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emonize yes
pidfile /usr/local/redis/var/redis.pid
port 6379
timeout 300
loglevel debug
logfile /usr/local/redis/var/redis.log
databases 16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rdbcompression yes
dbfilename dump.rdb
dir /usr/local/redis/var/
appendonly no
appendfsync always
#下面是redis.conf的主 要配置參數的意義:
#daemonize:是否以背景daemon方式運作
#pidfile:pid檔案位置
#port:監聽的端口号
#timeout:請求逾時時間
#loglevel:log資訊級别
#logfile:log檔案位置
#databases:開啟資料庫的數量
#save * *:儲存快照的頻率,第一個*表示多長時間,第三個*表示執行多少次寫操作。
在一定時間内執行一定數量的寫操作時,自動儲存快照。可設定多個條件。
#rdbcompression:是否使用壓縮
#dbfilename:資料快照檔案名(隻是檔案名,不包括目錄)
#dir:資料快照的儲存目錄(這個是目錄)
#appendonly:是否開啟appendonlylog,開啟的話每次寫操作會記一條log,
這會提高資料抗風險能力,但影響效率。
#appendfsync:appendonlylog如何同步到磁盤
(三個選項,分别是每次寫都強制調用fsync、每秒啟用一次fsync、不調用fsync等待系統>
自己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