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柯蒂斯·李梅,近50萬日本人因他喪生,日本卻授予他最高榮譽勳章

作者:小史了了
1944年底,李梅被調到太平洋戰區,負責轟炸日本。在此期間,他造成了日本近50萬人死亡,800萬人無家可歸,可謂是日本人的噩夢。可誰知戰争結束後不久,李梅竟然被日本授予代表着日本軍人最高榮譽的勳章——勳一等旭日大绶章。

1906年11月15日,柯蒂斯·愛默生·李梅出生于俄亥俄州哥倫布。他父親是個鐵匠,母親是個木匠。由于工作不好找,李梅從小就随着父親全國各地轉,一直到李梅上高中時,他們一家人才回到故鄉哥倫布。

高中畢業後,李梅進入了俄亥俄州立大學學習了土木工程,并獲得了土木工程學士學位。

不過,這個理科生不太一樣。

大學期間,李梅加入了美國潘興步槍學會。這個組織由美軍唯一一位陸軍特級上将,綽号為“鐵錘将軍”的約翰·約瑟夫·潘興所建立,是一個緻力于各種體能、精神等的選拔和訓練來培養未來陸軍、海軍和空軍中的優秀軍官的組織。

柯蒂斯·李梅,近50萬日本人因他喪生,日本卻授予他最高榮譽勳章

顯然,循規蹈矩的生活不是李梅想要的,他想上戰場!是以,在獲得土木工程學士學位的同時,李梅還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美國陸軍預備役軍官訓練課程。畢業後,他順利加入了美國邊境巡邏隊。

李梅是個軍事天才,他僅用了2年時間,便從一個理科生變為少尉飛行員,到1941年12月日本對珍珠港的襲擊以及美國随後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已經晉升為少校。

這期間,李梅找到了他的一生摯愛——轟炸機。

李梅不苟言笑,永遠一副生人勿近的形象,他腦子裡想的隻有一件事,就是怎麼将轟炸機變成殺人機器。

柯蒂斯·李梅,近50萬日本人因他喪生,日本卻授予他最高榮譽勳章

李梅之是以喜歡轟炸機,是因為他是意大利軍事理論家杜黑“戰略轟炸理論”的忠實信徒,認為憑借轟炸機對敵國進行系統的毀滅性轟炸,能夠以最短的時間取得戰争勝利。

關于這點,李梅在歐洲戰區很好的​驗證了。

1942年,李梅臨危受命,率領他親自組建并訓練的第三零五轟炸機大隊,開赴歐洲戰區。

李梅來之前,盟國空軍在對歐洲大陸進行空襲時,轟炸機群為了規避防空火力網,總是過早地采取規避戰術動作,盡管減少了損失,但命中率卻非常感人。

李梅抵達後,研究後下達指令:不許采取規避戰術動作!

李梅沒有開玩笑,而後他以身作則,親自帶領飛行員開啟了轟炸任務。此戰,包括李梅駕駛的戰機,共有6架飛機被炮彈擊中,但該大隊的戰果卻比其他大隊多兩倍。随後,李梅還發明了“交錯式”飛行編隊,彌補了“無規避行動”容易被擊中的缺陷。

1944年8月,​戰功赫赫​的李梅成為美國陸軍(當時航空兵隸屬于陸軍)中最年輕的少将。

柯蒂斯·李梅,近50萬日本人因他喪生,日本卻授予他最高榮譽勳章

李梅是個戰争狂熱分子,甚至生出戰死沙場的想法,但這個時候的李梅,俨然成為了美國的寶貝旮瘩,為了防止李梅沖動,國會禁止他駕機升空,隻負責指揮。

是以,在二戰的紀實片裡,我們經常看到手夾雪茄的李梅闆着臉慢條斯理地說着什麼,其雪茄所指,定然灰飛煙滅!

1944年底,在歐洲戰區刷夠了經驗的李梅被調到太平洋戰區,他的雪茄指向了日本東京。

在此之前,美國空軍杜立特中校曾帶領着16架B-25轟炸機轟炸過東京,可不管是硬體還是戰術都差強人意,雖然炸毀了90座日本建築,極大鼓舞了美軍的鬥志,但實際上隻造成日本幾十名平民死亡,對日本來說沒啥損失。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日本卻展開了瘋狂報複,結果在準備不夠的情況下,倉促發動了中途島海戰,日軍不僅損失了4​艘​航母,還有數百名的價值無法估量的飛行員。

柯蒂斯·李梅,近50萬日本人因他喪生,日本卻授予他最高榮譽勳章

而與之相反的是,在李梅抵達太平洋戰區的同時,遠端轟炸機“B-29”也開始從組裝線上下線。

該戰機載彈最大載彈量高達9072千克,飛行高度超過萬米,空中加一次油,續航高達9千公裡,且對目标有着非常強大的精準打擊能力,被譽為“超級空中堡壘”。

對這李梅而言,可以說是打瞌睡送枕頭。

不過,李梅雖然在歐洲戰區有過22個月的“燒烤經驗”,但歐洲慣用的高空晝間精确轟炸戰術卻在日本行不通,因為日本上空風速太強,飛太高隻會投個寂寞。

李梅思前想後,基于日本薄弱的防空能力,又考慮到日本房屋大多是木結構,他大手一揮,做了個極度冒險的決定——用燃燒彈在夜間低空轟炸日本。

柯蒂斯·李梅,近50萬日本人因他喪生,日本卻授予他最高榮譽勳章

所謂燃燒彈即“凝固汽油彈”,這玩意兒不太人道。爆炸後,一旦被凝固汽油彈沾上,就會像豬油膏一樣,粘稠耐燒,拍打無效,在地上滾動無效,反而越燒越旺。不僅如此,這玩意兒還非常容易濺射,形成二次殺傷效應。

但從殺傷力的角度來說,這确實不得了,至少李梅非常喜歡。

盡管B-29轟炸機平均載彈量約3噸,但李梅仍覺得少。為了攜帶更多燃燒彈,李梅不僅命人拆卸掉B-29戰機上所有機炮及其配彈,還限制了油量,愣是讓B-29的載彈量翻了一倍。

1945年3月9日傍晚,334架B-29轟炸機從塞班島機場起飛。0點17分,在多數東京市民都已經進入了夢鄉時,B-29領航戰機俯沖而下。李梅賭對了,日軍高炮雖然火力兇猛,但由于缺少炮瞄雷達,隻能對空盲射,拿B-29轟炸機沒什麼辦法。

柯蒂斯·李梅,近50萬日本人因他喪生,日本卻授予他最高榮譽勳章

很快,指引彈照亮了燈光管制下黑暗的城市,B-29戰機群幾乎是“貼臉飛行”,朝着指引彈方向,将2000噸燃燒彈投進這座人口密集的城市,噩夢降臨!

那夜,整個東京變成了火海,在5000英尺的低空,美軍飛行員甚至可以看到無數人日本人驚恐亂竄,可大火如附骨之疽,怎麼逃也逃不了,絕望的哭喊聲猶如地獄頌歌。

有很多人被燒死,更多人被悶死,還有很多人躲到堅固的明治座劇院裡,結果紛紛缺氧窒息而亡。據說院内​堆起​的屍體高達2米......

此戰,李梅鎖定的22個工業目标全部被摧毀,26萬7千多幢建築付之一炬,83793人死亡,近10萬人受傷。東京将近四分之一的地方被夷為平地。而李梅,僅有9架轟炸機被擊毀。

柯蒂斯·李梅,近50萬日本人因他喪生,日本卻授予他最高榮譽勳章

這一空襲史稱“李梅火攻”,單純從戰争的角度上來看,美軍戰果驚人!不過,李梅沒有就此罷休,此後還對日本進行了3次轟炸。

同年5月26日,李梅發動了500架B-29轟炸機“掃尾”,用4000噸燃燒彈将東京成“死城”,這也是為何美國後來不在東京投放原子彈的原因,因為東京沒有了轟炸價值。

李梅這幾次轟炸,直接造成日本近50萬人死亡,800萬人無家可歸。對比後來美國在廣島長崎投放的原子彈,“李梅火攻”的殺傷力竟然更為驚人!

李梅殺了這麼多平民,會不會内疚呢?

李梅戰後說:“殺日本人并沒有使我感到不安,使我不安的是戰争的結束。是以我不在乎到底有多少日本人在我們的行動中被殺。”

柯蒂斯·李梅,近50萬日本人因他喪生,日本卻授予他最高榮譽勳章

你或許會認為,後者是日本人對其的評價。

可實際上,李梅等來的不是日本人無休止的謾罵,而是代表着日本軍人最高榮譽的勳章——勳一等旭日大绶章。

促成李梅獲得勳章的人叫做源田實,此人是奇襲珍珠港的計劃指揮者之一。

有一說法是,由于麥克阿瑟對日本的海軍組織架構不太清楚,治罪時讓源田實占了便宜,後來還一路高升,成為日本第一代航空總隊司令,第3代航空幕僚長,最終的軍銜為空将,更奇妙的是,在他退役之時,美國還他授了一枚“将領級軍團勳章”。這讓本該成為戰犯的源田實非常感動,1964年,作為日本國會參議員、自民黨國防部會長的源田實提議為李梅頒發“勳一等旭日大绶章”,并通過了提議。另一說法是,日本是““被徹底打敗了”,他們覺得是李梅間接促成日本的投降,進而使該國避免“全民玉碎”的悲慘結局,換言之,李梅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他們的恩人,是以才給李梅頒發“勳一等旭日大绶章”。

遺憾的是,李梅好像不太喜歡這枚勳章,基本上沒見他​戴過​,戴得最多的反而是蘇聯衛國戰争勳章。

柯蒂斯·李梅,近50萬日本人因他喪生,日本卻授予他最高榮譽勳章

不難看出,李梅很清醒。若是同盟國沒有獲勝,結果可能完全不一樣。他必當成為千古罪人,最終被送上軍事法庭。正如李梅所說,“如果美國輸掉戰争,我完全相信我會因戰争罪受到審判”。

這很現實,因為國家與國家之間,以理服人的前提是拳頭夠硬。

關于李梅,至今世人對其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是促使二戰提前結束的英雄,也有人認為他是道德淪喪、泯滅人性的“屠夫”。

而我認為,“李梅燒烤”是日本發動侵略戰争咎由自取的惡果。

因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