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格力集團董明珠秘書孟羽童的一段跳舞視訊曝光,讓人們不禁和其初登場時作對比。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似乎老了許多。

人們也忍不住吐槽,董秘不好當,尤其是空調行業的秘書。畢竟這麼多年以來,還沒看到有哪一家空調品牌,長久的發展下去。
至少在格力空調走紅之前,國内的另一款空調品牌——春蘭空調,就已經結束了它的輝煌歲月。
現在的格力空調,其實也算是模仿春蘭空調的存在。“前浪拍死在沙灘上”,似乎也真的被格力空調實作了。
既然如此,曾經銷量八年第一的春蘭空調,到底為何隕落。如今的它,又在靠什麼“續命”呢?
1953年,陶建幸出生在江蘇丹徒。1970年,17歲的陶建幸就進入了一家農機廠工作。1973年的時候,幸運女神再次降臨,讓他獲得了一個去南京大學讀書的機會。
1977年,從南大順利畢業後,陶建幸進了一家冷氣裝置廠,擔任技術員。而這個冷氣裝置廠,其實就是後來春蘭集團的前身。
在這段時間裡,陶建幸憑借着出色的表現,成為了副科長。等到1985年的時候,更是成為了該裝置廠的廠長。
而後來春蘭空調之是以能夠問鼎巅峰,正是因為陶建幸的存在。不過似乎,一切也應了那句古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成為廠長之後的第二年,陶建幸就對工廠進行了一個“大翻新”。對于那些效率低下的員工,進行一個裁退。除此之外,還在技術方面進行了改革。
而這樣來勢洶洶的改革,也獲得了不錯的反響。之前瀕臨破産的工廠,就這樣被陶建幸扭虧為盈了。而後面一次又一次的第一,也是陶建幸親手“帶出來”的。
實作扭虧為盈的轉變之後,陶建幸更是乘勝追擊。他開始和其他公司合作,建立了批量生産工廠,以求滿足市場的需求。
直到1994年的時候,春蘭空調的年銷售已經達到150萬台,成功拿下四成左右的市場占比。在當時,幾乎每3台空調中,就有一台是春蘭空調。
等到1996年的時候,春蘭空調更是以180萬台的銷售成績,位列行業第一。現在熱門一些的格力、美的、海爾等,都排在春蘭的身後。就這樣,春蘭空調斷斷續續做了八年的NO.1。
可為何起點那麼高的春蘭空調,如今卻靠賣地産來“續命”呢?
1994年之後,已經風光無限的春蘭空調和陶建幸想要繼續發展,于是開啟了多元化擴張的征程。
不隻是空調市場,還先後進軍了IT領域、新能源、金融投資、房地産等等。可如此多的項目,卻讓他們丢了專業性。
遺憾的是,1999年開始,春蘭空調的銷量開始下滑。當市場一旦被空出來之後,海爾、格力、美的等品牌迅速搶占。春蘭想要再次奪回的時候,已經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