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項目品質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作業

項目品質管理

1、項目品質規劃的方法/技術和工具,并簡要描述;

(1)效益/成本分析

品質管理原則就是收益勝過成本

(2)基準比較

将項目的實際做法或計劃做法與其他項目的實踐相比較,進而産生改過的思路并提出度量績效的标準。

(3)流程圖

是指任何顯示與某系統相關的各要素之間互相關系的示意圖

(4)實驗設計

是一種統計方法,它幫助确定影響特定變量的因素。此項技術最常用于項目産品的分析

(5)品質成本分析

品質成本是指為了達到産品/服務的品質要求所付出的全部努力的總成本

 品質成本分為預防成本、評估成本和缺陷成本

預防成本:是指那些為保證産品符合需求條件,無産品缺陷而付出的成本。

評估成本:是指為工作符合要求目标而進行檢查和檢驗評估所付出的成本。

缺陷成本又進一步分為内部的和外部的缺陷成本。内部缺陷成本是指交貨前彌補産品故障和失效而發生在公司内的費用。外部缺陷成本是指發生在公司外部的費用,通常是由顧客提出的要求。

(6)品質功能展開

從客戶對項目傳遞結果的品質要求出發,先識别出客戶在功能方面的要求,然後把功能要求與産品或服務的特性對應起來,進一步确定出項目産品或服務的技術參數,技術參數一經确定,項目小組就很容易有針對性的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交口産品或服務。

(7)過程決策程式圖法

在制定計劃時對實作既定目标的過程加以全面分析,估計到種種可能出現的障礙及結果,設想并制定相應的應變措施和應變計劃,保持計劃的靈活性。出現不利情況,采取原先設計的措施,随時修正方案。出現沒有預計到的情況時随機應變,采取靈活的對策予以解決。

2、項目品質保證的方法/技術和工具,并簡要描述;

(1)項目品質管理通用方法

(2)過程分析

依據過程改進計劃的指導,識别從組織和技術角度需要的改進措施。過程分析包括應用根原因分析

(3)項目品質審計

是對其他品質管理活動的結構化和獨立的評審方法,用于判斷項目活動的執行是否遵從于項目組織及項目定義的方針、過程和規程。品質審計可以是預先計劃的,也可是随機的;可以是組織内部完成,也可以委托第三方組織來完成。

3、項目品質控制的方法/技術和工具,并簡要描述

(1)測試

測試是項目品質控制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用來确認一個項目的品質或性能是否符合需求說明書中所提出的要求

(2)檢查

是對工作産品進行檢視來判斷是否符合預期标準。

(3)統計抽樣

指從感興趣的群體中選取一部分進行檢查

(4)6δ

采用以顧客為中心的評測方法,驅動組織内部各個層次開展持續改進。

(5)因果圖

又叫魚骨圖,魚刺圖,它說明了各種要素是如何與潛在的問題或結果相關聯。

(6)流程圖

用于幫助分析問題發生的緣由。所有過程流程圖都具有幾項基本要素,即活動、決策點和過程順序。

(7)直方圖

直方圖/柱形圖指一種橫道圖,可反映各變量的分布。

(8)檢變更查表

檢查表經常是有水準的列和垂直的行以收集資料,有引動檢查表還可能包括說明、圖解。

(9)散點圖

散點圖顯示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和規律。通過該工具,品質團隊可以研究并确定兩個變量的變更之間可能存在的潛在關系。

(10)排列圖

排列圖也被稱為帕累托圖,是按照發生頻率大小順序繪制的直方圖,表示有多少結果是已确認類型或範疇的原因所造成的。

項目團隊應首先采取措施糾正造成最多數量缺陷的問題。

(11)控制圖

又叫管理圖,趨勢圖。控制上限和控制下限标明可以接受的過程的偏差範圍。

(12)互相關系圖

用連線圖來表示事物互相關系的一種方法。也叫關系圖法

(13)親和圖

也被稱為KJ法,主要用事實說話,靠靈感發現新思想。解決新問題

(14)樹狀圖

由方塊和箭頭構成,形狀似樹枝,又叫系統圖、家譜圖、組織圖等等,是系統地分析、探求實作目标的最好手段的方法。

(15)矩陣圖

借助數學上矩陣的形式,把與問題有對應關系的各個因素列成一個矩陣圖。

(16)優先矩陣圖

(17)過程決策程式圖 PDPC

(18)活動網絡圖

4、品質管理流程;

(1)确立品質标準體系

(2)對項目實施進行品質監控

(3)将實際與标準對照

(4)糾偏糾錯

5、品質控制流程。

(1)選擇控制對象

(2)為控制對象确定标準或目标

(3)制定實施計劃,确定保證措施

(4)按計劃執行

(5)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跟蹤監測、檢查、并将監測的結果與計劃或标準相比較

(6)發現并分析偏差

(7)根據偏差采取相應對策

二、人力資源管理作業

1、人力資源管理包括哪四步;

(1)項目人力資源計劃編制;

(2)項目團隊組建;

(3)項目團隊建設;

(4)項目團隊管理;

2、WBS、ORB、RBS、RAM的定義;

(1)WBS 工作分解結構,是定義工作範圍、定義項目組織、設定項目産品的品質和規格 、估算和控制費用、估算時間周期和安排進度的基礎。 将項目可傳遞物分解成工作包即可得到該項目的WBS

(2)ORB 組織分解結構 根據組織現有的部門、機關或團隊進行分解。把項目的活動和工作包列在負責的部門下面。

(3)RBS 資源分解結構 用于分解項目中各類型的資源

(4)RAM 責任配置設定矩陣 用來對項目團隊成員進行分工,明确其角色與職責的有效工具

3、人員配備管理計劃的七條内容;

(1)組建項目團隊

(2)時間表

(3)人力資源釋放安排

(4)教育訓練需求

(5)表彰和獎勵

(6)遵守的規定

(7)安全性

4、組建團隊的工具和技術;

(1)事先分派

(2)談判

(3)采購

(4)虛拟團隊

5、成功團隊的特點;

(1)團隊的目标明确,成員清楚自己的工作對目标的貢獻

(2)團隊的組織結構清晰,崗位明确

(3)有成文或習慣的工作流程和方法,而且流程簡明有效

(4)項目經理對團隊成員有明确的考核和評價标準,工作結果公正公開,賞罰分明。

(5)共同制訂并遵守的組織紀律

(6)協同工作

6、團隊建設的五個階段,并簡要叙述;

(1)形成階段

一個個的個體成員轉變為團隊成員,開始形成共同目标對未來團隊往往有美好的期待

(2)震蕩階段

團隊成員開始執行配置設定的任務,一般會遇到超出預想的困難,希望被現實打破 。個體之間開始争執,互相指責,并且開始懷疑項目經理的能力。

(3)規範階段

經過一定時間的磨合,團隊成員之間互相熟悉和了解,沖突基本解決,項目經理能夠得到團隊的認可。

(4)發揮階段

随着互相之間的配合默契和對項目經理的信任,成員積極工作,努力實作目标。

(5)結束階段

随着項目的結束,團隊也被遣散了。

7、通過使用哪些方法和技術建設項目團隊;

(1)通用管理技能

(2)教育訓練

(3)團隊建設活動

(4)基本規則

(5)集中辦公

(6)獎勵與表彰

8、團隊管理的方法/技術和工具;

(1)觀察和交談

(2)項目績效評估

(3)問題清單

9、沖突管理的六種方法。

(1)問題解決

(2)合作

(3)強制

(4)妥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