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檔的變局,來得有點早。

沒有懸念,繼年初一一舉拿下6.5億票房之後,《水門橋》次日放映場次增加至16.5萬場左右,單日再收4.4億票房,較開畫首日下跌31%,跌幅明顯高于去年同期的《唐探3》(次日跌幅19%),但上映兩天累計票房已突破10億大關,加上預售票房,影片累積票房已經突破12億,繼續保持一家獨大。
而《這個殺手不太冷》果然在春節檔第二天就完成了對《四海》的票房逆襲,升至春節檔亞軍,影片次日票房僅小跌4%,兩天累計票房已破4億,春節檔頭号黑馬之勢已成。
這意味着開心麻花終于找到了在影片“含騰量”為零的情況下,獨立扛起20票房體量喜劇爆款的王者——魏翔。這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現實版《喜劇之王》的故事。
但虎年春節檔,并非都是喜劇,高票價對觀衆的勸退效應不僅在持續,甚至在加劇,大年初二單日大盤大幅回落32%,全國單日票房已失守10億關口,僅達到去年初六的水準。
随着部分影院如夢初醒,意識到高票價未必是赢取高票房的錦囊妙計,而是自絕于觀衆的自擺烏龍,影片次日均價已經微降至56.2元,但仍然遠高于日常水準,而且即使現在降價,被高票價勸退的的觀衆也不見得願意回來了。
當高票價成功做小了整塊春節檔蛋糕,春節檔群雄注定少人歡喜多人愁,接下來最大的懸念,或許并非《水門橋》能否打破影史票房紀錄,而是整體品質原本不俗的春節檔影片,能否合力避免一場春節檔票房三連跌。
虎年春節檔顯然已經改寫了自己的結局,問題是,擠進春節檔的影片,能否找到屬于自己的完美結局?
1、《水門橋》再強,最強春節檔的想象都在大年初二提前結束了
《水門橋》,一騎絕塵。
首日累計打破17項紀錄,兩天打破40項票房紀錄的《水門橋》,一家獨大的走勢已無人可擋,其單片産出,已經達到了檔期内近半數票房、也就是二三四五名影片票房之和。
更令逆襲成為不可能的是,影片的口碑也保持在極高的水準,雖然豆瓣評分僅有7.2,但貓眼評分高達9.6足以證明,普通觀衆對影片的喜愛溢于言表,影院裡的哭聲不是假的,觀衆的感動更無法假裝。
徐克導演顯然再次找到了《智取威虎山》的狀态,再次将商業片奇觀和主旋律完美結合。
作為港片導演中的武俠片扛把子和視覺大師,從一開始徐克就理應是港片導演中執導該片的第一人選,一開始那些影迷對徐克導演能力的質疑到底哪來的呢?
事實證明,《水門橋》,是他又一場漂亮的仗。
影片從宏大的兩軍交戰,轉變成了七連戰士化整為零的小分隊式作戰,一方面十分考驗導演的把控力,另一方面更令徐克拍起來遊刃有餘。
而徐克在武俠片中的情感把握,也很容易轉化為影片中戰友情,兄弟情和家國大義的表達。
說徐克拍不了家國情懷的,是沒看過《獅王争霸》嗎?
而當徐克正常發揮,影片品質與第一部平齊,自然不會再給其它影片任何逆襲的機會。
至于能否打破由《長津湖》創下的影史紀錄,有第三方樂觀地給出過75億左右的票房預測。
可是《長津湖》的票房神話,是建立在五連逆跌走勢的基礎上的,而即使在春節檔馬太效應越發顯著之下,《水門橋》實作了票房一家獨大,但随着春節檔蛋糕被高票價成功做小,影片要完成對自己的反超,顯然已成一個極高難度的任務。
但即使無法完成自我超越,令系列總票房突破一百億,依然是絕對的大機率事件。
問題是,春節檔,還有沒有别的赢家?
2、《殺手》成了春節檔最強黑馬,《狙擊手》呢?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成功突圍。
在大盤整體往下,種子選手初二票房人均下滑的情況下,影片将次日跌幅控制在4%,已經是絕對的實力證明。
《殺手》次日票房反超《四海》證明了兩點:一是一部真正好笑的開心麻花喜劇,放在任何檔期,結果都不會差。
二是即使影片整體品質一般,一個頂級的喜劇演員,依然可以憑強烈的表演張力,撐起整部影片。我說的,當然是魏翔。
《殺手》走高不意外,意外的是,豆瓣評分7.7領跑春節檔的《狙擊手》,次日票房不升反将,下跌近40%,可以說令許多人大跌眼鏡。
但其實這個票房走勢一點都不意外,因為這正是去年《人潮洶湧》遭遇的票房尴尬,同樣是在口碑不俗的情況下,《人潮洶湧》在春節檔前半程的狀況完全稱得上慘淡。
當時貓眼對影片的票房預測已經下調到不到3億,但最終影片拿下了近8億票房。
為什麼口碑沒有作用到次日票房?原因也很簡單,一是正如去年《人潮》的喜劇類型撞上了《唐探3》和《李煥英》,今年張藝謀執導的《狙擊手》的閱聽人,與《水門橋》也有明顯重合。
二是在票價大漲前提下,觀衆會更傾向于選擇大場面的影片,覺得這樣才會值回票價。
但《人潮》的經驗同樣表明,是金子總會發光,隻要品質過硬,影片就有望在後春節檔有望憑口碑優勢走出長線,完成逆襲。
讓我們等待《狙擊手》的子彈,再飛一會兒。
3、《四海》票房減速,《奇迹》的機會來了嗎?
《四海》在春節檔第二天,迎來了票房翻車。
盡管依然排在單日票房第三,但影片較開畫首日暴跌55.3%,次日票房僅勉強突破1億,上映兩天累計破3億,隻是剛剛超過《飛馳人生》開畫首日票房。
但我不同意影片是部爛片的說法,更不同意所謂影片的失敗是對韓寒自我重複的懲罰。
王家衛一直在重複拍一部電影,就是《阿飛正傳》,許多大導演都是,自我重複不是問題。
問題是影片在韓寒導演生涯中口碑墊底。
而影片的負評,又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影片的反高潮叙事和韓寒“一半喜劇,一半悲劇”的藝術選擇。
而這種選擇,可能永遠不适合春節檔。
實際上在影片前半部分,多數影院都充滿了愉快的空氣,尤其是沈騰和金牌綠葉尹正的表演,萬梓良和陳小春的客串,都令影院充滿笑聲。在這個部分,韓寒的賽車、兄弟情、初戀臉女主、小鎮情懷依然是管用的。
問題是随着尹正扮演的大哥半道領便當,而沈騰的角色也神秘消失。
觀衆就開始進入不知道韓寒在搞什麼的觀影狀态中。
最終喜歡的觀衆認為韓寒依然葆有一顆赤子之心,還敢在春節檔放入悲劇結局,劉昊然扮演的少年阿耀的親情、友情、愛情,誰都沒陪他走到最後,這麼敢的事情隻有韓寒能幹得出來,果然沒愛錯他。
但不喜歡的觀衆會覺得四個字可以概括本片——莫名其妙。
當韓寒在一部春節檔電影裡寄托了他所有的情懷與熱愛、想法跟情緒,他就選擇了承受影片的命運——
有情皆虐,有緣皆孽。
據說《四海》本想過暑期上映,但因為制作難度的問題,加上希望每一個鏡頭都很精緻,幹脆放到了春節檔。
都是命。
現在的問題是,随着《四海》排片不可避免地下滑,誰将從中受益?
我的判斷是:《奇迹·笨小孩》。
這部累計票房即将突破3億關口的影片,票房走勢無疑遠不及多家票房預測機構的預測。
但文牧野并未讓任何人失望,他确實又帶來了一部娛樂性十足,同時也充滿對社會現實的呈現與思考的優秀作品。
預期票房和排片占比均急速下調,排片讓位于《水門橋》,不是因為影片口碑不佳,而是觀衆普遍反映“太慘”。
在各種類型都在春節檔海闊天空之後,事實證明苦情類型依然是不适合春節檔的。
但文牧野已經努力為影片注入了各種娛樂性,拆手機的觀賞性都不輸拆炸彈。
初三影片的排片12.5%已經重新超過《四海》(11.7%),我依然相信,隻要是好電影,奇迹就有可能發生。
4、今年的春節檔足以證明:高票價即高票房隻是一場各方的票房幻想
但今年的春節檔,不會再有超越去年的結局了。
雖然國泰君安證券預計,随着大陸電影銀幕數突破8萬塊,影院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備,基于單銀幕産出推算,2022年春節檔總票房有望達85億元。
但這套推算顯然算漏了一樣東西:人。
買票的是觀衆,不是大資料。
而現在的票價,讓我這樣的普通觀衆,需要在買每張票前好好想清楚。
也正是在這種大資料式推理之下,今年春節檔迎來了前所未見的高票價,許多業内人士想當然地認為,即使擡高票價,觀衆也依然會在春節走入影院,但他們全都失算了。
因為看電影早已不是新一代觀衆過年的剛需。
貓眼研究院前瞻資料顯示,對比近三年(2018—2021年),今年春節檔35歲以上觀衆占比更多,25歲以下觀衆占比最少,影片消費群體傾向年長。
換句話說,《水門橋》等優秀影片确實動員了許多不常看電影的中老年觀衆走入影院,可是這個春節檔卻把最該拿下的年輕觀衆弄丢了。
那些想當然完成票價上漲的人們需要想清楚:在劇本殺、密室等新興娛樂方式的挑戰下,年輕觀衆憑什麼一定要去影院花60—100元看電影?
春節檔的一個好消息是,截至2月2日0時,青年演員易烊千玺主演的電影累計票房突破百億,成為中國電影市場首個破百億票房的00後影人。
這意味着對年輕市場維系吸引力的新一代票房明星正在成長,但即使有了優秀的影片和新老票房明星,種種迹象表明,今年春節檔都不可能創造曆史新高了。
一場把觀衆當提款機的漲價選擇,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希望最後傷害的,不會是中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