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鐘華論:同赴冰雪之約 共創美好未來——寫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之際

作者:春河月亮

新華社北京2月2日電題:同赴冰雪之約 共創美好未來——寫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之際

鐘華論

當夢想照進現實,曆史會镌刻下這濃墨重彩的一筆。

2月4日,立春之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将拉開大幕,奧運之火将再次在“鳥巢”點燃。

這是一次來之不易的冰雪之約。穿越風雪,踏過關山,沖破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北京冬奧會一直向着春天勇毅笃行。

這是一場屬于全人類的奧運盛會。陽光、富強、開放、充滿希望的中國,正敞開懷抱,迎接八方賓朋,共享奧林匹克的光榮與夢想。

雪映晴空,漫天競芳華;光耀神州,大地皆春色。在新時代的曆史坐标上,冬奧夢交彙中國夢,新征程澎湃新動力,讓我們一起向未來!

(一)

“我們将兌現承諾,向世界呈現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1月25日,習近平主席在會見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時,充滿自信地宣示。

人們難忘,2015年7月31日,在國際奧委會投票表決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歸屬前,習近平主席渾厚有力的聲音響徹會場:“我相信,如果各位選擇北京,中國人民一定能在北京為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會!”

大國之諾,重如泰山;大國之言,出而必行。6年多的精心籌辦,2000多個日日夜夜的拼搏奮鬥,北京冬奧會各項準備工作已全面就緒,新時代中國沒有辜負世界。

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着眼實作“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在大陸重要曆史節點舉辦的重大标志性活動,是展現國家形象、促進國家發展、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機。

從提出“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到明确“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從提出“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标,推進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到強調統籌抓好疫情防控群組織好賽事,指導各地交出冬奧會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優異答卷……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推動北京冬奧會的申辦與籌辦,先後5次實地考察籌辦備賽工作,多次作出重要訓示批示,為辦好北京冬奧會不斷注入強大思想和行動力量。

在“趕早不趕晚”的不懈努力中,“冬奧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12個競賽場館全部提前完工,3個冬奧村如期傳遞使用,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全線通車,全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已達3.46億人……巴赫不禁感歎:“盡管受疫情影響,冬奧籌辦工作進展十分順利,這幾乎就是奇迹!”

這一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中國奇迹,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上司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億萬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

(二)

從夏季奧運會到冬季奧運會,中國與奧運的情緣不斷書寫,中華民族追逐夢想的腳步從未停歇。

1917年,青年毛澤東疾呼:“民族之體質日趨輕細,此甚可憂之現象也”。在山河破碎、積貧積弱的歲月,無論是國人發出的振聾發聩的“奧運三問”,還是劉長春在洛杉矶奧運會上的落寞身影,都在訴說舊中國奧運之路的坎坷與無奈。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頑強奮鬥,曾經遙不可及的奧運夢想日益成為現實。從1952年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奧林匹克會場升起,到1984年中國奧運金牌“零的突破”;從2008年百年奧運夢圓,到2022年北京成為全球唯一的“雙奧之城”——中國人民參與奧運、申辦奧運、籌辦奧運的曆史,就是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生動縮影,是中國人民赢得曆史主動、堅定曆史自信的深刻诠釋。

冰凝雪舞,正道滄桑。從曆史深處走來,向着美好未來奔去,北京冬奧會為讀懂中國提供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新視窗。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主席沙希德感言:北京冬奧會“展現了中國最好的一面”。

這是新時代中國發展進步的蓬勃氣象。答好籌辦冬奧這張國力的綜合考卷,“中國制造”大顯身手,科研人員勇攀高峰,大國工匠精益求精,各項改革深入推進,開放合作風生水起,中國人民自信包容、意氣風發,一派虎嘯風生、龍騰雲起的生動景象!

這是攻堅克難的大國氣魄。籌辦北京冬奧會既面臨疫情的嚴峻挑戰,也面對體育政治化的逆流,以及層出不窮的新問題、新情況。“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在黨的堅強上司下,中國人民同時間賽跑、與困難較量,各方力量齊心協力、共襄盛舉,確定北京冬奧會如期舉辦,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豪邁宣示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中國人民實作夢想的步伐。

這是優雅博大的文明氣韻。品讀北京冬奧會,一個個“中國式浪漫”精彩綻放:“小紅人”的體育圖示源于篆刻藝術巅峰“漢印”,火炬接力火種燈造型的靈感來自“中華第一燈”西漢長信宮燈,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設計借鑒了傳統文化符号“如意”,冬奧村院落景觀營造“踏雪尋梅”的古典園林意境,宛如同心圓玉璧的獎牌蘊含着對天下大同的追求……當中國結與奧運五環交相輝映,當中華文化與奧運文化和合共生,就有了世間美美與共的相遇。

(三)

“從北京冬奧會,可以看到中國的未來。”在見證了冬奧會籌辦工作後,不少外國媒體記者發出這樣的感慨。北京冬奧會不隻是“冰雪之約”,更折射出中國與未來的“發展之約”。

這個約定,傳遞着“人民至上”的溫度。乘着冬奧“東風”,大陸冰雪運動奏響“四季歌”、按下“快進鍵”,全民健身廣泛開展,人民群衆關心的“去哪兒健身”等難題正在破解,體育在青少年健康成長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發展體育事業,最終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促進全民健康和人的全面發展。

“共産黨就是給人民辦事的,就是要讓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一年比一年過得好。”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冒着風雪嚴寒來到山西省臨汾市,為鄉親們送去黨中央的關心和慰問。不管是奧運賽場,還是發展考場,中國共産黨人都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實際行動做到“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這個約定,擦亮了綠色發展的底色。國家遊泳中心探索出“水冰轉換”的節能方案,延慶賽區踐行“山林場館、生态冬奧”的設計理念,賽時全部場館正常能源100%使用綠電,建立場館全部制定了賽後利用計劃……被譽為“最綠色”的北京冬奧會生動诠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等理念,向世人描繪着生态優先、綠色低碳的動人圖景。

這個約定,湧動着創新創造的活力。先進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鋪就“最快的冰”,國産化的高釩密閉索織出了“堅固的網”,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造就了“智慧的館”,機器人“大廚”為人們烹調“豐盛的餐”……一系列炫目“黑科技”,秀出了冬奧盛會的“未來感”,展現着創新發展的想象空間和無窮魅力。

這個約定,打通了區域發展的經脈。近年來,在籌辦北京冬奧會的強有力牽引下,京津冀協同發展跑出“加速度”,一幅同頻共振、同心合力的發展畫卷正在鋪展:産業發展互補互促,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區域環境聯防聯治,京張加快建構“一小時生活圈”,務實合作讓崇禮人捧起了家門口的“雪飯碗”、過上了越來越紅火的日子……

有人說,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就是創造未來。未來已來,就在新發展理念閃耀的光芒中,就在每一個奮鬥者拼搏的身影裡。

(四)

“奧運會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奮鬥”。顧拜旦曾這樣闡釋奧林匹克精神。辦好北京冬奧會的過程,正是對“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奧林匹克新格言的成功實踐,中華民族精神與奧林匹克精神交融激蕩在神州大地、在中國人民心中。

有一種責任叫堅守:崇山峻嶺間,建設者們冒着最低零下40攝氏度的低溫,啃下了工程實施中一個個“硬骨頭”,雕琢出“雪飛燕”的壯美身姿;有一種力量叫拼搏:訓練場上,運動健兒揮灑汗水,為了賽場上的精彩表現厲兵秣馬;有一種傳承叫奉獻:從“鳥巢一代”到“冰新一代”,志願者們完成了一場熱血沸騰的青春接力……

冰雪如鏡,映照永恒的精神。回望籌辦北京冬奧會的極不平凡曆程,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奔湧澎湃,煥發新的時代光彩,積聚起勠力同心、共築夢想的洪荒偉力。辦好北京冬奧會,将極大增強民族自豪感、提升民族向心力,為實作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堅定曆史自信和磅礴奮進力量。

不久前,一段新疆牧民雪中騎馬送健兒出征冬奧會的視訊刷屏了。茫茫雪原上,人們策馬奔騰,手中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一抹“中國紅”,是深情的祝福,更是精神的感召。勝利屬于每一個追夢人,榮耀屬于每一個奮進者!

(五)

“讓希望的陽光照亮人類”——新年伊始,習近平主席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訊會議的演講中,發出了“共創後疫情時代美好世界”的時代強音。這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也是事關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各種全球性問題複雜難解。人類向何處去?世界各國不是在190多條小船上,而是同在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加強合作、同舟共濟是唯一正确出路。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說,“奧林匹克精神是人類團結的燈塔”。奧林匹克運動倡導的“更團結”正是當今時代最需要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主題口号“一起向未來”更是表達了全人類的共同心聲。

如同寒冬裡的溫暖陽光,北京冬奧會作為奧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團結”之後舉辦的首屆冬奧會,以和平、友誼和團結精神将世界凝聚在一起,架起溝通交流的橋梁,書寫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國際奧委會奧運會部執行主任克裡斯托弗·杜比堅信:這場盛會一定能夠展現世界如何克服困難,一起變強。

團結就是力量,共進才有未來。本屆冬奧會有約90個國家和地區近3000名運動員參加,是設項和産生金牌最多的一屆冬奧會。不久前,出席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及相關活動的國際政要名單正式公布。這份名單,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際社會對北京冬奧會的積極支援和熱切期待。

聯合國首次為冬奧會發行郵票,印刻着“體育促進和平”的憧憬;在埃及開羅,“北京冬奧會”“北京2022”等字樣在開羅塔上亮起;在埃塞俄比亞職業教育孔子學院,學生們跳起了《一起向未來》的手勢舞;在意大利米蘭,一盞盞紅燈籠點燃人們“喜迎冬奧”的熱情;在美國華盛頓市中心冰球場,“中國紅”閃耀全場,不少觀衆為北京冬奧會送上祝福……每一片飛舞的雪花,都在刻畫夢想的形狀;每一次力量的彙聚,都在點燃希望的火焰。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北京冬奧會恰逢中國傳統的新春佳節。中國人追求團圓,崇尚“家和萬事興”,這是一種信念,更是一種力量。從家家戶戶的“小團圓”到奧林匹克家庭的“大團圓”,北京冬奧會将是一個重要時刻,向着全世界發出強有力的信号: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美好的未來一定屬于我們!

(六)

2月2日至4日,北京冬奧會的火炬接力活動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開展。“飛揚”火炬将探訪中華民族的“遠古足迹”,領略八達嶺長城的雄姿,傾聽千年大運河的潮聲,飽覽“大好河山”,最後來到“鳥巢”點燃北京冬奧會主火炬。

火,是人類文明的象征。中國古代神話中有“燧人氏鑽木取火”的傳說,古希臘神話中也有普羅米修斯為人類取來火種的故事,都寄寓着人類對光明的追求、對幸福的向往。

穿越曆史風雲,奧運之火始終熊熊燃燒。這是和平與正義之火、團結與友誼之火、文明與希望之火。彙聚在奧林匹克旗幟下,體育健兒于冰天雪地間揮灑激情,各國人民在攜手奮進中邁向美好未來!(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