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春節的10個冷知識

關于春節的10個冷知識

1.春節從前不叫“春節”。

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節,而叫元旦。辛亥革命後采用公曆紀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2.“春節”從前不是節日。

中國曆史上的“春節”一詞,不是節日,而是特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後漢書·楊震傳》中有載:“春節未雨,百僚焦心,而繕修不止,誠緻旱之征也。”到南北朝時,“春節”是泛指整個春季。

3.春節有狹義、廣義之分。

現今狹義的春節一般指中國農曆年的歲首,即農曆正月初一。民間廣義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竈,一直到正月十五。

關于春節的10個冷知識

4.春節的時間(農曆正月初一)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間遊動。

“最早的春節”(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遲的春節”(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個月。

根據曆法計算,如果農曆不進行人為調整的話,2319年2月21日将迎來“史上最晚春節”,此前春節最遲出現在公曆2月20日,為1920年和1985年。

5.春節可能過兩個。

閏春節,又稱“閏正月”,從公元 1645 年使用曆理置閏制開始,到公元 2800 年,農曆閏正月隻發生 6 次,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

碰到這種情況,原則上春節過第一個正月的,不過也有過兩次的。

6.大年三十也會在“二十九”。

一個月沒有30天,這在農曆中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現行農曆是根據地球、月亮、太陽三者運作的天文資料來安排的,必須每個月的初一看不到月亮任何明亮的部分,也就是“朔”。

而事實上,月亮從圓到缺的時間,平均周期是29.53天,安排月份的天數必須是整數,這就導緻了大月、小月的出現,便會發生某個月擁有30天,某個月29天的情況。

如果這個月剛好是臘月,那麼這一年(農曆)就沒有大年三十了,除夕也就提前到了臘月二十九。

關于春節的10個冷知識

7.春節不隻中國有。

世界上除了中國之外,還有很多國家将農曆新年列為法定假期,分别是:南韓、北韓、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模裡西斯、緬甸、文萊。另外,以前的日本也過農曆新年,但明治維新後廢除了農曆,節日也直接搬至陽曆。

8.壓歲錢其實不是“錢”。

壓歲錢其實不是“錢”,而是鑄成錢币形狀的物品。傳說古時候有一種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夜裡出來害人,壓祟錢就是專門用來吓走它的。

9.“福”字倒貼有講究。

大門上的“福”字不能倒貼,在民俗傳統中,水缸、垃圾箱和櫃子才要倒貼福字。為了避諱在倒水和倒垃圾時把家裡的福氣倒走,便在這兩處倒貼福字,巧用“福至”來抵消“福去”。

關于春節的10個冷知識

10.最早的爆竹真的是竹子。

關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記載見于南朝梁代宗懔《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當時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裡燒,因竹子焚燒發出“噼噼叭叭”的響聲,故稱爆竹。而新年起床第一件事也是爆竹。

後來火藥出現,人們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燒,産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漢族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

這些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和小夥伴一起漲姿勢吧!

來源/七一網、七一用戶端、人民網 編輯/楊青青

責編/陳萌 稽核/謝濤

關于春節的10個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