嗎?’然後他的球童笑了。他沒有變,還是高中的那個小子。我覺得這是很棒的一課——‘不要改變你自己。’”

“為高爾夫而生!”走近美巡新人賽義夫·提加拉的故事!(上)

(賽義夫·提加拉在2021年美國公開賽上救球)

3. 提加拉幾乎從來不打直線球,而這從他7歲就開始了。裡克·亨特說,這位早熟的7歲小男孩,剛剛在六歲時赢得青少年世界高爾夫錦标賽後不久,打完了一場比賽後沮喪地回來了,因為在三杆洞有一棵樹,他無法擊球穿越它,是以他需要亨特幫忙想解決的辦法,而這個解決辦法讓他沿用至今。

“他說,‘我沒辦法擊球越過它,你能教我如何繞過它嗎?’”亨特回憶道,“我說,‘哦天哪,我是要教七歲的孩子如何塑造擊球嗎?!’ 于是我們就一起學習了如何打小左曲和小右曲。他擁有非常豐富的想象力。他很少打直線球,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擊球看起來很怪異。也許有的時候并不成功,因為他一直在控球。”

“他常常在第一洞故意打穿球道,是以第二杆的時候,他就能擊球繞過樹林。這就是他,這就是他所練習的,他擁有這樣的擊球,”沃特金斯笑着說,“他總是可以擺脫這樣的困境因為他知道如何脫困。”

直到今天,提加拉的賽前熱身也讓他的球童困惑不解,跟其他職業球手的賽前熱身都不一樣,史密斯也搞不懂他為什麼要那樣練,是好玩、有挑戰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他在熱身的時候絕對會打出弧度很大的曲線球,”史密斯說,“他會用五号鐵連續打出30碼的右切擊球,然後用發球木打出很高的左曲球。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擊球。我仍然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不過他就是喜歡曲線球。”

“為高爾夫而生!”走近美巡新人賽義夫·提加拉的故事!(上)

(賽義夫·提加拉通過2020-21光輝國際巡回賽季後賽獲得個人首張美巡賽卡)

4. 提加拉的獨特揮杆完全建立在手感和自己的運動能力上,下杆是他那标志性的頭部移動并非有意為之。提加拉患有脊柱側彎,這一直迫使他做出與同齡人不同的動作。

“他的脊柱側彎造成他下杆時側彎過多的問題,在使用一号木時真的有影響,鐵杆則不明顯,”亨特說。

他的脊柱依然向右側彎曲,他依然定期去看專門治療脊柱側彎的脊柱按摩師。不過,這是可以控制住的。亨特和提加拉已經意識到,當他用較慢的速度揮動一号木時,他的脊柱側彎能夠得到最好的抵消。兩人一直在為此共同努力。

“為高爾夫而生!”走近美巡新人賽義夫·提加拉的故事!(上)

(賽義夫·提加拉)

5. 提加拉周圍的每個人都曾見識他的特别時刻,他所展露的天賦是他們前所未見的。對于亨特來說,那是提加拉六歲來找他上第一課的時候。亨特帶他來到推杆果嶺,他輕拂手腕,推進了每一杆。他們來到切杆果嶺,提加拉要麼切進,要麼切到洞旁。

“他知道,我知道,他的父母從他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他是天生的美巡賽選手,”亨特說。

對于他父親穆裡來說,當這個男孩六歲就赢得青少年世界賽時,父親就對他的天賦了然于胸了。不過,要培養孩子發揮自己的潛力是很輕松的事情,因為打高爾夫一直是賽義夫夢寐以求的事,他從很小的年紀就愛上了它。

“他對高爾夫一見鐘情,我不知道是什麼讓他那麼興奮,但是他非常興奮,”穆裡回憶說,“他會一直練習到晚上天黑,我記得有好幾次他都哭着說,‘我不想回家,’但我說,‘天黑了,夥計,我們得回家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