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水、樹構成的交響曲,黃鼎繪《重岩飛瀑》

人們常說,高人逸士喜歡寄情山水。準确說,山水中有蒼郁氣息,假若光秃秃的山水,很難讓人覺得心神暢快。故此把山水畫比喻成山、水、樹共同構成的交響曲。在山水畫中可以釋放壓力,感悟自然,走進畫家建構的藝術世界。

交響曲一般分為四個樂章,第一樂章奏鳴曲式,第二樂章複三部曲式,第三樂章小步舞曲,第四樂章奏鳴曲式。清代黃鼎畫的這幅《重岩飛瀑》也有四部分,山、水、樹、情思,充分展現了傳統山水畫重視的意境美,值得認真欣賞一番。

山、水、樹構成的交響曲,黃鼎繪《重岩飛瀑》

黃鼎 重岩飛瀑

有人覺得,交響曲來自西方,山水畫表現的是東方情韻,沒有辦法進行類比。事實上,欣賞美的時候沒有那麼明确的界限,對美的感悟,不分東西。《重岩飛瀑》中的高山,采用大斧劈皴技法,看上去壯美險峻,帶有陽剛之美。奏鳴曲式的特點是快速的曲調,充滿活力,讓人感受到樂觀積極。這樣看來,山水畫和交響曲給人帶來的感動,何其相似。

複三部曲式舒緩深沉,表現内心的思考,像不像畫中的瀑布。黃鼎采用留白的手法,表現瀑布的形狀。激蕩的浪花表現瀑布飛瀉的速度,動靜相宜,讓人聯想到時光流逝。用筆有虛有實,用墨有深有淺,再現了交響曲中的節奏。

山、水、樹構成的交響曲,黃鼎繪《重岩飛瀑》

黃鼎 重岩飛瀑 局部

黃鼎畫樹采用傳統手法,畫中松樹尤為精彩。感情釋放過後,開始描繪各種細節,支撐感情基調。仔細看,黃鼎畫樹幹重落筆,然後提筆拉線,最後輕輕收筆。在這個重入輕出的過程中,配合彎曲轉折的細枝,營造出樹木繁茂的樣子。這些細節,很像交響曲中的風俗性場景,看似無足輕重,假若一旦缺失,讓人無法接受。

山、水、樹,三者共同作用,表達出黃鼎寄情山林的快樂,多麼像交響曲尾聲展現的歡慶場面。黃鼎畫《重岩飛瀑》的時候,肯定不會想這麼多,甚至他也不會這麼想。但藝術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每個欣賞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閱曆,了解作品。

山、水、樹構成的交響曲,黃鼎繪《重岩飛瀑》

還有一點,欣賞交響曲和欣賞山水畫,都能融入人生的思考。黃鼎描繪崇山峻嶺、飛瀑層林,旨在表現文人享受生活, 不忘堅守道德操守。淡泊灑脫的人也有青雲之志,暗合文人畫關于人品和畫品的藝術主張。

當找到一個新鮮角度欣賞一幅畫的時候,忽然發現藝術的本質,就是關于美的描述。山水畫的美感和交響曲的美感,兩者帶來了同樣的感受。

山、水、樹構成的交響曲,黃鼎繪《重岩飛瀑》

黃鼎是清代畫家,屬于正統派。他的山水畫像交響曲也說明了他創作中一個缺點,那就是表現手法程式化,每一筆都有前輩的影子。看一眼,就能感受到他想表現的思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