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

作者:随相滅處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為教父。《道德經》

【注解】這裡承接前面一段講述“道”的體性是空淡虛無的,卻又是天地萬物之根本,進而告誡人們應當胸懷“大道”,謙虛自守。

“道”本來是無名,勉強叫做“一”,是以說“道生一”。然而天地萬物,都是從這個“一”生出來的,故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都負陰而抱陽。之是以萬物能夠生長,不至于夭折,就是因為萬物都各自含有淡泊虛靜的體性。

内蘊中和之氣,外露英華之表,中結飽滿之實,這都是“道”的作用啊。是以說“沖氣以為和”。每個事物都是以虛靜淡泊為根本的。沖虛這種精神顯得比較柔弱,與一般事物不同,似乎是無用的,人都讨厭它而不采用。殊不知“無用”之用才是“大用”。

就像世人所讨厭的“孤”、“寡”、“不穀”,認為這些都不好。然而王公反而用這個來稱呼自己,這豈不是就是以柔弱作為天下的利器嗎?而且“孤”、“寡”、“不穀”,都是有損自己的言辭。但是王公不這樣做,天下就不能歸附。是以堯舜雖然擁有天下,但是卻不賜予自己的後代。這件事至今仍為人們所贊揚,利益後代無有窮盡,這就是自己損害自己,衆人卻來利益于你的例子。是以說“或損之而益”。又如夏桀和商纣,以全天下來侍奉自己,殘暴專橫,隻知道自利,而不知道還有他人的利益。是以雖然他們擁有天下,但是天下都背叛了他們,這就是隻知為自己謀利益,衆人就會來損害他。所謂“或益之而損”就是這個意思。

世上人人都擁有此“道”,但是每天運用卻不能知,必須教導他們才能知道。況且别人所教的,我也未嘗不用來教人。因為那種不善于教導他人的人,隻知道增加受教者的知識,使受教育者,自以為了不起,好作橫行霸道之事。殊不知橫行霸道的人,是不得好死的。我隻教育别人每天都減損自己的貪欲,謙虛自守,以保全自己和諧的德行。是以我把他當作一切教誡之父,使天下都風行謙虛的德行。“教父”,像木铎的用途,以使高尚之德傳聞于天下。

【憨山大師注解】此承前言道體沖虛,而為天地萬物之本,誡人當以道為懷,以謙自處也。

謂道本無名,強名之一。故曰道生一。然天地人物,皆從此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則萬物莫不負陰而抱陽也。是以得遂其生,不緻夭折者,以物各含一沖虛之體也。

和氣積中,英華昭著,秀實生成,皆道力也。故雲沖氣以為和。是則物物皆以沖虛為本也。且沖虛柔弱,與物不類,似乎無用,人皆惡之而不取。殊不知無用之用為大用也。

即如世人之所惡者,唯孤寡不谷,以為不美。而王公返以此為稱者,豈不以柔弱為天下之利器耶。且孤寡不穀,皆自損之辭也。然而侯王不自損,則天下不歸。故堯舜有天下而不與,至今稱之,澤流無窮,此自損而人益之。故曰或損之而益。若夫桀纣以天下奉一己,暴戾恣睢,但知有己,而不知有人。故雖有天下,而天下叛之,此自益者而人損之。故曰或益之而損。

以人人皆具此道,但日用不知,須待教而後能。且人之所教者,我亦未嘗不教之也。惟人不善教人,祇知增益知見,使之矯矜恃氣,好為強梁。殊不知強梁者,不得其死。我唯教人以日損其欲,謙虛自守,以全沖和之德。是故吾将以為教父。而風天下以謙虛之德也。教父,猶木铎意。《老子道德經憨山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