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公元1162年,22歲的辛棄疾,帶着花和尚義端投奔耿京。幾天後,義端竟偷走帥印,連夜逃向金兵軍營,耿京遷怒于辛棄疾,他當

作者:斜杠姑娘ing

公元1162年,22歲的辛棄疾,帶着花和尚義端投奔耿京。幾天後,義端竟偷走帥印,連夜逃向金兵軍營,耿京遷怒于辛棄疾,他當即立下軍令狀:給我三天,我一定抓到他,否則,甘願就死。

要說特别會打仗的詩人,當屬辛棄疾。

當時,中原大部分地區都被金軍攻下,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頗有軍事才能的耿京不忍苦難,率領農民揭竿而起,率領20萬大軍擊退了金軍。

22歲的辛棄疾也有報國之志,組織了一支2000多人的抗金隊伍。

之後帶着隊伍和親密好友花和尚義端來到山東投奔耿京。

耿京給了辛棄疾一個不起眼的文官,給義端封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頭目名号。

義端是以而心生不滿,憑什麼我義端隻能做一個小喽啰,便起了異心。

這天,趁着耿京不注意,義端偷走了帥印,并連夜向金軍的軍營跑去。

耿京知道後,怒不可遏,想到是辛棄疾推薦的義端,便派人抓來辛棄疾,質問他,大有興師問罪的模樣。

辛棄疾也十分生氣,被自己的親密好友出賣,還讓耿京起了疑心。便當即立下軍令狀:首領,給我三天時間,我一定抓到他,給首領賠罪,否則,我甘願就死!

辛棄疾料到義端不敢白天出行,應該跑不遠,便帶着一小隊人快馬加鞭,果然,沒一小會兒就追上義端。

隻見辛棄疾手起刀落,取下了義端的頭顱帶回去複命。

耿京見狀,對辛棄疾連連稱贊,認為他隻是做一個文官可惜了,授予其要職。

次年,辛棄疾給起義軍出主意,建議耿京投奔南宋,耿京接受了這個建議,并讓辛棄疾南下聯系南宋朝廷,期待獲得南宋的支援。

可沒想到,辛棄疾完成使命回來之後,就收到了耿京被殺害的消息。仔細調查,原來是起義軍出了叛徒張安國。

張安國夥同金軍,背叛了浴血奮戰的義軍将士,殺害了耿京。

起義軍沒有首領,一時混亂了起來。

辛棄疾痛心疾首,帶着随行的50多人騎上快馬,帶上刀劍,向金營直奔。

當時金兵有數萬人鎮守,隻能智取。當辛棄疾到達金營時,正好是晚上,便領着衆将士下馬,将馬拴在樹上,悄悄溜進了軍營。

找到張安國的營帳,隻見張安國正在和幾個金兵猜拳喝酒,辛棄疾率領将士們先解決了帳篷外的金兵,沖進了營帳。

張安國看見滿臉憤恨的将士們還有些害怕,但看到周圍已經一字排開的金兵,随即笑開了花,喊道:“來人,将這小子活綁了。”

就在這時,辛棄疾一個箭步到了餐桌前,用大刀對準了張安國,“誰敢上來,我就一刀結果了這個狼心狗肺的家夥。”

那些手下見狀不敢上前,辛棄疾便讓人綁了張安國塞進口袋,帶着部隊,一聲令下,“撤!”

此時,營帳外的勇士立馬點火,整個金營亂作一團,辛棄疾便帶着隊伍沖出金營,一邊縱馬,一邊大喊:“兄弟們,我是辛棄疾,叛徒張安國已被生擒!中原光複,早日可待,不願替金人賣命的,快随我突出重圍。”

就這樣,辛棄疾如入無人之地,将叛徒張安國帶回了南宋。

之後,辛棄疾名聲大噪,這一年,辛棄疾23歲。

【姑娘說】辛棄疾能文能武,可以說是文人中能打的武将,武将中能寫的文人。

但當時的南宋主和派居多,通過割地賠償,換來暫時的苟且偷生,頗有軍事才華的辛棄疾一直被委任文職,不能馳騁沙場,實作報國之志。

是以辛棄疾隻能寄愁苦于詩詞之中,有”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不堪回首和苦悶。

也有“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的郁郁不得志。

辛棄疾的軍事才華,實在可惜。

身處浮世,永遠不知道下一步的變化是什麼。

對此,你怎麼看?

我是斜杠姑娘ing@斜杠姑娘ing ,把我知道的故事說給你聽~

#人物#

公元1162年,22歲的辛棄疾,帶着花和尚義端投奔耿京。幾天後,義端竟偷走帥印,連夜逃向金兵軍營,耿京遷怒于辛棄疾,他當
公元1162年,22歲的辛棄疾,帶着花和尚義端投奔耿京。幾天後,義端竟偷走帥印,連夜逃向金兵軍營,耿京遷怒于辛棄疾,他當
公元1162年,22歲的辛棄疾,帶着花和尚義端投奔耿京。幾天後,義端竟偷走帥印,連夜逃向金兵軍營,耿京遷怒于辛棄疾,他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