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品讀廣州|翰墨飄香 嶺南美重重似畫

品讀廣州

生動·靈性

20世紀以來,廣東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一直站在潮流第一線,領全國之先,廣東美術同樣開風氣之先、領時代之新。

近代中國畫的革新,正是從廣東開始。20世紀以來,廣東成為傳統藝術走向現代的中心。其間,廣東不僅誕生了閃耀中華文化的嶺南畫派,廣東的國畫、油畫、版畫,以及其他藝術門類,都具有嶺南畫派“折衷中西”的特色,為傳統中國美術增添了新鮮的血液。

李鐵夫、何香凝、高劍父、陳樹人、高奇峰、林風眠、關良、方人定、司徒喬、趙少昂、李桦、王肇民、胡一川、黎雄才、關山月、廖冰兄、賴少其、黃新波、羅工柳、古元、楊之光等廣東藝術家,創造了衆多讓人難忘的作品,成為中國美術界的一道風景。傅抱石和關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嬌》、楊之光《一輩子第一回》、潘鶴《艱苦歲月》、王肇民《大葉紫薇》、林風眠《蓮花》、高劍父《東戰場的烈焰》、李鐵夫《未完成的老人像》等作品奠定了廣東藝術家在全國藝術界的地位。

而在漫漫的曆史長河中,嶺南人民在這片富饒、美麗、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出許多重要的曆史文化财富,留下獨特風情和大量寶貴的文物珍品。嶺南風物乃嶺南本土特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數千年深厚的文化積澱,在各個文化層面上都有累累碩果,也給予了嶺南藝術家們大量可供描繪的素材。

藝術家們或以清新明麗的形式描繪嶺南物産;或以恢弘大氣的筆觸定格嶺南四季風光;或以韻味悠然的城市雕塑留住城市記憶;或以細膩溫情的畫面記錄嶺南民俗。我們從中精選了十件反映嶺南風物的名家藝術佳作,它們,不僅展現了廣州文化中開放包容的特質、生動靈性的藝術精神,也寄托了嶺南人民對詩意生活的美好向往。

品讀廣州|翰墨飄香 嶺南美重重似畫

居廉 《瓜藕圖》 (局部)

1居廉 《瓜藕圖》

中國畫 19世紀70年代作

畫中的西瓜,頂部鮮紅,顔色從上至下逐漸變淡,水、色、墨交融處,西瓜看上去像披了一層霜。畫家在西瓜的旁邊畫了兩塊藕片和一小段藕尾。藕是白白嫩嫩脆脆的樣子,恰如新藕上市。

居廉以善用“撞水、撞粉”技法著稱,此技法特别适合于表現嶺南陽光雨露下的各種花草瓜果。居廉是一位很有生活情趣的畫家,對生活觀察入微,作品清新活潑,有濃郁的嶺南鄉土氣息。

2陳樹人 《嶺南春色》

中國畫 1929年

陳樹人的作品既受居廉狀物精微、設色鮮麗畫風的影響, 又注重節奏感的表現, 标舉“清勁”之筆和“清峭”之氣。他一生酷愛以木棉入畫, 既喜其盛開時如“萬炬燭天紅”之勢, 更贊其直沖雲霄的高标勁節。此畫寫木棉雄麗之形, 題詩:“短衣匹馬逐春風, 百粵山河照眼雄。攬辔越王台上望,鹧鸪聲裡木棉紅”, 即其心志的流露。

品讀廣州|翰墨飄香 嶺南美重重似畫

3方人定 《花市燈如晝》

中國畫 1956年

《花市燈如晝》取材于廣州每年一度的春節花市,表現的是新春逛花市的習俗。畫上可見桃枝、月季、薔薇、金桔等盆栽花卉。畫面刻畫兩個年輕女子剛剛選購了各自喜愛的花朵——含苞欲放的桃枝和盛開的月季。整個作品以色彩和精細刻畫為特色,重視白色、黑色、藍灰、淺黃、淡綠、淡紫的使用,格調高雅清新。

4符羅飛《廣州造船廠》

水粉畫 1958年

當時,藝術家符羅飛經常到廣州近郊的工廠、農村寫生,創作與建設、生産主題有關的畫作。他的《廣州造船廠》為我們呈現了勞工們的平凡一天:明淨的天空下,清澈的江水邊,大家正井然有序地開展工作。作品中奔放的筆觸、明快的色彩緣于藝術家遊學歐洲積累下的精湛功力。

符羅飛是大陸運用水粉畫寫生和創作的先驅,他的創作實踐為嶺南的水彩、水粉畫藝術發展奠定了基礎。

品讀廣州|翰墨飄香 嶺南美重重似畫

5黎雄才 《蘿崗香雪》

中國畫 1963年

長期工作、生活在廣州,黎雄才對廣州感情深厚,留下了《廣州郊外一景》《蘿崗香雪》《從化飛虹瀑》等有關羊城的畫作。《蘿崗香雪》整件作品白梅缤紛綻放,香氣撲鼻而來。黎老曾解釋,借用雪來拟梅花,加上香字就把梅花和雪差別開來了。他還說:“廣州是一座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英雄輩出的英雄城市,也是一座風光絢麗的旅遊城市,藝術家要多寫、多畫、多演、多唱,為花城歡呼喝彩。”

品讀廣州|翰墨飄香 嶺南美重重似畫

6林宏基 《步步高》

油畫 1984年

金色的稻谷,映襯在農婦臉上,一個金燦燦的笑容。在這方方正正的,橫線、直線、斜線交織的構圖中,藝術家将嶺南地區農民豐收的喜悅之情描繪得淋漓盡緻。這情景恰似廣東名曲《步步高》給人的感受:輕快激昂,層層遞增,富有活力,鼓舞人心。

品讀廣州|翰墨飄香 嶺南美重重似畫

7陳玉蓮 《花事圖》

中國畫 1991年

粵語的“紅桃”與“宏圖”諧音,桃花盛開時枝條舒展,寓意“大展宏圖”。“擺桃花過春節”是廣州的新春民俗之一。藝術家陳玉蓮的《花事圖》聚焦于花農育花的辛勤。她在題跋中寫道:“我常寫生于田園花下,每為繁華背後之汗水與辛勤所感動。”

8何堅甯 《廣州地鐵印象》

油畫 1994 年

藝術家何堅甯善于用色彩和畫筆來記錄眼前所見,表達情感世界,建構生命圖景。廣州地鐵在1993年正式動工,何堅甯的這張畫在1994年創作。藝術家用他獨有的語言記錄了廣州地鐵從設想變為現實的關鍵時刻。

品讀廣州|翰墨飄香 嶺南美重重似畫

9陳金章 《珠江春曉》

中國畫 2003年

為創作這件作品,陳金章把廣州所有能看到的紅棉,都仔細觀察一遍。他發現紅棉不但挺拔如英雄,且形象非常美。早春南國生機勃勃,畫作以此歌頌了廣州包容、進取、向上的城市氣質。

10五羊石雕

作者:尹積昌、陳本宗、孔繁偉 雕塑 1960年

五羊石雕是廣州城市形象的代表之一,位于越秀公園,由130多塊花崗岩雕刻組砌而成。這是著名雕塑家尹積昌等人根據五羊的傳說創作的,五隻石羊神态各異,雕塑家發揮其超群的想象力,匠心獨具。由曆史傳說而創作出來的五羊石雕被譽為廣州的城徽,為曆史文化名城增色不少。

本版策劃:陳偉勝、周娴

本版撰文:廣州日報 新花城記者:李巧蓉(除署名外)

廣州日報 新花城編輯:彭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