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說《鬼吹燈》裡,主角團四人各有所長,胡八一沉穩果敢,王胖子為人仗義,Shirley楊聰慧冷靜,大金牙則為人圓滑。而我們今天要講的人物,和大金牙同屬于一個特殊的群體:倒爺。

影視劇中的大金牙
倒爺,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一群較為特殊的人物。
那個時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不夠完善,計劃經濟仍然是主體。而很多東西因為價格雙軌制的存在,讓一部分人看到了商機。于是他們利用體制内外價格不一的特點,倒買倒賣各類緊俏的商品。這個群體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迎來頂峰,卻緊接着十年不到的時間裡銷聲匿迹。
而在這樣一群灰色人物之中,自然也不缺乏有手段有頭腦的人物。而牟其中便是這樣一位有膽魄有眼光的傳奇倒爺。他的名聲不僅在當時的國内很響亮,走出了國門,也有不少有頭有臉的人物對他客客氣氣。
不少人也許會認為,像牟其中這樣能夠倒買倒賣大宗貨物,甚至能用滞銷罐頭換來客運飛機的能人,家境出身不是達官貴族就是一方巨富。但實際上,未成名時的牟其中不過是一個沒有完整讀過大學的鍋爐工罷了。
牟其中是如何借着改革開放的春風騰空而起的?又是如何将自己的倒爺事業一步一步做大的?在他倒買倒賣的生涯裡又遇到過哪些艱難險阻?随着時代更替,倒爺群體沒落之後他又去了哪裡?
牟其中
不要急,我們先從他的少年時期看起。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牟其中後來能做出一番驚人的事業,和他小時候的經曆必然是有着很大的關系。讓我們回溯曆史,看看這位傳奇倒爺的少時經曆,又是如何精彩吧!
少年聰慧,可惜造化弄人
1941年的四川萬縣,牟其中出生在一個條件普通的家庭裡。牟其中出生的年代并不太平,華夏大陸上戰火不斷,先有抗日戰争,後有解放戰争,但得益于地處西南,牟其中的少年時代并沒有經曆過太大的波折。
牟其中小時候就已經展露出了比大多數人更好的天賦。在他上國小的時候,他屬于是比較活潑好動,受人關注的那一撮。他的老師也是眼光獨到,既看出了他的優點,也一針見血地看出了他的不足,對他作了如此評價:如果牟其中能夠改掉他誇誇其談的毛病,那以後肯定會有很大的出息。
時代變遷,新中國成立。牟其中也一直順利地進修自己的學業。他從小就夢想自己能夠成為一名記者,能夠采訪社會各個階層不同面貌的人物。隻不過事與願違,1959年他興緻勃勃地參與聯考,以為自己的夢想就要實作了,結果考試成績公布,牟其中落榜了。
面對聯考落榜的打擊,估計大多數人都是心灰意冷,要麼從此放棄進修之路,要麼心态崩潰,自暴自棄。而牟其中的反應卻和常人不同,即使落榜,他也不願意就此放棄自己的大學夢。他選擇去往離家将近七百公裡的武漢,參加那裡一所學校的春季特招。
其實從他面對失敗不甘放棄,面對困難依然堅持追逐自己理想的舉動來看,他以後就算沒有什麼大的成就,也會能做出一些不錯的成績。但此時的牟其中沒有想到那麼多,他隻是希望自己能夠進入大學,進而實作自己當記者的夢想。
到了武漢之後,牟其中順利地通過了春季特招考試,進入中南工業建設設計學院就讀。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體膚。牟其中在武漢讀了半年書之後,收到了來自學院的退學通知。
通知上說他戶籍不在本地,根據那個時候大學的政策,戶口不在本地是不能上學的。于是學校方面隻能讓他退學。牟其中就這樣被趕出了大學校門回到了家鄉。這次的打擊雖然讓牟其中有些受挫,但他仍然沒有選擇放棄。
被退學之後,牟其中一直在搜集其他能夠招收他的大學的資訊。即使他的家人都在勸說他放棄,更是駁斥他的大學夢想為不切實際的幻想,牟其中也沒有一絲放棄的念頭。這次他聽說在離家千裡之外的新疆有個藝術院校在招生,心裡的火焰又旺盛了起來。
于是他在一片反對聲之中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準備向着夢想之地出發。從四川到新疆,跨越一千多公裡。在火車上,牟其中暢想着自己的大學生活,大學畢業之後如何追尋記者夢想,一想到自己很快就能踏上追夢之旅,牟其中就興奮得睡不着覺。就這樣,帶着萬丈豪情和美好理想,他來到了新疆。
但也許是老天爺覺得給他的磨練和挫折還不夠。幾經輾轉,牟其中終于來到了這所藝術院校大門前。隻不過眼前所見讓牟其中的夢想支離破碎:停辦的學校,空無一人的校園,破舊的房屋,這一切仿佛都在嘲笑他,讓他不要再不自量力,追尋所謂的夢想了。
經曆過三次打擊之後的牟其中多少也明白了些道理,面對眼前破敗的景象,他冷靜了下來,開始反思自己這段時間拼命地想要進大學念書,到底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賭少年輕狂的一口氣,還是真的為了學習知識?
放棄大學求學夢,回家擔任鍋爐工
牟其中最終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如果他是真的想要學習知識,那其實在哪裡都無所謂,隻要他有一顆學習的心就好。想明白了的牟其中放下了執念,回到了家鄉。面對現實,他也學會了接受:人畢竟是要先活着,才能追尋自己的理想,于是他決定先找份足以維持生活開銷的工作。
他的運氣不錯,很快就托關系找到了一份在家鄉玻璃廠當鍋爐工的活計。雖然鍋爐工和自己理想中的記者有很大的差别,牟其中也沒有抱怨,他選擇踏踏實實地幹好這份工作。同時,他也展露出了自己不屈服于現狀的一面:他一邊投入工作,一邊在空餘時間裡研讀各類書籍,吸收其中的知識。
幾年下來,牟其中由淺入深地閱讀了很多政法相關的書籍,哲學方面的書籍他也涉獵頗多。漸漸地,他對政治方面也越來越有熱情,每當玻璃廠裡舉辦一些活動,他都會積極地參與其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由于獨到的見解和對理論知識的深刻把握,以及他出色的演講能力,牟其中在青年知識分子和勞工群體中逐漸變得小有名氣,吸引了不少和他志同道合的人。而其中就有一位少年,來自湖南的楊小凱。兩人政治傾向相似,對很多事情的看法不謀而合,很快就成為了一起談天說地的好友。
1974年,此時的牟其中已經全身心投入到了政治事業之中。早已不滿足于通過演講來宣揚自己看法的牟其中開始寫文章來和更多人讨論社會問題。這也許算是對他記者夢的一種補償吧。
然而當時中國正處于特殊時期,像他這樣的人屬于是人群中的異類。他和楊小凱一同撰寫了萬字長文《中國向何處去》,又和其他人一起寫下了更多充滿革命熱情的文章。這讓他很快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注意。不久之後,他就被逮捕入獄了,理由是他們的文章太具有煽動性。
這對于牟其中而言的打擊不亞于當年聯考落榜,甚至要比上次要更加危險。因為根據當時的檔案來看,牟其中實際上是被内定要執行死刑的。不過不知道為什麼,死刑并沒有執行,而是改為了有期徒刑四年零四個月。
特殊時期結束,改革開放的政策也開始實施,中國迎來了一段全新的曆程,而牟其中也邁入了自己人生的新階段。走出牢獄大門的牟其中看着外面的世界,他感受到了變化,領悟出了變革,他決定再拼搏一把,勢必要緊跟時代的潮流。
由于入獄,牟其中在玻璃廠的工作也丢了。家裡人希望他能再找一份差不多待遇的工作,隻要安穩一點,不要再和年輕時那樣就夠了。但這樣的期盼又是何其困難:年紀大,不如青年小夥有精力;有過入獄的前科,也讓上司對他很不放心。
牟其中知道自己的困境,心裡也有抱負想要實作,于是他決定,加入創業大軍,順着時代的潮流前進,此時的他,已經是三十八歲的年紀。
改革春風吹滿地,鍋爐工也有大夢想
雖然年紀不小,但牟其中依舊顯露出了比年輕人還要勇上幾分的闖勁。為了創業,他找到了家中親戚向他們借錢,不久之後他就借到了三百塊作為他的啟動資金。之後又聯系了幾個和他一樣有着創業想法的好友,幾人一起創辦了中德商店。中德商店算得上是改革開放之後最早的一批私企之一。
借着政策的東風,牟其中很快也在商業領域展現出了自己不凡的眼光和能力。他首先提出了“包換卡”這個概念,隻要是在他這裡買了電器産品的顧客,在規定的時間内如果産品出了問題,都可以找他退換。這樣的承諾放在現在那是每個商家必需的營銷手段,但在當年,這可算得上是一項很大膽,而且很讓人心動的舉措了。
牟其中這樣的做法果然為他吸引來了一大批顧客,還有不少的顧客成為了他的回頭客,中德商店的競争力也就此超出同行一大截。但牟其中仍然不滿足,因為他認為,這樣的手段很容易就能被别人模仿學習過去,他們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業務。
思前想後,牟其中覺得,要讓自己的企業能在當地獨樹一幟,就必須要有和競争對手不一樣的東西。而在當時和競争對手最不一樣的,就是來自外地的産品。于是他将眼光投向外地,拓展出了跨地區的四代業務:代購代銷,代組織,代托運。這四項業務又讓牟其中的企業大賺了一筆。
誰能想到,幾年之前牟其中還隻是個因為言語偏激而入獄的鍋爐工,幾年之後就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年之内就把三百塊變成八萬的天才商人。
面對這樣的成就,大多數人可能早就喜不自勝,飄飄然不知其是以然了。然而此刻的牟其中卻依舊冷靜,并沒有因為一時的成功而沖昏頭腦。他認為自己企業的業務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間,他開始尋找更多能夠讓自己做大做強的機會。
1983年初,牟其中不知道從哪裡打聽來一則小道消息,說是在上海,銅制的座鐘賣得很是火熱。他嗅到這消息背後隐藏的商業價值,決定牢牢把握住這個機會。他立馬就聯系了重慶一家半停工的軍工企業,委托他們按照上海最暢銷的座鐘品牌仿制了一批産品,然後又将這批産品轉手賣給了上海的一家公司。
僅僅隻是兩頭跑,将東西轉一遍手,就賺到了七萬元。這次的經曆讓牟其中覺得這樣的行為大有可為,但熟讀過法律書籍的他也知道,這樣的行為叫做倒買倒賣,投機倒把,屬于是犯罪行為。也許是出于僥幸心理,也許是出于對利潤的追求,牟其中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日開始經常做這樣的生意。
紙終究是包不住火。同年9月中旬,他就因為企業倒買倒賣的業務被發現而锒铛入獄。不過這次,他并沒有和之前一樣老老實實等待刑滿釋放,他決定為自己的企業自己的前途還有對未來的構想賭上一把。憑借當年讀過的政治哲學書籍和搞政治活動的經驗,他在獄中洋洋灑灑寫下了入黨申請書和一些對經濟情況的看法上交給了上級上司。
牟其中(左)
說來也是奇怪,他寫的東西竟然還真的就擺在了上司的面前。也許是他的文章之中的确有可取之處,11個月之後,牟其中就被釋放出獄了。
再次出獄的牟其中開始大展拳腳,把他在牢獄之中對企業未來的構想落到實處。他先是将中德商店改頭換面,申請了營業證書,搖身一變成為中德實業公司。接着就是找銀行貸款作為他的啟動資金。
不過不知道是當地商業環境不好,還是牟其中運氣不佳,他先後成立的幾家公司要麼是生意慘淡,要麼就是連開張都沒做到。這讓牟其中感到有些挫敗。
但是他并沒有是以放棄。既然在萬縣開公司沒什麼起色,那就轉戰大城市!
牟其中于1985年帶着他的團隊來到了重慶,在考察了這裡的商業環境之後,他決定把公司搬到這裡來,并且将其改名為南德集團。
從此之後,牟其中一代國際倒爺的傳奇,正式拉開了序幕。
倒爺之路跌宕起伏,一時獨占鳌頭
在嘗到了做倒爺的甜頭之後,牟其中一發不可收拾。他先是找銀行貸款,充實自己的資金流,接着就是四處打聽消息,看哪裡的什麼産品在别的地方行情好,能賣出更高的價錢。還會關注國内市場,看什麼産品賣得緊俏。
通過在各個地方之間來回輾轉,倒買倒賣,牟其中帶着他的南德集團又一次成為商貿企業第一梯隊中的一員。不過牟其中依然不滿足于集團的成就,他認為隻把眼光局限在國内是一種作繭自縛的行為:目前國内的市場亟待開發,光靠國産商品肯定無法滿足需求。于是他開始放眼于國際,邁出了他成為國際倒爺的第一步。
不過任何人想要成為首屈一指的頂尖人物都免不了要經曆一番波折,牟其中也不例外。當時國内對于冰箱的需求很高,消費熱情火熱,于是牟其中從南韓進口了3000台冰箱,想要從中大賺一筆。但人算不如天算,等訂購的冰箱到了國内,消費熱情已經褪去,他訂購的冰箱大部分都砸在了手裡。
還有一回,牟其中和國外的企業談好了合作,由他在沿海地區收購海蜇皮轉賣給他們。但是當牟其中完成了收購以後,外企卻突然撕毀了協約,導緻牟其中損失了上百萬元。
像這樣的打擊和挫折并不少,有的損失甚至一度讓牟其中和他的南德集團陷入破産的險境。如果是一般人,估計早就心灰意冷,放棄拓展業務從此偏安一隅了。但牟其中何許人也?危機對于他而言不過就是風險比較大的機會而已。也正是因為他這樣不服輸的性子,才讓他得到了一個讓他一戰成名的機會。
在一次去往北京的推銷商品的途中,牟其中遇到了一個很不一般的河南人。兩人經過簡單的交談之後就明白了:好家夥,遇見同行了。于是開始交流起自己的“從業心得”,分享着自己的緻富秘訣,一路上相談甚歡。
而聊到了對外貿易的時候,這個河南人見牟其中也是個大膽的,便跟他透露了一個小道消息:北邊的蘇聯有點不太平,很多東西都在降價甩賣,甚至連大客機都在叫價售賣。
牟其中聽完之後,内心已經是起了波瀾。他覺得這個消息多半是真的,自己說不定有機會能吃下這個大單子,不過還是先回去核實一下,一個是确定消息真實性,二個也是可以早做準備。說幹就幹,回到公司的牟其中開始從多個管道打聽相關的消息。果不其然,這個消息确實是真的,蘇聯有一批圖-154客機準備出售。
可又一個問題來了,雖然這批客機出售的價格已經很優惠了,但牟其中手中依然沒有這麼多的資金買下來,怎麼辦呢?倒買倒賣!
他先是四處聯系國内有意向購買飛機的公司,最後找上了剛剛成立不久的四川航空公司。川航此時也在為購買飛機的事情發愁,恰好這個時候牟其中上門來提出,自己能夠為他們提供一批價格優惠的客機。雙方一拍即合,很快就簽訂了合同,拿到了合同的牟其中又立馬和蘇聯方面聯系。
經過談判,蘇聯方同意貨到付款,并且是用以物易物的方式結清貨款,畢竟當時的蘇聯輕工業很不發達,人們的生活水準得不到保障,還要飛機做什麼。等蘇聯的飛機一到成都,牟其中将其轉手給了川航之後,很快就從各地調集了500噸積壓的罐頭運往蘇聯。
就靠着這麼一手用罐頭換飛機,牟其中從中獲利将近一個億。這一次交易也是中俄非官方管道貿易史上最大一筆的單項易貨交易。經此一戰,牟其中頓時風光無量,他和他的南德集團也成為了一個為人津津樂道的神話。
在此之後,南德集團又和俄羅斯方面合作,一起發射衛星。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大陸的航空航天技術并不是很發達。是以,南德集團能夠參與到發射衛星這種項目其中,真算得上是值得驕傲的了。
不過,此時的牟其中還不知道,不管是誰,被人捧得越高,最後摔下來的時候下場也越慘。
倒買倒賣不可取,一代倒爺終進監牢
随着時代的變遷,市場經濟制度逐漸完善,倒爺這個群體也逐漸沒落了下去,即使是在這個群體之中獨占鳌頭的牟其中也不例外。他的公司雖然依舊風光,但實質上隻能靠借貸度日。
牟其中深知自己公司的困境,于是開始提出很多博人眼球的設想,比如他提出要開發滿洲裡,将其變成和香港一樣的國際都市;再比如他設想在喜馬拉雅山上炸出一個五十公裡寬的缺口,讓暖氣流能通過。他大放厥詞,誇誇其談,隻是希望能吸引投資人的目光,盤活自己的公司。
但世事難料,1997年,一位他曾經的下屬出版書籍,揭露了牟其中倒買倒賣的犯罪事實,大衆嘩然。這個曾經被人捧上神壇的首富,如今成了人人聞其名而痛罵的首騙。禍不單行,兩年之後,牟其中就因為涉嫌信用詐騙被拘捕。經過多方查證,發現牟其中犯罪事實确鑿,不僅僞造信用憑證,還非法挪用國家資金。
牟其中就這樣第三次進了監獄。這一次他再也沒有了好運,一直在牢獄中服刑,直到2016年才因表現良好獲得減刑出獄。
牟其中一生有勇有謀,面對挫折也不輕易妥協,在商業領域也有着不凡的頭腦眼光,雖然靠着倒買倒賣取得了一時的成就,但最終也因倒買倒賣違法亂紀被關進監牢。對于這樣一位商界枭雄,他的功過是非終究還是留給世人評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