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星堆青銅大面具驚豔亮相春晚,它有何來頭?

◎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上,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大面具亮相,和億萬觀衆見面。

這一面具,可大有來頭。

青銅大面具寬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是目前已知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體量最大、儲存狀況完好的大型青銅面具。其寬頤廣額、棱角分明,眉部、眼睛、嘴唇等線條流暢、皆突出于面部,粗長眉作揚起狀,面具的兩側上下及額部正中有方形穿孔,可能是用于固定用途。青銅大面具是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距今已有3000多年,展現了古蜀先民對自然萬物與人神世界的了解與思考。

三星堆青銅大面具驚豔亮相春晚,它有何來頭?

三星堆青銅大面具。國家文物局供圖 攝影 江聰

三星堆遺址位于四川省廣漢市,南距成都市區約40公裡,是西南地區先秦時期最重要的古代遺址之一。1986年,一、二号“祭祀坑”發掘出土青銅神樹、青銅大立人、青銅面具、黃金權杖等珍貴文物數千件,三星堆遺址遂“一醒驚天下”,舉世矚目。

2019年12月以來,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支援下,四川省文物局組織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機關,又在一、二号“祭祀坑”所在區域新發現六個“祭祀坑”,分别編号為三至八号坑。

2021年伊始,考古工作者開啟對三号“祭祀坑”的發掘。至當年1月30日,開始有較完整青銅器顯露。3月16日,坑内埋藏文物全面呈現出來,有青銅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多種類珍貴文物。

青銅大面具位于三号坑中部偏南的位置,是最早露頭的青銅器物,格外引人注目。

2021年6月23日,面具提取出坑。考古和文物保護人員對青銅大面具的鑄造工藝進行分析研究後認為,其制作先分鑄成型,由面部、臉頰後部、眼睛、耳朵等多部位分别鑄造,再組合成一體,大面具右側眼部還發現有經緯組織的絲綢織物殘留。

三星堆青銅大面具驚豔亮相春晚,它有何來頭?

大面具出坑。國家文物局供圖 攝影 餘嘉

三星堆青銅大面具驚豔亮相春晚,它有何來頭?

考古人員清理大面具鼻腔内海貝。國家文物局供圖 攝影 餘嘉

作為“考古中國”重大項目,三星堆遺址發掘也是中國百年考古成果的典型代表,從1929年發現以來,幾代考古工作者接續百年奮鬥、探尋文明根脈。

截至2021年底,三星堆僅新發現六個祭祀坑共出土編号文物一萬多件,包括黃金面具、頂尊人像、圓方尊、大面具、神壇模型、跪姿銅人、500餘根象牙等許多精美文物,其中一些在三星堆開放式文物修複館已可近距離觀賞。

銅尊、銅壘、玉璋、玉琮等衆多文物顯示蜀地與中原和長江中下遊地區文化的緊密聯系,實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曆史發展程序。

春晚上的青銅大面具,不僅讓人領略到青銅文明的絢爛多彩,也讓人感歎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相信,它也讓更多人對考古,多一點好奇,多一些興趣和了解。

三星堆青銅大面具驚豔亮相春晚,它有何來頭?
三星堆青銅大面具驚豔亮相春晚,它有何來頭?

網友評論

來源:科技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