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間故事:天大旱百木枯萎,一少年犧牲自己引天泉救無數村民

作者:浮生vs小康百事通

在四明山區有一條河,叫遷銀河,附近數千畝土地,都靠遷銀河的澆灌,因為這條河的存在養活周圍數個村莊的人。

關于遷銀河的來曆,這可不簡單,相傳在很久以前,這裡是沒有遷銀河的,這裡的村民隻能靠天吃飯。一旦遇到幹旱,當地的百姓就唉聲歎氣,因為收成就打大折扣,如果運氣不好。

民間故事:天大旱百木枯萎,一少年犧牲自己引天泉救無數村民

甚至會顆粒無收。

有一年大旱,村民大量莊稼日漸枯萎,于是村民就去找巫婆求助。巫婆讓村民去龍王廟請龍王。村民們花了不少錢和力氣終于把龍王擡出來求雨。

村民們把龍王擡來擡去,可是沒用。天上的太陽依然火熱地烘烤着大地,災情也越來越嚴重。村民氣得去向巫婆去交涉。

“怎麼回事,怎麼你說的方法一點屁用都沒有”憤怒的村民大聲說道。巫婆故作神秘地念叨着:“一切皆是天數,天數已定,非人力可為。”

“扯淡,那有那麼多天數,難道我們隻能在家裡等SI嗎?”村民怒氣沖沖地說道。

“是啊?之前說請龍王有用,我們花了這麼大的代價是一點用都沒有,這個巫婆說話就是放屁,大家别信她的,我們再想想辦法。”

憤怒的村民離開巫婆後,聚在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你一句我一句地商量着。其中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大爺,突然靈光一閃,他大叫一聲“有了”

“有了什麼?”村民齊刷刷地看着八十歲的老大爺,都停止了說話,鳥叫聲都顯得特别的清晰。

八十歲的老大爺,咳嗽了幾聲,清清嗓子。用手指了指遠方一座高聳如雲的山峰:“在那座大山山頂有一潭天泉,泉水終年不竭,如果我們把天泉的水引過來,咱們的田就有救了”

民間故事:天大旱百木枯萎,一少年犧牲自己引天泉救無數村民

“可是那天峰很高,很難爬上去,更别說把泉水引下來,以前爬天峰山的大都沒回來。回來的都說以後再也不去了,爬天峰肯定是九死一生”老大爺哀聲地說道。

“路是有了,就看怎麼走了”一個四十歲大漢說道。其他村民也都高興地附和道,大家讨論了半天。

都沒有人願意爬天峰山引水,畢竟沒收成,還可以去向地主借糧,來年收成好再還上。大不了出去要飯。可爬天峰山可是九死一生呀,村民不到萬不得已都有點惜命。

這時,一個叫遷銀的小青年走了過來,他是從其他地方逃難到這個地方的,他老家哪裡發生兵災,父母親戚無一幸免,都成了兵痞的刀下亡魂,他因為母親把他藏到地窖才躲過一劫。

後來,他乞讨來到這個村子,村民看他可憐就讓他住在無子無女的老漢家,給好漢送終,前兩年老漢也去世了,遷銀又變成孤身一人,靠上山砍柴維持生計。

遷銀看到村民都愁眉苦臉,便問明緣由。村民把老大爺說的話和他講了一遍。現在就缺少一個願意去天峰山引泉水的人。

遷銀受村裡大恩,不是村裡人收留,也許他就餓死了,他決定做天峰山引水。“我願意去天峰山引水,可我缺少飲水的相關工具”遷銀堅定地說道。

“壯士,相關工具不用擔心我們會籌齊給你”村民歡呼地說,無不贊歎遷銀的勇敢。

第二天,遷銀帶着村民準備好的鐵錘、鋼鑽、鐵杵、繩索、竹鈎、和幹糧,在村民的陪同下向天都山走去。

民間故事:天大旱百木枯萎,一少年犧牲自己引天泉救無數村民

來到天峰山後,遷銀獨自拿着工具攀爬,因為天峰山特别陡峭,大部分都成九十度峭壁,隻有少量的地方不那麼陡峭的地方,才可以勉強歇歇腳。

遷銀拼命攀爬,終于在五天後才爬上了峰頂,到了峰頂後,因為背負着衆多村民的希望,遷銀稍做休息,就馬不停蹄地找起天泉來,果然發現一個深不見底的天泉。

找到天泉後,他發現天泉離懸崖比較近,要想讓天泉的水流下天泉峰,需要打穿岩壁。岩壁被打穿後,泉水就會飛濺流下懸崖。

村民隻需要把流下的水慢慢引向田裡,莊家就能得救。

于是遷銀拿起工具,就開始沒日沒夜地幹起來,連續幹了三天三夜,光打錘都打了不下五萬下,終于打穿了岩壁,泉水呼呼的向懸崖邊漂去。

遷銀也因為體力耗盡,被泉水沖下懸崖。

在山周圍的村民看下泉水從天而降,都特别的高興,到看到遷銀的屍體,村民都痛苦流涕,埋在天峰山下後,村民連哭了三天三夜。

民間故事:天大旱百木枯萎,一少年犧牲自己引天泉救無數村民

等泉水慢慢彙聚成一條小河後,村民慢慢地把水引向各自的田裡,莊稼終于得救了。為了紀念遷銀做出的貢獻,這條由天泉彙聚的河被命名為遷銀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