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棋媽分享學棋的好處

一個偶然的機會,兒子接觸到了國際象棋,并開始學習我也由此對國際象棋有了深入的了解。國際象棋是開發孩子智力的最好棋種之一,著名棋手、原中國棋院院長陳祖德曾經把國際象棋形象地比喻為“啟智魔杖”。

“看一看,王後住在哪裡啊?”,“不知道的吧”,“我來教你”,“在D幢一樓!”,兒子上課回家後高興的當起了我的老師。他還把棋盤的各個坐标比喻成樓房,讓我記住各個棋子住在哪裡,和我玩真人象棋遊戲,我和他分别自己扮演王後或者士兵。

“小孩子一般看到國際象棋都會喜歡。”我還有些懷疑以前老師這樣說的話。現在知道國際象棋棋子形象生動,很立體,就像孩子的玩具一樣,特别能夠吸引孩子。兒子說:“國際象棋裡有國王、王後,還有士兵,下起來就像打仗一樣。”

學習國象添歡樂

國際象棋講究戰略戰術、進攻防禦等,是以軍事家中愛好此道者不乏其人。進退之間,不是也蘊含着辯證法嗎?教育孩子就像下棋一樣,沒有耐心就會失敗。我從學習國際象棋中也得到了許多啟發。

國際象棋進入我的家庭,使得平淡的生活由此充滿了樂趣,既調節了沉悶的氣氛,又起到了啟智開竅、磨練意志、增強素質的作用。

“啟智魔杖”要趁早

國際象棋中每個棋子都有自己的行動規則和行動路線,各個棋子之間也有着密切的聯系,一個棋子的存亡會關乎到其他子力甚至整盤棋的走勢。孩子在下棋的時候,他都在思考,在觀察,想着下一步該怎麼走,而對方又會怎麼走。老師介紹,國際象棋要求孩子注意力集中,觀察細微,從全局多角度地思考問題,還要學會如何解決問題,如何面對困境。

據生理學家估算,國際象棋運動中,腦的能量消耗比肌肉大20倍。國外有醫生測定,國際象棋大師在連續5至6小時的競争比賽中,其心理各方面的能量消耗相當于拳擊運動員在拳擊場上實戰拼搏時所付出的代價相等。

學習國象更聰明

據悉,目前全國已有數百萬少年兒童在下國際象棋。 實踐證明,聰明的孩子适合下國際象棋,學下以後,聰明的孩子變得更聰明;實踐同樣證明,不聰明的孩子也适合下國際象棋,學下以後,不聰明的孩子會變得聰明。國際象棋既是人類智慧的試金石,又是人類智慧的磨刀石。

培養興趣很重要

要讓自己的孩子學好國際象棋,首先必須培養他的興趣,如小孩無此興趣,就算家長硬逼硬塞,則起不到良好的效果,我也不建議這樣做,一切順其自然。

何謂興趣?僅僅因為小孩喜歡國際象棋嗎?我認為答案不完全是肯定的。或許小孩覺得國際象棋立體型的棋子非常誘人,很好玩。他僅把棋子當作一種玩具來看,這樣的話,在他眼裡棋子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棋子,隻不過是一種特殊的玩具而已。

持這種想法的小孩可以說他并非真正喜歡國際象棋,當他對這些立體型的棋子失去新意的時候,就不再喜歡國際象棋了。此所謂假興趣。

那麼真正意義上的興趣是什麼呢?又是什麼引導孩子的興趣呢?我認為,誘因是小孩的好勝心!可以這麼說,小孩的好勝心與興趣成正比關系,即,好勝心越強,他就對下棋的興趣越濃厚。

挫折教育好時機

“下棋是一個挫折教育。”,當孩子遇到了一個高手,很難取勝,這時候他是選擇逃避、退縮,還是勇于挑戰對手,不斷提高自己。下棋可以讓孩子在體驗成功與失敗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學習認識自我,學會處理困境。

兒子學習國際象棋才剛剛起步,我會鼓勵他堅持下去,和他在快樂中一起學棋。

轉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