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赓續百年初心 凝聚奮進力量——我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綜述

赓續百年初心 凝聚奮進力量——我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綜述
赓續百年初心 凝聚奮進力量——我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綜述
赓續百年初心 凝聚奮進力量——我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綜述
赓續百年初心 凝聚奮進力量——我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綜述

一次次滌蕩心靈的紅色教育,一場場熱氣騰騰的黨史宣講,一樁樁解憂暖心的民生實事……在深學笃用中,全市各級黨員幹部群衆思想在升華,共識在增進,力量在凝聚。

這是叩問初心信仰、感悟思想偉力的黨性錘煉,這是用好紅色财富、傳承紅色基因的精神淬火,這是笃行務實、執政為民的生動實踐。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的工作要求,緊緊圍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總目标,堅持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一體實施,全體黨員黨史學習教育和全社會“四史”宣傳教育貫通推進,做到了主線突出、特色鮮明、節奏穩健、落實有力,全市黨史學習教育取得顯著成效,為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設西部明星城凝聚了強大合力。

學深悟透百年黨史 思想偉力浸潤心田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黨史學習教育中,我市堅持把學習貫穿始終,系統開展理論教育、形勢教育、宗旨教育、經驗教育、革命教育和政策教育,先後舉辦黨史學習教育讀書周、“四史”輪訓班、學習“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讀書班活動,市委班子成員帶頭參加學習、講授黨課,為全市作出了表率和示範。

市委理論中心組集中學習18次,開展研讨交流12次,帶頭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等的學習了解和思考體悟。圍繞學習主題,組織市委常委會成員赴海拔3000多米的鏡鐵山礦追尋城市發展印記,組織市級黨員上司幹部赴中核四〇四展覽館等開展“眺望奮進路”黨史體驗課。通過常委講黨史、上司領學、集體研學等方式,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忠誠擁護“兩個确立”,取得了感悟思想偉力、鍛造堅強黨性、提升鬥争本領、傳承精神力量、增強團結統一的新成效。

全市各機關通過理論中心組學習會、讀書班、研讨交流、“三會一課”等形式集中學習,通讀指定書目,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用好城市博物館、“鐵山精神”紀念館等基地開展現場教學,以城市的發展史、創業史和城市精神激勵黨員幹部艱苦創業、勇開新局的鬥志。

用活民間紅色資源,支援和幫助退休老黨員、退役軍人建設紅色展覽室,辦好“家庭黨史課堂”。建設青年夜校、紅色公交、峪泉叮咚、“同唱一首歌”等特色課堂,通過“自主+集中”“線上+線下”等方式,引領黨員幹部在學與悟中淬煉黨性修養、汲取精神力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

“處處有課堂、時時被熏陶、人人受教育”的學習氛圍在全市蔚然成風,着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讓百年黨史在雄關大地“熱”起來、“火”起來。

有聲有色宣傳宣講 激揚鬥志凝聚力量

“多元化”組建宣講隊伍,“分衆化”創新宣講形式,“網絡式”開展線上雲宣講……我市多方關聯,多點發力,打通理論宣講“最後一公裡”,實作黨史學習教育全覆寫。

聚焦黨員上司幹部這個“關鍵少數”,舉辦黨史學習教育專題教育訓練班、“四史”宣傳教育教育訓練班,邀請中央宣講團、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以及省委宣講團等專家學者開展宣講,深度闡釋百年黨史中蘊含的曆史經驗。

聚焦各行業領域,成立“五老”宣講團、青年講師團、百靈宣講隊、教師宣講團、紅領巾講解員等宣講隊伍,組建社群“小馬紮”、“黨史分享員”、農村“大喇叭”宣講隊,深入機關、企業、學校、社群鎮村,深入公園廣場、農家院落、社群樓宇,靈活多樣地宣講黨史和“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累計開展各類宣講1500多場次,參加9萬餘人次,做到了全面覆寫、有效覆寫。堅持線上線下并舉,利用“學習強國”、“兩微一端”,開設專欄、設立大型戶外宣傳牌、刊發理論闡釋文章等方式進行社會面宣傳,打造紀錄片《祁連山下的八棵樹》等宣傳亮點,推動了黨史學習教育貼近群衆、深入人心。

通過更具“鄉土味”的宣講,用“小故事”折射“大道理”,用“百姓話”講述“身邊事”,把黨的創新理論與黨員幹部精神需求精準對接,讓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圍繞“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談學習、講收獲,查問題、找不足,重整改、強擔當……專題組織生活會開出紅臉出汗的“麻辣味”,做到了“不變味”,確定了“有滋味”,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充分發揚黨内政治生活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全市廣大黨員幹部接受了一次紮實深入的政治體檢。

用情用力辦好實事 為民服務彰顯初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我市堅持學史力行、學用結合,通過紮實開展“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大力解決群衆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力行為民之舉,兌現民生清單,讓民生答卷有厚度、百姓生活有溫度。

紮實開展“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圍繞文化教育、居家養老、醫療保險、物業管理等群衆關注度高的民生問題,梳理市級幫辦實事項目44項,市委班子成員主動認領,市級上司牽頭包抓推進;各部門各機關梳理實事項目5022件,黨員個人實事項目17328件,分類建立責任清單推進落實,辦結率分别為92%、96%。

圍繞企業轉型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大力推動政策“不來即享”,加大政銀企對接力度,邀請科技專家深入企業現場指導,企業獲得感更加厚實。緊盯“一老一小”等重點群體,強化機構養老服務水準,推動孝老飯莊提質擴容,鞏固居家和社群養老服務成果,築牢未成年人保護屏障,托起“一老一小”穩穩的幸福。征集梳理涉及小區改造、環境整治、拆除違章建築等 “老大難” “硬骨頭”問題49項,已經辦理完成42項,25件重點信訪案件均已全部化解,通過“一區一策”解決部分小區無物業問題,全市9456套不動産在四個月内全部辦理産權登記,在全省率先實作見底清零。

“我為群衆找攤位”、“稅務速度”為群衆辦實事、“拆除圍牆打通心牆”的社群微治理、“星星之火·愛心接力”志願服務等一件件為民實事,把群衆的操心事、煩心事變成了貼心事、暖心事,成為“學史力行”的生動注腳。

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傾力護佑群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調動各方面力量積極籌措防疫生活物資,沒有一個群衆因疫情防控出現生活困難,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展現到了日常生活、群衆身邊。

汲取智慧攻堅克難 踔厲奮發勇開新局

謀大事者必先觀大勢。

我市堅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建構新發展格局,把黨史學習教育“開新局”與“十四五”發展“開好局”相融互促、深度融合,不斷把黨史學習教育激發出來的信心幹勁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行動。

注重把黨史學習教育“開新局”與“十四五”發展“開好局”緊密結合,着眼經濟社會發展找準融合點,跳出嘉峪關看雄關,從全國、全省大局出發深入謀劃嘉峪關未來發展。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立足長城文化重要标志地、先進制造業要素集聚地、新能源優勢轉換放大地和國家重大戰略支撐關鍵點、向西開放通道新節點的“三地兩點”功能定位,提出了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設西部明星城,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嘉峪關新征程新的奮鬥目标,為嘉峪關未來幾年的發展擘畫了美好藍圖。明确了培育鋼鋁兩條千億級産業鍊,循環經濟、精細化工、新能源及裝備制造、核技術應用及裝備制造、文化旅遊支柱産業、現代農業六條百億級産業鍊和新材料、通道物流、數字經濟等N條十億級以上産業鍊的“2+6+N”産業體系叢集,清晰指出了嘉峪關産業發展體系和實作路徑。

高品質推進地企協作,全力支援酒鋼傳統産業綠色化、資訊化、智能化轉型發展,中核嘉峪關綜合保障區續建、嘉核科學城等重點項目建設,成功建立國家循環化改造示範園區。積極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文化遺産保護成效顯著,關城文物景區入選全國5A級景區品牌百強。深化“放管服”改革,191項高頻事項“跨省通辦”、144項“省内通辦”、108項跨部門聯辦事項“一件事一次辦”,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減少至平均44個工作日。

通過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激發了全市廣大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精氣神,有力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實作良好開局, 2021年全市經濟發展主要名額實作了兩個突破,地區生産總值突破300億元、達到326.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20億元、達到23.6億元。這些成效反映出全市黨史學習教育落點實、效果好,達到了“開新局”“開好局”的目的。

誰持彩練當空舞,春風化雨百年虹。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幹、勇毅前行,我市黨員幹部正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傳承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心懷國之大者,以永不懈怠的奮鬥姿态,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幹事創業的澎湃動力,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嘉峪關的新征程上闊步前進,不斷創造屬于新時代的光輝業績!(記者趙明霞 通訊員張海榮)

赓續百年初心 凝聚奮進力量——我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綜述

聲 明

本媒體部分圖檔、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及著作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将按《嘉峪關日報社稿酬發放辦法》支付稿費。聯系電話:0937-6287604

赓續百年初心 凝聚奮進力量——我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綜述
赓續百年初心 凝聚奮進力量——我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