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節,家國情懷年味馨

春節,家國情懷年味馨

春節,是辭舊迎新、阖家團圓的重要時刻,是中華民族聚人氣、凝人心的重要時分,更是一年中最美好的開端。春節的起源曆史悠久,内容豐富多彩,承載着綿延不斷的中華文明,蘊含着深厚的文化傳統,凝聚着中國人民最深厚的情感。

【01】珍愛生命辭舊迎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似水流年,留也留不住。中國人自古就珍愛生命,因而在生命流逝中具有界碑意義的年關,積澱下隆重的儀典。

生命的長度以時間計,時間的機關以年、歲計,過一年就增一歲。珍愛生命就珍重這年年歲歲辭舊迎新的交接,生命一年年流來,充滿夢想;生命一年年流去,珍重送别。這交接之處就是時間裡的年,就像空間裡的古代驿站,一年年一站站,是前一路段(時段)的到達點,又是下一段的出發點。

到達和再出發之間,這時節正值天寒地凍的冬季,在自然經濟的農耕時代,農作物已冬藏,人也冬閑,安享一年的勞動成果,安安生生過大年,積儲能量,協調關系,迎接春陽。正月初一是迎新年的“元日”,而傳統過年則不僅指這一天,而是一個過程,可長達月餘,其中有幾個節點。

冬至是每年中白天最短之日,按傳統的陰陽說法是陰盛之時,視為冬天之“至”。大陸從東南到西北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自然農業時代,人們仿佛覺得天地生命萬物的生長成長都已處于冬眠狀态,人也休息生息,靜待“冬至-陽生-春又來”。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華北歌謠“小孩小孩你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沿自上古的蠟祭,可視為過年的前奏。俗話“報信兒的臘八粥”,臘八粥有佛教的意義,從養生的意義來看,這是一次普及性的食物養生、冬令進補的“營養餐”,也可起調節社會關系的作用。

小年,在北方是臘月二十三,在南方多在臘月二十四,這已是過大年的序幕。“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三,祭竈王”等民謠裡都說到祭竈,祭竈是傳統小年的重要節俗。其時大人小孩老圍着鍋竈轉,準備過年的美食佳肴。确乎也是“竈王爺”最忙的時候,傳說他要上天彙報這家的情況呢。這節俗提醒人:要“修身齊家”端正家風、家教,好讓“竈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民謠唱到:“糖瓜祭竈二十三,離過年整八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趕集上店買東西;二十八,把豬殺;二十九,做黃酒;三十,家家捏餃子。”

終于迎來了“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的除夕,到了辭舊迎新的交接點上,舉行儀式——守歲。在生命不同階段者有不同的感觸:“稚齒喜成人,白頭嗟更老”(梅堯臣詩句)。畏老惜殘更,跟即将逝去的年華依依惜别,無限感慨。但是不要緊,送走舊年就迎來新年,“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天增歲月人增壽,萬象更新,燃起新的希望,升起新的憧憬,擘畫新的人生。辭舊迎新可突出“新”,發展出更新、創新精神。

中國人具有時間不斷更新的意識,舊時間之将逝即意味着新時間之到來。新生命的誕生,也正可視為原生命的嗣續發展,周而複始,代表生命的生生不息。是以我們把除夕和年初連在一起,把冬儲和迎春連在一起。

“一進制複始,萬象更新。”表現了中國人的生命觀。“一進制複始”,原指天地之氣,春來複蘇;萬象更新,重新開始,比喻新的一年有新的氣象,是以特重除舊布新。王安石《元日》詩“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等名句,“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等春聯,都突出了這層意思、突出一個“新”字。

新年到來,對個體和社會群體而言,有可能打開新的局面,帶來新的機遇,萌發新的希望,進而滿懷信心展望未來。正因為年年都有與“天時”相應的辭舊迎新的感覺和心态,是以中華民族雖曆經五千年之久,仍然毫無暮氣,充滿活力,時刻準備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創造新的美好前景。其中就蘊含着創新精神,這是與當今的時代精神相契合的,應着重發揚。同樣,在人的一生中,中華年都寓含繼往開來和生命更新的意義,這是中華年的深刻意涵。

【02】人倫親情家國情懷

人倫情義是年俗文化的精髓。對于自然個體來說,标志生命消長的紀念地,最自然的地方就是生命誕生和最初成長之處,這就是家!在這裡,有賜予生命的父母,有見證生命誕生和成長的親屬。他們是生命軌迹的護養者、見證人,也是生命儀式的基本隊伍。儀式越來越隆重,年複一年積澱成民俗——回家過年。

中華傳統節日注重人倫感情。過年回家在一定程度上是從功利境界回到天倫境界。人之初,從家教始。親子之互愛出自人的自然天性,是不計功利、不計“支出”“收入”的。這種親子間的天然關愛和無私慈孝精神,是人類愛心的最初種子,也是道德啟蒙的起點和基石。以此為根而繁衍的價值觀和價值體系,應是天然而富人性的。仁愛之心,博愛精神,都是這種愛心的推衍和升華。

愛是道德的基礎,情感是構成人性的基本元素之一。感情是一切年俗的生命,注入真情實意的年俗,就有了生命的真谛。中華傳統節日就是培育人倫道德的沃土,是人倫教化的好載體。“每逢佳節倍思親”,貫穿過年始終的是濃濃的人倫情義。祭拜祖先、夫妻恩愛、親慈子孝、感恩長輩、關愛晚輩,安享天倫之樂。敦睦情懷、慈愛心腸擴及敦親睦鄰、友朋溫馨、人際和諧。這在中國人的幸福觀中占有重要位置,這就是“福”。

除夕的年夜飯是團圓飯,是過年的儀式,是生命的盛典,不僅是在世人的團圓,而且是對祖先的緬懷和紀念。不遠千裡湯風冒雪趕回來,不是單純吃餃子,而是作為家庭的一個成員趕回來參加阖家團圓的盛典,一年燈火盼人歸,歸來實作阖家團圓的願景,這是一種心願,也是一種責任和義務。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心願、責任與義務,常常還攜帶着一件件不遠千裡帶回家的禮物,不論貴賤,都承載着人倫的溫情。

在家盡孝、為國盡忠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沒有國家繁榮發展,就沒有家庭幸福美滿。同樣,沒有千千萬萬家庭幸福美滿,就沒有國家繁榮發展。提倡愛家愛國相統一的家國情懷,這是年節文化的精蘊。

中華文化“立愛自親始”,但從來不停留于“親親”,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以家庭和血緣為主導的“親親”擴及“仁民”,再擴及“愛物”,乃至具有“民胞物與”的胸懷。《禮記》說“以天下為一家”,中國人早就把家這個基本關系擴大了,已把人類的愛心和德行由本義屬于家庭的親子之愛,推廣到對所有的人、乃至天地間所有的物的更為廣泛普遍的愛,把人倫的觀念貫徹到天地萬物之中。從愛親走向“泛愛衆”,從家庭走向國家、走向社會、走向自然。愛是道德的基礎,珍惜這種愛親的情感體驗,把它培育起來,推展開來,就會養成健康發達的愛心和德性。以此為根而繁衍的價值觀和價值體系,應是天然而富人性的。

中華文化從來就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對家庭的責任感、整體感中培育對國家民族、對天下的責任感:“位卑未敢忘國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家庭是培育愛心和責任感的全天候學校,受益的卻不僅是家庭,而是全社會,是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

中華年,最容易喚起對親人、對家庭、對友人、對故鄉、對祖國的情感,充盈着親情情結、敬祖意識、報本觀念、報國情懷,喚起對民族文化的記憶、對民族精神的認同,喚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文化同根性的親和力。它是社會和諧的促進器、民族情感的黏合劑、愛國精神的強化器。過好年,顯然有利于培育民族情感、增強民族團結、維系國家統一,有利于加深全世界中華兒女的親情,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本文原載于《人民政協報》,原文有删減,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