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活跨境延續 廣東首例多器官捐獻在廣州完成

生活跨境延續 廣東首例多器官捐獻在廣州完成

其中一位接受腎髒的人的家人深情地擁抱了謝裡夫修女:"作為他最親密的朋友,我們都相信這個決定是正确的,因為謝裡夫一直是一個非常善良,陽光明媚的男孩。謝裡夫修女

生活跨境延續 廣東首例多器官捐獻在廣州完成

謝裡夫是一個善良,陽光的"大男孩"。

8月22日晚,37歲的希臘青年謝裡夫在廣州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去世,但他的生命跨越國界,以另一種方式得到更新——謝裡夫捐獻的心髒、肝髒和腎髒将幫助至少四名垂死病人重生。

據了解,這是廣東省首例多器官捐獻例外,全國第10例。

希臘青年突然出現嚴重的腦出血

姐姐簽署了多器官捐獻協定

謝裡夫是希臘和埃及雙重國籍的國民,近年來一直在廣東省中山市做生意。8月17日晚,在江門出差時,他在洗澡時突然倒在地上,迷失方向,抽搐着,嘔吐。同伴的朋友立即将他帶到當地一家醫院,在那裡顱骨CT顯示蜘蛛網亞腔出血。謝裡夫因病情危重而接受了初步治療,于18日淩晨3點.m被轉移到珠江醫院。

珠江醫院立即開辟綠色通道,組織ICU(重症監護病房)、神經外科等專家組迅速啟動會診搶救,"由于患者有嚴重的蜘蛛網下出血、心室出血,已形成腦癱,且瞳孔反射、自主呼吸等腦幹功能消失,無法手術, 是以我們采取重症監護、顱壓、降低腦代謝等治療,希望能盡可能地穩定病情。珠江醫院ICU副主任周健說。然而,由于病情太危急,預期的奇迹并沒有發生。

謝裡夫的妹妹趕到廣州陪伴他走過生命的最後時刻。謝裡夫修女與異國他鄉的家人協商後,在珠江醫院OPO(器官采集組織)辦公室主任劉永光的幫助下,決定捐獻哥哥的器官。

8月22日中午,謝裡夫修女在希臘駐廣州總領事館總領事格裡戈裡奧斯·塔西奧普洛斯、廣東紅十字會器官捐獻辦公室主任李金東和謝裡夫的密友面前簽署了哥哥的器官捐獻協定。

心髒、肝髒和腎髒将幫助許多中國患者重獲新生

8月22日22時30分,在珠江醫院手術室,謝裡夫的器官采集手術在醫務人員深深鞠躬後順利進行。他的心髒、肝髒和腎髒将拯救四名垂死的中國患者。

據悉,謝裡夫捐獻了兩個腎髒,于昨日淩晨5點左右,分别移植成一名50歲男性尿毒症患者和一名30歲女性腎衰竭患者,手術由珠江醫院器官移植科趙明教授和李敏教授主刀。"移植手術很成功。趙教授說,兩位接受者目前在器官移植病房接受密切護理。

截至昨日下午,其中一位受助者、福建省55歲腎病患者的妻子張女士已經帶着一對孩子來到姐姐面前,擺放鮮花,深深鞠躬表示感謝。謝裡夫的姐姐給了郭先生的妻子和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祝他早日康複,并非常關心地問醫生,拿到他哥哥的腎髒,郭先生能繼續很多年嗎?當醫生告訴他移植手術成功,郭文貴至少還能再活十五年時,謝裡夫的姐姐特别高興。通過醫生的翻譯,張女士答應姐姐,"謝謝你給了我丈夫新的生活,我會好好照顧謝裡夫先生的腎髒,過上好日子。"

據報道,郭先生接受腎透析已有四年多,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響。6月,他在珠江醫院登記接受移植手術。"我們一直在等待适當的腎髒捐贈,我沒想到這次捐贈會是這麼年輕的外國小夥子,我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他!"張女士說過很多次。

記者還了解到,謝裡夫的肝髒通過系統分布,已被送往中山大學附屬三家醫院,移植到一名46歲的慢性重症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目前移植已經順利完成。

全省首例多器官捐獻例外

"這是一個跨越生命的延續,"珠江醫院OPO(器官采集組織)辦公室主任劉永光說。在這次器官捐獻中,我們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工作流程運作,尊重患者及其家屬的文化傳統和習俗。

據廣東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辦公室主任李金東介紹,這是廣東省首例多器官捐獻例外,也是全國第10例。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戴維·坦德西(David Tandsey)在第71屆世界衛生大會上表示,雖然全世界每年有13萬例器官移植,但估計需求接近100萬例。

"你還會來中國嗎?"他把謝裡夫送到醫院,一路陪着他最好的朋友,堅定地回答說:"我當然願意。他的生命在中國繼續,中國和我們未竟的事業,我将接受他的願望,繼續實作我們共同的理想。"

謝裡夫的朋友告訴記者,這是謝裡夫第二次通路中國。在他第一次來廣東之前一直很喜歡這裡,是以這次很開心和朋友來到廣東,他們一起吃飯,一起住,一起工作,一起遊覽,也認識很多中國朋友,很開心。現在謝裡夫的家人為他做出了如此體面的決定,讓他繼續在這裡生活,作為一個親密的朋友,他很高興。

年輕人謝裡夫捐獻了幾個器官:心髒,肝髒,雙腎

謝裡夫的家人說

"他的部分生活在中國以如此特殊的方式繼續,以至于我們的家人松了一口氣"

"作為他最親密的朋友,我們都相信這個決定是正确的,因為謝裡夫一直是一個非常善良,陽光明媚的男孩。平時與親朋好友相處,總會特别照顧别人的感受,渴望幫助身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總是希望把最好的東西給身邊的人。謝裡夫修女昨天告訴記者。

當謝裡夫的姐姐和她的母親說話時,謝裡夫的母親,遠在埃及,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決定,她的姐姐轉達了她母親的話:"我的好孩子還很小,如果我們能通過捐獻器官來幫助别人,那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安慰。昨天,謝裡夫的妹妹還告訴記者,雖然她沒有聽到他的兄弟在他有生之年表達過捐獻器官的願望,但他的侄子說謝裡夫已經和他讨論過很多次了。難以預測的情況是,他哥哥的生活将遠離家鄉,留在中國廣州。"我哥哥一直身體健康,聽到這起事故,我們感到震驚,我的母親特别傷心。但今天我聽說器官移植進展順利,我第一次告訴她,他的部分生活在中國以如此特殊的方式進行,以至于我們的家人松了一口氣。"

溫,塗/廣州新聞全媒體記者周傑英記者胡瓊珍,吳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