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的誕生

    1991年,Linux的作者林納斯·本納第克特·托瓦茲(Linus Benedict Torvalds.1969年生于芬蘭)在一台IBM出品的386sx個人計算機上樂此不疲的鼓搗着minix(微型UNIX系統,300MB容量的安裝檔案),這個在當時紅遍整個歐美地區的開放源代碼的計算機作業系統。 很多早期的計算機科學家、商業領域的奇才都受到minix的影響,例如:微軟的比爾·蓋茨、蘋果的喬幫主。    

Linux的誕生

                                                                     IBM PC

Linux的誕生

                                                        minix作業系統

       當時的PC機,需要三張3.5寸軟碟(1.44MB)才可以安裝并啟動這個作業系統,而當時的計算機硬碟的容量可是以MB為機關(熟悉計算機的你應該有概念吧)。它的界面醜陋而粗糙,然而在當時那個時代,這樣的作業系統顯然就是主流配置,相較于比它更早的UNIX,無論功能與穩定性都較它其操作界面也大體如此。

        即使這樣,當時的美國部分企業已經可以用UNIX進行倉庫庫存管理、生産管理,而美國國家宇航局等科研機構早已經把它用于航天、武器研發等相關領域了。可是,20世紀70年代,AT&T公司開始注意到Unix所帶來的商業價值。公司的律師開始尋找一些手段來保護Unix,并讓其成為一種商業機密。從1979年Unix的版本V7開始,Unix的許可證開始禁止大學使用Unix的源碼,包括在授課中學習。也正是因為這個因素,導緻UNIX的廣泛應用受到了影響,并為MINIX能夠在歐美火起來提供了條件。

        LINUX的作者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對MINIX系統的研究與學習,使其深入了解了作業系統的工作原理,并激起了他開發LINUX原型的強烈欲望,而正是他的一份努力,造就了今天LINUX橫行天下,對windows與Unix咄咄逼人,大有完全取而代之的趨勢。

       林納斯·本納第克特·托瓦茲開發的LINUX實際上隻是一個與MINIX般字元型界面的作業系統核心,他将其第一次釋出到網際網路上的時候,還是一些用彙編與C語言程式編寫的代碼。當時的程式員們從網際網路上将它下載下傳到磁盤上後,使用編譯器将它編譯成可以在IBM PC機硬體上直接運作的作業系統。而對于當時的普通計算機使用者來說,Linux還是那些神秘的黑客們手裡的玩具。從此越來越多的程式員加入到Linux的開發中,而它的使用者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1993年,linux0.99版本的使用者數量增加到近十萬。第二年,作者選擇GPL協定将其開源,從此來自全球不同行業、不同背景的程式員加入到linux的開發工作中來,高峰階段開發人員達到了100萬之衆,而這其中的開發者也包括來自微軟、IBM等IT行業巨頭。

上一篇: linux的ioremap
下一篇: linux的開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