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足球的五大問題

作者:忠哥足球制勝說

中國足球又一次無緣世界杯,大家都找出了很多原因,但絕對不能忽視的,是中國足球長期以來來一直存在的五大技術問題:

一、球員普遍缺乏“通過配合闖入進攻要道”的能力,同時也缺乏“從進攻要道向防守薄弱區轉移球”的能力,導緻球員在實戰中向前推進的方法太單一。隻要對方緊逼到位,我們就隻能長傳打快。長此以往,各級球隊就越來越倚重球員的個人能力,都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壯、更有沖擊力,足球場都快要變成田徑場了。即便遇到越南這樣的球隊,我們也不能從容深入到前場,當然也就談不上消耗對方的體力和消磨對方的意志。

二、球員普遍缺乏“在中前場長時間短傳配合持續進攻”的能力,進而缺乏“在對方大禁區附近主動創造射門機會并主動抓射門機會”的能力,導緻球員在遇到強隊時,經常是被動地遇上射門機會和被動地抓射門機會。把球打偏了還沾沾自喜地強調:我們是得勢不得分,就差臨門一腳了。然而,我們年複一年地自我感覺良好,卻一直都改不掉“臨門一腳差”的老毛病。其中的原因,就是一直沒能主動創造射門機會。可以這麼說,不解決這個問題,無論平時怎麼練“臨門一腳”,到了賽場上都沒用!

三、球員在丢球轉入防守時,普遍缺乏“迅速反搶和圍堵”的能力,同時也缺乏“後衛隊員與反搶圍堵隊友配合造越位”的能力。能否就地反搶和圍堵,主要要看之前的球是怎麼丢的,也就是看之前進攻時能否保持好整體隊形。而“造越位”能力差,球隊進攻時就不可能解決“三線脫節”的問題。這兩個問題不解決,不但球隊的防守不穩固,進攻時也不可能真正做到攻中有守。實際上,這也是中國隊與日本隊的主要差距。國際足聯專門制定了“越位規則”,而且還三番五次地來回修改,可見它有多麼重要,但我們卻不重視它,更沒有好好利用它,真令人欲哭無淚。

四、球員普遍缺乏“隊形”的概念,相鄰球員之間沒有相對固定的位置關系和距離關系,更沒有關聯配合進攻和關聯配合防守。導緻經常有部分球員認為要向前快攻,而另一部分球員卻認為應該先穩一穩。而對于雙方實力相當的比賽來說,統一思想是球隊取勝的基本要求,思想都不統一,何談赢球?在所有集體項目中,足球比賽的場地大,人員多,個人帶球過了一人馬上就會遇到另一個人;個人防守可以攔住對方的人,卻攔不住對方傳出的球。無論進攻還是防守,沒有統一思想,肯定就沒有關聯配合,而沒有關聯配合的個人行為,一定即耗時費力,又拖垮隊友。換句話說,個人帶球技術和個人防守技術,都必須在關聯配合的基礎上應用。中國足球普遍沒有關聯配合,歸化幾個球員根本不可能解決問題,就算梅西來了也沒用!這也是我們“誰都可以輸”的根源所在。

五、探索整體配合方法一直都沒能有所突破。從理論研究到教育訓練教材,從球員選拔到梯隊訓練,從賽前戰術安排到比賽中的具體執行,大家一直都着重追求“用11個球員的自身強大來促成球隊的整體強大”,具體來說就是着重追求每個位置的球員都能戰勝對手并傳出球,進而實作整個球隊能順利地連續傳球。這是一種靠擴大足球人口基數來尋找11個優秀球員的做法,需要依賴各級教練的執教經驗,而各級教練又都有各自不同的戰術思路。很顯然,論經驗積澱,我們很難趕得上足球強國,而且這種做法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非常低效。從另一個角度看,像冰島這樣的國家,足球人口基數并不大,但一樣可以取得好成績,可見提高成績并不是隻有擴大足球人口基數這一條路。是以,要想盡快提高成績,我們除了努力擴大足球人口基數,更應該盡快統籌找到正确的“整體配合方法”,然後才能明确每個局部的最佳做法和訓練要求,這樣,各級球隊才能統一認識,凝心聚力,規範訓練,你追我趕,才能真正提高我們選拔人才的效率。

以上五大問題是中國足球一直沒能真正沖出亞洲的主要技術原因,也是國家隊蛻變為強隊所必須解決的最重要的技術問題。隻有聚焦解決這五大問題,我們才能真正進入“穩中求變、變中求快”的技術發展快車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