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虎虎生威!一刀一錘精雕細刻,老虎榼子成搶手貨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

“全靠冷師父的一個榼子,做出來的饽花特别精緻,小孫子可愛吃了。”除夕,平度市李阿姨家的年夜飯桌上的老虎饽花栩栩如生。在大沽河西畔,做了50多年木榼子的冷家民成為了遠近小有名氣的手藝人,他雕出的木榼子精緻細膩花樣多,人們做出的饅頭自然也就精巧靈動,十二生肖、鯉魚、壽桃、核桃……這項平度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仍在方寸間叙述膠東情懷。

虎虎生威!一刀一錘精雕細刻,老虎榼子成搶手貨

據介紹,有200多年曆史的榼子是山東民間工藝的一大特色,在膠東半島地區最受青睐。雖然選擇機器生産更為便捷,但73歲的冷家民仍然堅持傳統技藝手工雕刻,鑿子、槽刀、锉子、挖刀、小鏟、月牙刀、砂紙,他的工具箱裡擺放了二三十把自制工具。“臨近年末,許多老戶早早的就來提前預訂買老虎榼子的,因為工序複雜一天也就能做2個。”冷家民介紹道。

不僅是用來做花饽饽,這樣一個精緻木榼子還往往會被收藏以圖個好兆頭。包括鳳凰榼子、生肖榼子以及一些帶有福祿壽喜字樣的圖案的木榼子都是收藏佳品。“過年有好些人家要買木榼子,我早幾個月就開始做,許多熟悉的老戶會提前預訂,年根時候出去趕集一天能掙兩千塊錢,賣出40多個,沒到除夕就賣得差不多了。”冷家民說。

虎虎生威!一刀一錘精雕細刻,老虎榼子成搶手貨

冷家民為了能夠做出獨特的生肖榼子,一入秋便早早開始準備圖案。“想要做出漂亮的饽饽,我這個木榼子就得做的精細,一刀一錘都要掌握分寸。”冷家民說,因為手藝精湛,還有萊陽、榮成、即墨等周邊地區的學徒慕名而來學手藝,冷家民的兒子、孫子、外甥也在跟着學習,傳承這門手工技藝。

在仁兆鎮,冷家民經常受邀參加非遺展覽進校園、民俗文化展示宣傳推介,讓青少年技藝學習中體會匠人精神,欣賞充滿創意和智慧的傳統民間藝術。“我們有豐富的非遺資源,理應擎起文化發展的大旗,提升鎮域發展軟實力,在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精神家園等方面持續發力,以深厚的文化積澱,推進民族民俗文化新風在全鎮廣泛傳播。”仁兆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