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新年·拜大年
老虎,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獸中之王,威猛、堅強、勇敢。在百姓心目中,老虎也是驅邪避災平安吉祥的象征。
在大年初一的節目中,我們在虎年伊始來說說“虎”。帶您了解省内各地的“虎文化”、“虎傳說”、“虎民俗”。
河北博物院:萌虎鬧新春
河北博物院從2022年1月27日起在北區1、2号展廳展出“虎虎生福——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圖檔聯展”。
虎虎生福

河北博物院還專門設計了“河博萌虎鬧新春”的部分,專門甄選河北博物院數件蘊含虎元素的文物,讓觀衆在河博萌虎的靈性與活力中,了解河北先民對虎的認識,感受中華文化強健的生命力。
錯金銀虎噬鹿屏風座戰國
錯金銀虎噬鹿屏風座是一件鼎鼎大名的國寶文物,也是國家的一級甲等文物。色彩鮮豔、整體造型生動,把自然界弱肉強食的現象表現得淋漓盡緻。雖然動物紋飾、造型在古中山國文化中多有展現,但如此形象、逼真、展現力量的器物卻絕無僅有。
嵌松石虎形金飾片戰國
嵌松石虎形金飾片,是寶石和黃金的結合。因為老虎象征着勇敢和勝利,是以戰國中山國的人把這種虎形的金飾片鑲嵌在衣服上,代表勇猛、堅強和活力。
除此之外,河北博物院還有哪些經典虎造型文物?我們來聽河北博物院講解員劉可非一一介紹。
河北博物院劉可非
左右滑動檢視。從左至右依次為:虎形黃玉佩戰國、黃褐釉蘆雁圖虎形枕金、牙雕飾件西漢
年獸與虎:近代人的文學演繹
在中國民間的習俗中,跟虎相關的并不少見,從百姓畫虎于門,到小娃娃穿戴的虎頭鞋虎頭帽,豐富多彩的虎文化早已滲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
河北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梁勇介紹,老虎象征着勇猛,是以人類對老虎充滿敬畏——古代調兵,我們用虎符;威猛的将軍稱為虎将;從西周開始一直到春秋戰國,再到兩漢,禦林軍被授予虎贲軍;能征善戰的軍隊稱之為虎狼之師。是以虎在我們中國有着非常深厚的曆史文化淵源。
在傳統民俗故事關于“年獸”的描述中,有人說它的原型是狼,也有人說它的原型是虎,那麼年獸和十二生肖當中唯一的猛獸——老虎之間有沒有什麼聯系呢?
河北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梁勇解釋,其實,翻遍古籍都找不到年獸之說,根據學者考證,上世紀30年代《滬壖話舊錄·歲時風俗之回憶》是最早提及“年獸”的文獻:
“其有懸紫微星畫軸者,畫家每繪一石柱,柱上鎖一似狗非狗之獸,或雲是獸即天狗星,或雲是獸名年,常欲食人,紫微星故鎖系之,不令至下界肆惡,而使人不逢年患,故過年時懸此最宜。”
梁勇解釋,追溯中國古代文獻,關于年獸是找不到的,在《谷梁傳》《詩經》裡說到“年”都是代表豐收,尤其在甲骨文當中,“年”字就是兩隻手托着五谷豐登的豐收造型,是以也寓意着豐收和吉祥。
梁勇解讀“年獸”由來
布老虎:一針一線縫制出的吉祥
布老虎是一種在中國古代就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傳統工藝品,它品種繁多,流傳廣泛,是一種極具鄉土氣息的民間工藝品。
2019年,北馬布老虎制作技藝被确定為張家口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北馬布老虎非遺技藝傳承人馬林
馬林創作的布老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吉祥虎,長1.2米,高1.6米,利用棉布、毛線、流蘇等材料,采用裁、剪、縫、繡、補花等工藝,4人曆時2月才完成。
其中魚形虎鼻代表多子多福,祥雲虎眉代表祥瑞,虎身牡丹花紋代表花開富貴,虎尾采用獨創圓形設計,加上四肢及虎脊等處的精美設計,使整個布老虎看上去不僅樣式新穎,更頗具中國風。一經問世,便頗受人們喜愛。
有的穩重而甯靜,有的活潑而乖巧。這些風格各異的老虎造型有着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都是以誇張、變形為基礎,用不同的方式對老虎的外形進行處理,極具地方特色。
面塑虎:非遺藝術架起緻富橋
河北省望都縣東關村面塑藝術工作室,左林靜(右)為學員傳授面塑手藝。
今年51歲的左林靜是河北省望都縣望都鎮東關村人,從小喜歡制作面塑。在長期的實踐中,她不斷在傳承中創新,将黏土面塑賦予了現代元素和藝術内涵。
左林靜制作的水杯作品
通過網上傳播,她的面塑作品吸引了衆多人的目光,在全國銷售供不應求。
左林靜正在用視訊錄制“面塑虎”教學課程
如今,左林靜開設了自己的藝術工作室,并對農村的120餘名剩餘勞動力定期教育訓練,幫助更多喜歡面塑藝術的當地人增收緻富。
虎
井陉南張井老虎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雖然近些年因為種種原因,不能燃放煙花爆竹了,但是煙花的絢爛美麗,給很多人童年記憶中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憶。其實在咱們石家莊井陉,就有一項傳承三百餘年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煙火技藝——井陉南張井老虎火。
石家莊井陉縣南張井村的煙火技藝“老虎火”,相傳是清代康熙年間,張井林祖輩在山西學藝所得。清代後期至新中國成立前,南張井村煙火一直是縣城元宵花會的壓軸戲,稱為“官火”。
“老虎火”是用鋁絲跟荊條編成老虎的形狀,老虎肚子裡放“就地跑”等火種,背上放鍋子火,燒放的時候,老虎口吐白煙,眼發藍光。
表演時,兩個人在前邊拉,一人在後邊推,都光着膀子,火在虎上,人在火中,可以說是特别壯觀,将咱們北方人的剽悍豪放展現得淋漓盡緻。
武強年畫:獅子、老虎、大花瓶
武強年畫是咱們中國民間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因其構圖豐滿,色彩鮮亮,裝飾誇張,節俗特色濃厚,成為了民間年畫當中的佼佼者。
武強木闆年畫代表性傳承人馬習欽作品
其中,“獅子”、“老虎”、“大花瓶”人稱武強年畫裡頭的三件寶,件件都有神奇的傳說。
2022
過大年
單說這“老虎”吧,人們叫“鎮宅虎”,在明清年間,差不多家家戶戶都要在顯眼的地方貼上一張。據說,家有“鎮宅虎”,可以驅妖避邪,連惡霸、強盜也都懼怕三分,不敢輕易闖門入戶。
中國人喜歡虎、崇尚虎,不管是在曆史文物中、民間技藝中,還是畫家、作家的筆下,我們總是能夠找到虎的身影。比如,我們會把威猛雄健的将軍稱為“虎将”,把骁勇善戰的士兵稱為“虎士”,把不徇私情的臣相稱為“虎臣”,把雄壯穩健的步伐稱為“虎步”。
還有很多帶虎的成語,虎虎生威、如虎添翼、生龍活虎、藏龍卧虎、龍騰虎躍、虎志雄心等等。
在中國人崇虎、愛虎的文化情結裡,其實也凝結着我們奮發圖強的精神和對吉祥平安的祈願。在虎年的第一天,也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虎虎生威、虎氣沖天!
作者 | 河北台王佳钰、金璐璐、高磊,張家口台安永越,井陉縣委宣傳部新聞科馮春豔
編輯 | 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