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世間》原著:鄭娟為報恩“陪你絕不黏你”,以欲為誘餌的試探

作者:卿心君悅
《人世間》原著:鄭娟為報恩“陪你絕不黏你”,以欲為誘餌的試探

文丨卿心君悅

“你呀,别考慮那麼多,啊?我絕不會黏上你的,我怎麼會那樣呢?對任何一個男人我都不會,更别說對你了。你如果想我了,就給我媽送個紙條,寫上你哪天什麼時候來,我就會一心一意在家等你。反正我媽不認識字,我弟是瞎子,随便你寫很麼他們都不知道。”

這是原著中鄭娟與周秉昆有了肌膚之親後,對周秉昆說的話。

看着眼前的男人,鄭娟的内心是複雜。對于以身報恩,她并不後悔,她覺得這是周秉昆應得的,也是她應該付出的,而且她發現自己的内心似乎對這個善良的男人别樣的情感。

《人世間》原著:鄭娟為報恩“陪你絕不黏你”,以欲為誘餌的試探

可是,“寡婦”的身份,拖家帶口的境地,讓她自覺沒有資格奢求太多。是以,她隻能将自己獻給這個男人,不求将來,隻求不虧不欠。

人的感情,要是真的能收放自如,或許這世間就不會存在那許許多多的愛恨糾葛了。鄭娟獻出了自己身體的同時,那顆心也給了周秉昆,以至于她還是終究沒有忍住想要試探,周秉昆對自己到底是欲,還是愛。

以身報恩

周秉昆的好,鄭娟一直看在眼裡,記在心中。

起初,她以強硬的态度,拒絕了周秉昆替水自流與駱士賓送來的生活費。不為别的,隻是因為在她眼中,那兩個人是她的仇人,是害她至此的罪魁禍首。

《人世間》原著:鄭娟為報恩“陪你絕不黏你”,以欲為誘餌的試探

她以為周秉昆與水自流他們是一夥的,是以對周秉昆的态度并不友好,甚至充滿的戒心與防備。

可是,出乎她意料的是,在周秉昆給她家送錢的一年多時間裡,他沒有任何越界的行為,也沒有任何過分的要求,擔心她反感他,連家門都幾乎沒有再邁進過。

這樣的周秉昆,讓鄭娟心生好感,她見過太多的人心叵測,對于周秉昆不圖回報的付出,她充滿了感激。

當然,聰明的鄭娟知道周秉昆并非真的無所圖,隻不過他圖的,并不令她反感。女人的直覺告訴他,他想要她,但他一直在壓抑自己的沖動與欲望。

《人世間》原著:鄭娟為報恩“陪你絕不黏你”,以欲為誘餌的試探

鄭娟的猜測并沒有錯,周秉昆從第一次看見她起,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了。他時常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起她,在夢裡看見她,他渴望擁有這個對他充滿誘惑的女人,可是他不敢表達,也不敢先前邁一步。

有些事,遲早會發生,差別就是早一天,或者晚一天。

面對全家的恩人、貴人,鄭娟知道自己能回報對方的隻有自己。她起初是猶豫、拒絕的,但是周秉昆的正直與善良,打動了她,讓她徹底地放下了心中的猶豫,她願意接受這個男人,她願意成全對方,當然這種成全中也包含了成全自己。

《人世間》原著:鄭娟為報恩“陪你絕不黏你”,以欲為誘餌的試探

就這樣,在周秉昆送來稀有珍貴的紅糖的那一天,鄭娟用身體回報了周秉昆。

此時,我們無法說清鄭娟與周秉昆之間是否有愛,還是一個心懷感激,另一個欲望驅使。不過無論是感激,還是欲望,這些都可能發展為愛情,至少對于原著中的他們來說,他們之間的愛就是從感激與欲望中逐漸建立與穩固的。

這樣的愛情,看起來似乎沒有“一見楊過誤終身”的那種愛美好,但是這并不代表這樣的愛,就不是愛,或者就是醜陋的。愛情的産生與建立,本就涉及很多因素,比如外貌吸引,興趣相投,需求滿足等,現實中的愛情,存在很多我們不願承認或正視的其他因素,但是這樣建立起的愛情,依舊可以很美好,關鍵在于愛情中的雙方,有沒有為這段感情付諸真心。

《人世間》原著:鄭娟為報恩“陪你絕不黏你”,以欲為誘餌的試探

其實,在鄭娟的内心深處,她希望周秉昆對自己不僅僅隻有欲望,因為她傳遞了自己的身體,也獻出了自己的心,她期待,他對她也是一樣。是以在那次激情過後,她曾試探過周秉昆的态度與内心。

試探

原著中的鄭娟,前後試探了周秉昆三次。

最初的一次試探,是在兩人第一次激情之後,看着羞澀緊張的周秉昆,鄭娟說道:

“除了像剛才那麼報答你,我還能怎麼報答你呢?如果你有對象了,那你就千萬不要再來了。如果你結婚了,那你就必須把我忘掉。今天咱們說定了,行不行?”
《人世間》原著:鄭娟為報恩“陪你絕不黏你”,以欲為誘餌的試探

這句話,究竟有幾分是試探,幾分是真心,我們無法确定。但是在我看來,兩者應該皆有。鄭娟一方面真的不需要周秉昆為自己負責,也不願周秉昆有太大的心理負擔,是以她說這是她在報恩。如果周秉昆真的隻想得到她的身體,那麼她為了恩情,願意讓他得償所願,從此兩不相欠。

而另一方面,鄭娟的内心還是忍不住抱有一絲期許,她想知道周秉昆對自己到底有沒有感情,即便客觀條件不允許他們在一起,但隻要她知道,他對她有愛,那也足以讓她知足了。

第二次試探,是在兩人相約再次見面時,鄭娟按照周秉昆畫的地圖,來到了周家。在翻雲覆雨過後,鄭娟給周秉昆講了自己的身世——鄭娟與弟弟鄭光明都不是鄭大娘的親生骨肉,而是撿來的孩子。

《人世間》原著:鄭娟為報恩“陪你絕不黏你”,以欲為誘餌的試探

她之是以向周秉昆揭示自己的身世,以及細數鄭母的不易與鄭光明的可憐,不是為了博取同情扮可憐,而是在委婉地告訴周秉昆,如果将來他們真的有機會走到一起,她覺不會因為任何原因抛棄鄭母與弟弟,娶她就意味着需要照顧這一大家子人。

當然,如果周秉昆并沒有動真心,也不想娶鄭娟,那麼這些所謂的“拖累”,也就不會成為他的負擔。

第三次試探,是鄭娟告訴了周秉昆關于塗志強事件的真相。鄭娟與塗志強僅是名義上的夫妻,塗志強心裡有别人(水自流),她的兒子不是塗志強的,而是駱士賓的。原著中的塗志強是知道這件事的,而且駱士賓也為此付出了一根手指。

《人世間》原著:鄭娟為報恩“陪你絕不黏你”,以欲為誘餌的試探

鄭娟想知道,周秉昆會不會是以嫌棄自己,或是無法接受事情的真相。她不願對周秉昆有任何隐瞞,所謂的試探是為了了解周秉昆的心,更是為了明明白白、真心實意地對待周秉昆。她知道,有些事沒必要非得說出來,即便是真相,也大可以“善意”的隐瞞,但是她對周秉昆的感情很真,真到毫無保留。

原著中,當鄭娟告知周秉昆一切之後,她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不願以後你問的時候再交代問題似的一點點兒告訴你。我覺得就在今夜,一股腦兒都告訴你才對。如果你以後還是會想我,那就真是咱倆的緣。如果不了,證明我現在就告訴了你是對的。如果你以後連幫我們都不願意再幫了,那你也還是我和我媽我弟的恩人,我們會一輩子銘記你的。我媽總是教導我,對自己有恩的人,一定要實心實意地對人家好。我也就隻能對你好到這麼一種程度了,可我是實心實意的,真的,不是随便陪你玩玩感情的。”

最後一句話,才是鄭娟的心聲。

《人世間》原著:鄭娟為報恩“陪你絕不黏你”,以欲為誘餌的試探

她是真的喜歡上了周秉昆,希望能真真正正地與周秉昆在一起,是以她才毫無保留地将自己的一切,包括不堪的過往,都一一展現給對方,讓對方看到真實的自己。隻有這樣,她才對得起周秉昆的憐惜與幫助,而周秉昆或許也能想清楚,這樣的鄭娟,他是愛,還是不愛。

善良的鄭娟,從沒有想過要逼迫周秉昆做什麼,更不會強迫他為自己做什麼。隻是,當她付出了自己的真心與情感的時候,她不免希望得到同樣的回饋,她内心真正想要的答案是:我也不是随便陪你玩玩感情的,我對你也是真心的。

可是,她沒有得到期待中的答案,得到的隻有周秉昆的沉默。

危機

周秉昆對于鄭娟的前兩次試探,并沒有太大的感覺。

那時,他一心沉浸在美人入懷的喜悅中,身體與精神上的愉悅感,讓他的思考能力直線下降,當然,他可能壓根也沒多想。

《人世間》原著:鄭娟為報恩“陪你絕不黏你”,以欲為誘餌的試探

但是,當鄭娟述說完關于塗志強與孩子的真相時,周秉昆的腦子瞬刻清醒了起來,面對鄭娟略帶請求口氣的抱抱,他僵硬的摟住了她,盡量使自己的動作溫柔一些,但内心卻毫無溫柔可言。

在原著中,對于周秉昆此刻的内心剖白是這樣描述的:

“那時刻他滿心都是迷茫,像一個走進了客棧的旅人,已在極中意的客房安息了一夜,清早醒來發現哪兒都不對勁兒,雖不是黑店,但繼續住下去肯定麻煩纏身。還有幾分光火,認為她完全沒必要把那些其實他不知道為好的事,一股腦兒和盤托出,徹底敗壞了他的心情。”

周秉昆怪鄭娟将真相告訴自己,敗壞了自己的心情,他也在擔心,生下駱士賓孩子的鄭娟,是否會成為一個麻煩。

《人世間》原著:鄭娟為報恩“陪你絕不黏你”,以欲為誘餌的試探

他的内心想法雖然不盡如意,但他的猶豫不決與擔憂确實是人真實的反應。這世上,很少有人不為自己打算,周秉昆同樣不能免俗,他能接受照顧鄭母、鄭光明以及“塗志強的孩子”,這是他早就想到的,但是他不願接受“駱士賓的孩子”。

一來,這個孩子是否能夠認自己這個“後爸”,是否能夠養得熟;二來,誰能保證駱士賓不會來找麻煩,當孩子的親生父親來索要孩子的時候,他該怎麼辦?

他不是不喜歡鄭娟,更不是不想與鄭娟一起生活,但是出于理智與責任,他必須想清楚自己能否接受,能否過了心裡的那道坎。

此時的鄭娟,感受到了周秉昆情緒上的變化:

她在周秉昆的臉上親了一下,便輕輕地推開了他,她的唇是冷的,親在他的臉上是涼的。

鄭娟的唇是冷的,而她的心也是涼的。她以為周秉昆不願接受這樣的自己,更不想與她有未來,她覺得自己的幻想太可笑了,而她試探的結果就是,周秉昆要的隻是她的人,而不是她的心。

《人世間》原著:鄭娟為報恩“陪你絕不黏你”,以欲為誘餌的試探

就這樣,兩人在這段情感中迷失了,在各自的困擾中猶豫不前。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都沒有見面,更沒有再發生什麼。原著中周秉昆曾這樣審視過他們這段時間的關系:

“他覺得他和她的關系似乎成了這樣——他站在一條河中,河的對岸是她;他為她而下水,卻不敢貿然向前,因為前邊的水太深,而他不識水性,每進一步都有沒頂的危險。退回去不成問題,卻又不甘心,因為身後的岸上沒有能讓他感到幸福的事物。”

直到水自流與駱士賓出事,鄭母去世,命運又将周秉昆與鄭娟緊緊地連到了一起,從此他們再也沒有分開。

《人世間》原著:鄭娟為報恩“陪你絕不黏你”,以欲為誘餌的試探

我了解周秉昆的猶豫,也了解鄭娟所謂的試探,他們都不是玩弄感情的人,他們需要對自己的感情負責,是以真相與思考很重要。正是這次情感的危機,讓他們更加意識到彼此的重要性,也為以後愛情婚姻的結合,規避了盲目的因素。

《人世間》原著:鄭娟為報恩“陪你絕不黏你”,以欲為誘餌的試探
卿心君悅,一位情感觀察者,Ta說書評人、影評人。用文字溫暖你,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