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澥門王登瀛”追蹤:泉州也有“王登瀛”

也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如果您滿意于下面的圖文,請讓更多的人關注“鹭客社”。

“澥門王登瀛”追蹤:泉州也有“王登瀛”

漳州台商投資區白礁村王登瀛書法石刻(攝影:林鴻東)

1.

在白礁村,路過一戶古厝人家。

看到古厝庭院門樓中有一方石刻,刻着蘇轼的《記承天寺夜遊》(殘缺,文章之首少了“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九字):

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寝,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書者為:“澥門王登瀛”。

網上搜了下,王登瀛的資料大緻為:字阆洲,明末福建人,與陳元輔、程順則等交遊,書宗董香光,嘗遊琉球等國,著有《中山詩文集》。程順則是琉球國著名學者,被稱為“琉球五偉人”之一,至今在琉球地位崇高。陳元輔是福建大儒,程順則赴閩時拜其為師。

王登瀛能與陳元輔、程順則兩賢交遊,固然也是當時福建文人中的翹楚。我好奇的是,這“澥門”又是指何地?白礁村為王氏聚居村落,王登瀛與白礁村又是何關系?白礁村會不會就是“澥門”?如果白礁村不是,附近的海門會不會就是“澥門”?王登瀛字阆洲,這“阆洲”又是指哪裡?前述古宅與王登瀛又是何關系?

就“澥門”兩字,我請教了研究琉球三十六姓的夏敏教授。夏教授不解,詢問了曾在琉球大學讀博士的清華大學曆史系博士後季龍飛(專題研究過程順則與王登瀛)。季龍飛老師亦直言,“澥門”這個資料他是第一次見到。

因王登瀛的書法落款為“澥門王登瀛”,畫作落款為“閩中阆洲王登瀛”。王登瀛是福建人的身份是确定的。“澥門”兩字能不能解為“閩中阆洲”?就需要探讨了。

“澥”指伸入陸地的海,“澥門”之意會不會就是指“海門”?“阆”的解釋之一指“門高大的樣子”,“阆洲”似乎也有“海門”之意。

王登瀛是海門人?

2.

關于王登瀛,廈門的人文學者談一海認為:

王登瀛,字“阆洲”,“阆洲”與登瀛之“瀛洲”互通,皆指海上神仙所居山。而“阆洲”即阆風之苑,傳說中仙人的住處。唐 王勃 《梓州郪縣靈瑞寺浮圖碑》:“玉樓星峙,稽阆苑之全模;金阙霞飛,得瀛洲之故事。” 元 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二折:“你看那缥渺間十洲三島,微茫處阆苑 、蓬萊 。” 清王韬 《淞濱瑣話·藥娘》:“二女有時靓妝炫服,憑朱欄而延伫,見者疑為阆苑神仙,缥缈天外。”南北朝時陳朝之張正見的《神仙篇》:“瀛洲分渤澥。阆苑隔虹霓。”“澥”常作為“渤海”或東海的别稱,“渤澥”即是“渤海”。“澥”在潮汕話中音近“海”。“澥門”與“海門”音同。

談一海談到了王登瀛名與字的關聯,還指出在潮汕話中,“澥”與“海”讀音相同。

我找來潮汕話聽聽,“澥”确實與“海”讀音相同,漳州話也一樣。了解到這裡,似乎“澥門”就是“海門”了!

然而,波折又起的是,在鼓浪嶼瞰青别墅附近的"曲徑通幽"石刻旁亦有“王登瀛”題瞰青别墅的一首詩,詩中有句:“華萼相輝映,天涯況弟兄......” 落款是“八十二叟王登瀛”。一些公開的資料對這位“王登瀛”的介紹如前述明末“閩中阆洲王登瀛”。然而,瞰青别墅由南安人黃仲訓始建于1918年。這位題瞰青别墅時已經八十二歲的“王登瀛”顯然不可能是“閩中阆洲王登瀛”。

夏敏教授查找一些資料後,确認福建曆史上曾出現過兩位叫王登瀛。前者就是明末清初與程氏父子有交集的王登瀛,後者則是南安人,清末刑部官員,光緒二年(1876)丙子科副舉人。從時間看,前一個王登瀛比後一個大200歲左右。夏教授認為抄錄東坡詩的“澥門王登瀛”應該是後者。

有意思的是,我在《泉州網》看到一篇文章。文中指出泉州舊館驿20号和22号是清光緒年間刑部主事王海文故居,而王海文(1828年-1920年),原名王登庸(嬴),又名王海雲,原籍泉州南安二十二都美林格後村。其先祖居于南安,後遷至西街裴巷,王海文當上刑部官員後,在舊館驿購地建宅。文中指出王海文82歲時為同鄉黃仲訓的“瞰青别墅”題寫楹聯一副:“花萼相輝映,天涯二兄弟(況弟兄);越裳(當指越南)優(猶)一室,閩峤有同情。風雨青山約,江湖白水盟;樂邱與别墅,兩地是平生”(有一些錯誤,我根據石刻圖檔做了點校正,找個時間,到瞰青别墅再認真辨識下)。

這位王海文是不是夏教授查到的“王登瀛”?有很多契合之處,還須進一步确認。

歡迎讀者留言共同探讨!

“澥門王登瀛”追蹤:泉州也有“王登瀛”

漳州台商投資區白礁村王登瀛書法石刻所在古厝(攝影:林鴻東)

“澥門王登瀛”追蹤:泉州也有“王登瀛”

王登瀛送程順則父親程泰祚的畫作(圖檔提供者:夏敏教授)

“澥門王登瀛”追蹤:泉州也有“王登瀛”

王登瀛為友人寫的序(圖檔提供者:夏敏教授)

“澥門王登瀛”追蹤:泉州也有“王登瀛”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本篇圖文均為原創,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歡迎轉發、群發給你的朋友,歡迎朋友圈。但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轉載,請通過公衆号背景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