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7歲的白發老太太尚且在努力幹,我們又有什麼好說的呢?

作者:掌上人間

我住的社群門口,每到下午4點左右的時候,就會陸陸續續有許多賣菜的攤販擺起長攤來。這些攤販,年齡都挺大的,大約都是有五六十歲以上,沒有年輕人。

這些人都是有孫子的人了,以此方式度晚年,也是不錯的。

我由于經常買菜的緣故,對他們略有了解,而對其中的一位,了解的則是比較多一點。

這個老闆,是一位阿姨,年齡77了,身材瘦小,個子不高,也就有140公分左右,但是眼不花耳不聾,很是精神。

77歲的白發老太太尚且在努力幹,我們又有什麼好說的呢?

她開一輛電動三輪車,總是拉着滿滿的蔬菜,品種很是豐富。有黃瓜,洋芋,番茄,大蔥,南瓜,面條菜,油菜等等。這些菜,多數都是她自己耕種的,少數是她從市場批發的。因為菜多,是以她的攤子也總是長長的,在這些人中,算是大的了。

阿姨很是熱情開朗,人也大方,一點也不摳門,比方說,菜價4.7元,換别人會要4.5元,但她則是隻要4元。因為這一點,她的生意總是不錯,攤位前總是不斷人,每天的菜總能賣個幹淨。

因為老太太年紀大的緣故,是以很多人以為老人家條件艱難,事實不是這樣的。老太太有三個孩子,二男一女,都已成人,且老人家的孫子都有孩子了。是以,老人家沒有什麼壓力,條件根本沒有問題。

前一陣子,老人家的村子拆遷,分了她三套房子和不菲的拆遷款與租房補貼費,老太太的口袋更充盈了。和她聊天時她說她還有20多萬的私房錢,啊呀,那更了不起了,是以,老太太的生活簡直就是負壓力。

我不解,曾經問過老人家,為何要這麼賣力幹?

她說,喜歡動彈,閑下來感覺很不舒服。我了解。

老太太忙活了一輩子,勞動是她的習慣了。年紀雖大,但是能動彈,就不願閑着。動起來好處多多,充實,活躍腦子,接觸社會,不會寂寞空虛。我以為這很好。

現下的許多老人,退休後經常産生這樣或那樣的毛病,比如說空虛寂寞,或者健忘癡呆,或者身體發虛,等等。根本原因就是脫離社會脫離勞動造成的。是以,有所勞動真是一件好事,一件一本萬利的事。既賺錢自力更生不靠孩子又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接觸社會活躍大腦,是以,值得借鑒。

老太太的三套房子,她說每個孩子一套,足見她是一個平等的人,思想一點不守舊。

那天在老太太的攤前坐着玩,一個年輕人走上前來嚷嚷道:“阿姨,你看你這找給我的什麼?”

我一看,原來是個遊戲币,和一進制硬币很是相似。

77歲的白發老太太尚且在努力幹,我們又有什麼好說的呢?

老太太給小夥子換了錢後說,她也不仔細看人家給的錢,因為她比較相信現在的人壞的很少了 。她說,她去年冬天收到了4張100元的假錢。

我勸她再收到大錢仔細看一下,萬一收到假的豈不是一天的勞動白費了?老人家說,她現在也學會注意和鑒别了。

老太太擺一晚上可以賺幾百元,這遠遠超過了很多工薪族,讓許多年輕人相形見绌。總之,我是自愧不如。

老太太的故事給了我許多啟示:就是努力,不論年紀,什麼時候都需要;成績不大,隻因為努力不夠。

我覺得,許多人的收獲不夠大,也是這個原因:努力太少,而期盼太多。向老太太學習一點,我以為是個方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