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匡胤登基後,迫于大哥淫威,小弟(趙匡美)不得不改名為趙光美。後來,二哥趙光義icon又繼承了帝位。趙光美再次名,改名趙

作者:魅力文史

趙匡胤登基後,迫于大哥淫威,小弟(趙匡美)不得不改名為趙光美。後來,二哥趙光義icon又繼承了帝位。趙光美再次名,改名趙廷美。古代,為了“避諱”而改名的坑人故事,不勝枚舉。大唐“詩鬼”李賀,同樣深受其害。

“詩鬼”李賀和李白、李商隐icon被稱為大唐三李。李賀 7 歲作詩,8 歲能文。小小年紀聰慧過人,天資聰穎。李賀骨瘦如柴,手指和雞爪一樣,眉毛連成一線。長相寒摻的他,心無旁骛地影響着長安市容。

李賀出生在貴族世家,祖上是唐朝皇帝。作為皇室子孫,李賀沒有驕傲。事實上, 200年過去,曾經那點皇室血液早就被稀釋得不值一提了。完全驕傲不起來。

雖然家道中落,但李賀沒有自暴自棄。一有時間,他就騎上小毛驢,帶上書童,背着行囊,遊蕩在大好山川裡。隻要見到好風景,捕捉到靈感,他就立馬用筆寫下來,然後塞進行囊。

晚上到家,細細打磨和研究白天寫下的詩文,将其作以整理,一首絕美的詩篇由此誕生。母親見兒子太用功,便派侍女拿來了兒子行囊。

一打開,看見裡面全是稿紙。心疼地感慨,“兒啊,你這是不嘔出心血不肯罷休啊。”

嘔心瀝血”這一成語的典故便是由此而來。

十八歲那年,李賀帶着詩稿拜訪大咖韓愈。人不可貌相。韓愈被李賀的詩篇驚豔到了。在韓愈的力捧下,李賀名望在長安城盛極一時。

韓愈力薦李賀參加科考。但很不幸,李賀的父親病逝。李賀不得不回家三年守孝。三年後,參加完科考,就要進入殿試時,李賀無辜躺槍,更大的悲劇上演了。

朝堂上,他的文采、能力皆被認可。可此時,小人背後“捅刀”——李賀的父親叫李晉肅。“晉肅”的“晉”和“進士”的“進”同音,而且“晉肅”讀起來和“進士”幾乎無異。李賀應該避父諱,不應該參加科考,負責就是不孝。

理由很扯,但殺傷力絕對足夠!是以,一個字毀掉了李賀一生。在古代,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做官無望!李賀轉投軍營,希望在戰場上建功立業。但很悲劇,李賀參加的部隊戰鬥力實在太弱,最後被遣散,他隻能自己回家。

回家之後,李賀身患重病,很快就與世長辭!

縱觀李賀一生,處處坎坷。但他并沒有做一個“躺平”青年。長得醜,異常努力,勤奮來補。而當他很有才、機會來臨時,卻因避父諱一個“晉”字斷送前程。

雖然仕途不順,才華難施,但李賀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黑雲壓城城欲摧······“,以及《李憑箜篌引》等經典。

趙匡胤登基後,迫于大哥淫威,小弟(趙匡美)不得不改名為趙光美。後來,二哥趙光義icon又繼承了帝位。趙光美再次名,改名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