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窮歲盡”的除夕夜,老北京人都怎麼過?

1月31日是除夕,是阖家團圓的喜慶日子。今年沒有臘月三十,但除夕為“日窮歲盡”的時刻,也就是臘月的最後一天,是以,不管有沒有臘月三十都會有除夕。本期的京華物語就來說說每年春節都百談不厭的話題:老北京人的春節。在這裡,書評君也恭祝大家虎年吉祥。

下文節選自《北京的春節》(增訂本),較原文略有删節修改。除特殊注明外,文中所用插圖均來自本書。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作者 | 何大齊

摘編|安也

“日窮歲盡”的除夕夜,老北京人都怎麼過?

《北京的春節》(增訂本),何大齊著,商務印書館,2022年1月。

老北京人過春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事情。從臘月初八到正月十五,這是高潮期;往後一直要延續到二月初二龍擡頭,這是尾聲階段。前後有将近兩個月的時間。

時間長,活動内容必然就十分豐富。從臘月初八喝臘八粥開始,年俗活動就接踵而至,例如祭竈、辦年貨、除塵垢、貼春聯、挂“福”字、做年菜、祭祖神、祈福貴、放鞭炮、驅邪祟、包餃子、團圓飯、壓歲錢、拜新春、逛廠甸、吃元宵、觀龍燈、猜燈謎、看花會……這些不僅是老北京人的習俗,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逐漸積累的民風民俗的集中釋放和展示。

中國人一向以“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作為教育子孫後代的道德理念和行為規範,以及樹立良好家風的原則。為了監督一家人的日常行為,鼓勵鞭策家人按禮教規矩行事,就出現了在廚房這個最容易産生家庭糾紛和口舌的是非之地供奉竈王爺的習俗,用他來監管婆媳、妯娌以及全家人,讓衆人有敬畏之心。這也形成了全民共識,那就是竈王爺要把每個人的表現都記在心中,到臘月二十三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彙報,玉皇大帝将親自到人間視察,根據每個人的表現給予獎懲,從心理上引導人們寬容行善。是以到臘月二十三的時候,長輩都會買糖瓜和其他供品,嚴肅地舉行叩拜燒香儀式,恭送竈王爺上天。這在現在的年輕人看來是很可笑的,但這種教化民風的儀式,在千百年來的農耕社會有着積極向善的意義。

“日窮歲盡”的除夕夜,老北京人都怎麼過?

紀錄片《四個春天》劇照。

“二十四掃房子”,臘月二十四也叫“掃塵日”,這是在過年前進行的一次徹底的大掃除。拆洗被褥衣服、清洗器皿家具、撣拂塵垢蛛網、疏通明渠暗溝……全民的衛生日,無疑是有利于全民健康的。現在政府提倡的“愛國衛生運動”,與此也是一脈相承的。此外,因為“塵”和“陳”同音,是以這項活動就有了“除舊迎新”的含義,寄予了人們把陳舊的運氣、窮運、晦氣統統趕出門的期望。

就像人們洗浴後要梳妝一樣,掃淨庭院後,自然就要裝扮一下。首先要貼春聯、挂“福”字,用大紅紙寫“福”字貼在迎門的影壁或屋内的牆上、院子裡的水缸上等等。傳說惡鬼怕火光,因為火光是紅色的,是以紅色就可以驅鬼。“福”字象征着來年的五福臨門:一福是長壽;二福是富貴,有錢有地位受人尊重;三福是康甯,身心健康安泰;四福是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五福是子孫滿堂,老有所依(也有人說是善終)。這五福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價值觀,隻不過在春節歡樂的日子裡,展現得更集中。

同時,還要買年畫貼在屋裡,年畫的内容都有“福、祿、壽、喜”的寓意。比如大胖小子抱一條金紅色大鯉魚,有“吉祥有餘”之意;“喜鵲登梅”寓意喜訊到家;貼大紅對聯和挂五彩的挂錢,是為祈福納祥、驅災求安之意。總之,節前的一切裝飾準備,無不反映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這從古至今不變的民俗,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在全民奔小康的步伐中,紅紅火火過大年,是對逝去一年的回顧,是繼續前行的加油站。

當過節的裝飾布置和各種美食佳肴都準備停當後,三十晚上祭祖的時刻就到了。平日收藏起來的先祖畫像、列祖列宗的木質牌位都被供奉在案上,供品豐盛,紅燭閃閃,香爐裡燃燒的高香,煙影缭繞,緩緩飄散。家裡人按輩分,順序下跪磕頭,氣氛莊嚴肅穆。我們這些小孩子也按大人指點,叩頭不止,直到大人拉起來才松口氣,幼小的心靈也逐漸埋下了敬祖追遠、孝先啟後的種子。

“日窮歲盡”的除夕夜,老北京人都怎麼過?

除夕夜的團圓飯,首先是全家人都要到齊,如有因故不能回家的人,也要留個空座位,擺上碗筷,象征此人也在場。家是辛勤勞作的人的心靈港灣,這是亘古不變的。桌上的菜肴不但豐富,還都有吉祥寓意。“紅燒魚”取火紅的日子、富裕的生活之意;“炖雞”取吉祥之兆;“火鍋”祈求來年的日子人丁興旺、紅紅火火……望着坐在正座的祖輩、坐在旁座的父母,我們這些坐在下座的兄弟姐妹,滿心着急地等待着,因為隻有長輩動筷子,我們才能大快朵頤。這些日正常矩,長幼有序、尊老敬祖的道德觀,在春節阖家團聚的每一次歡樂活動中,無時無刻不在浸潤教育着我們。

小時候感覺歡歡喜喜過大年,讓我懂了好多的事兒。現在想起來,認識到幾千年來在生活中所積累下的生活習慣,最終形成比較穩定的習俗,展現在禮儀形式中,而這禮儀形式,蘊藏的都是我們民族的道德理念、價值觀和民族精神。孔子說“禮養德”,意思是禮儀形式可以培養人的道德情操。

祭祖

除夕之夜供桌前,慎終追遠敬祖先。

香煙缭繞獻祭品,後輩子嗣跪拜年。

“日窮歲盡”的除夕夜,老北京人都怎麼過?

春節祭祖,是最隆重、最有儀式感的活動。

記得我小的時候,到了大年三十,過年的氣氛已經十分濃烈了,胡同裡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廚房裡陣陣飄出年菜的香味,孩子們前蹿後跳地歡鬧……

傍晚時,家中的長輩開始布置晚上祭祖的供桌。他們擡出一個長約一米五、寬約三十厘米的木匣子,先從匣子裡取出太祖的兩幅畫像,奶奶說這叫“影”,是對祖先遺像的尊稱。這兩幅像都裝裱成軸,懸挂在正北的牆壁上。畫上是老太爺和老太奶奶,老太爺身着官服,老太奶奶身着官眷女服,十分雍容華貴。畫像下面是擺好的長條案,把木匣中依次取出的木質牌位按輩分高低,從中間向兩邊排列擺放。這些木質的牌位,每塊高約二十厘米,寬約六厘米,分内外兩層,插在一起。上面用端正的小楷寫着“顯考某某之位”“顯妣某某之位”。下面有一個木插座,長方形,有四厘米高,插好之後,看上去就像墓地上立的石碑一樣。

在條案前擺上一個八仙桌,鋪上桌布,最靠前的位置放一個銅質的香爐,裡面盛有灰白色的香灰,祭拜完了把香插在裡面,讓它繼續燃燒。香爐左右是錫制的蠟台,上面插着鮮紅的蠟燭。用高腳的盤子盛上各種幹鮮果品,左右成對,依次擺放。這時母親會把剛出鍋的大饅頭,在正中心點上一個紅圓點兒,疊摞起來,也是高高的,左右各放一盤。在供桌前的地上,放一個蒲團,是為祭祀時跪拜用的。一切準備停當,就等晚上團圓飯前,全家聚齊,舉行祭祖儀式。

除夕團圓飯

阖家團圓在除夕,雞鴨魚肉擺上席。

餃子出鍋騰熱氣,火樹銀花沖天起。

“日窮歲盡”的除夕夜,老北京人都怎麼過?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最難忘的就是過年。從臘月初八到二月二龍擡頭的一個多月時間裡,每個時段都有相應的慶賀活動,除去各種各樣的祭祀、祈福儀式之外,大多以吃、喝、玩、樂為活動主題。而除夕的年夜飯,可以說是春節的重頭戲。

這頓年夜飯被稱為“團圓飯”。老北京過去多是大家庭,祖孫三代在一起生活,甚至還有四世同堂,像老舍小說《四世同堂》所描寫的一樣,一個大家族,十幾口人住在一個四合院裡,同吃同住,長幼尊卑的禮數也多。

一到年三十,家族成員都要趕回來,阖家團聚一堂,高高興興地吃上一頓除夕團圓飯,代表過了一個圓滿的年。如果有個别成員在外,确實趕不回來,也要在飯桌上給留個座位,擺上碗筷,當作此人在場。

團圓飯是一年中最豐盛、最講究的,每道菜都有寓意,例如,餐桌上必有一條紅燒鯉魚,因為“魚”和“餘”諧音,預示着“年年有餘”;四喜丸子是在一個盆裡盛着四個大大的紅燒豬肉丸子,象征着“福、祿、壽、喜”四大喜事;一大碗紅燒五花肉,肥瘦相間,色美味香,寓意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用砂鍋清炖一隻整雞,熱氣騰騰端上桌,“雞”與“吉”同音,象征“吉慶”之意;燒羊肉是把大塊的羊肉用小火炖熟,撈出來風幹去掉水汽,再用香油下鍋炸焦,裝盤撒上椒鹽,真是太好吃了!為什麼要用羊肉呢?因“羊”古與“祥”通用,有吉祥的意思。

擺在餐桌中央的是一個八寶火鍋,裡面的食材有葷有素,以熟料為主,炭火燒得湯水滾開,寓意今後的日子過得熱烈歡騰。素菜必有芥末墩兒,這是下酒開胃的涼菜,北方冬季當家菜就是大白菜、蘿蔔,是以選上好的白菜心,圓圓的一截兒,澆上金黃色的芥末汁,倒上米醋、香油,可解油膩,顔色形狀像金元寶,吃起來圖個吉利。還有一碟“心裡美”蘿蔔絲,用醋糖一拌,鮮紅水靈,酸甜可口,吃起來嘎嘣脆,也是祈求來年日子有聲有色,事事順心。

年夜飯的主食是餃子,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餃子的形狀又很像一個個小元寶, 也寓意着新年發财,元寶滾滾來。這一大桌子團圓飯,每樣都有說道,裡面滿滿都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啊。我記得那時候快過年,母親提前好多天就忙裡忙外采買、燒制,到了除夕下午,全家都會動手參與做年夜飯,洗菜、和面、切肉、剁餡兒,真是歡聲笑語,喜氣洋洋。包餃子時,總是奶奶親手和餡兒,因為餃子好吃與否,全在餡兒上。包的時候全家上陣,圍着八仙桌一邊說笑,一邊幹活兒,我們這些孩子也興奮地跑出跑進,把包好的餃子一趟一趟往廚房裡運送。

待晚上餐桌飯菜擺好,按長幼就座,奶奶要坐在坐北朝南的正座,其次是父母、叔叔、姑姑,最後是我們這些孩子。吃飯也是奶奶先動筷子,然後大家開始吃喝,家庭的規矩是必遵的。

飯後,我們打着燈籠在院裡放鞭炮,要熬到初一淩晨長輩給我們發了壓歲錢,直到實在熬不住了,這才上床休息,在不絕于耳的鞭炮聲裡沉入夢鄉。

壓歲錢

大年初一拜新春,家中尊長喜在心。

晚輩齊來行大禮,紅包壓歲寄情深。

“日窮歲盡”的除夕夜,老北京人都怎麼過?

我小時候, 最盼望的事兒就是過年。因為有很多平日裡吃不到的零食、豐盛的飯菜、見不到的玩具,還可以穿新衣戴新帽,高興的事兒太多了。尤其是長輩和親朋好友,在拜年時都會給孩子壓歲錢,逛廠甸廟會時可以自己想買什麼買什麼,兜裡有了錢,可以自己當家做主一回了。

我家是個大家庭,奶奶、叔叔、姑姑、父親、母親,還有我們這一大幫孩子都生活在一起。初一第一件事是先拜年,去客廳給已就座的長輩們磕頭。因為爺爺已去世,奶奶是一家之主,我穿着母親做的新衣服,對着奶奶雙膝下跪,口中還要說:“奶奶新春大吉!”奶奶慈祥地笑着說:“起來吧!”順手遞過一個早已準備好的紅包。然後依次給父母、姑姑、叔叔磕頭,大人們都滿面帶笑,孩子們磕完頭,必有壓歲錢。老少喜氣洋洋,全家其樂融融。

初二開始走親戚,先到外婆家拜年。外婆家那時在哈德門外打磨廠住,比我們家人還多。外公、外婆、姨、舅、各門親戚,得有幾十口人。磕頭那是必須的,不過也不白磕,袋裡塞滿一個個紅包,聽到的都是長輩們的祝福和鼓勵。外婆就愛說:“好好念書,長大了有出息,做大事!”那時年紀小,聽了隻是諾諾應承,并不把這些話放在心上,隻想着兜裡的錢可以買什麼玩具、什麼零食。現在想起來,那都是長輩的關愛啊!

說起壓歲錢的曆史,那可長了。在漢代就有記載,傳說有一種叫“祟”的惡鬼,每年三十晚上趁小孩兒睡熟之時,就悄悄地從門縫中侵入房中,跑到床邊兒伸出慘白的手,摸小孩兒的頭,孩子被吓得大哭,是以得病高燒不退,以緻癡傻。父母為了保護孩子,就開着燈坐床邊兒“守祟”,據說這就是三十晚上“守歲”的由來。後來在嘉興府,有戶老來得子的夫妻,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交給孩子玩兒,沒想到深夜出來的“祟”看到紅紙和銅錢,吓得扭頭逃竄,無影無蹤了。這件事很快就傳開了,人們都效仿着用紅紙包錢給孩子,來鎮壓邪祟,因“祟”與“歲”同音,慢慢就演變成“壓歲錢”了,成為中國傳統的習俗。

這壓歲錢不僅有辟邪驅妖的寓意,更多的是長輩對下一代的關懷愛護,祈求下一代健康平安的美好願望。清代有首詩名為《壓歲錢》,詩中這樣寫道:“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一幅大人孩子阖家歡樂、守歲嬉戲的情景躍然紙上。

在給壓歲錢這件事上,後來又添了很多講究。例如數字要有吉祥寓意,如果給六十六元,取“六六大順”之意;如果給八十八元,就取“發發”之意;改為紙币後,長輩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号碼相連的新鈔給孩子,“祝願孩子連連好運”。所有這些,都是長輩對後代的殷殷寄托,是年文化的一種形式。人小的時候可能隻知道有人給紅包好玩兒,但成人後回想,正是這點點滴滴的禮儀,形成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血脈不斷、繼世傳家、綿延生息的傳統,給春節的盛典增添了歡樂。一晃七十年過去了,輪到我給孫子、孫女壓歲錢了,那紅包裡,也是我的祝福和期望。

拜年

正月初一拜親朋,長幼有序各不同。

作揖叩頭道吉祥,恭賀新春樂融融。

“日窮歲盡”的除夕夜,老北京人都怎麼過?

拜年是中國的傳統習俗,是辭舊迎新、互相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拜年的習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早在漢代就有了拜年這一說,到唐代開始盛行起來, 上至皇親國戚、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芸芸衆生,到了農曆正月初一,都要互相拜年。宋朝詩人鄭剛中詩裡就寫道:“村巫吹角天将曉,裡巷拜年争欲早。”可見這新春拜年,乃是開門第一件要事。除夕守歲到交子時刻,就是大年初一了,天亮後孩子們要換上新衣服,大人也都穿戴整齊,梳洗打扮好,新年新氣象,圖個好兆頭。

我小時候要先給家中輩分最高的奶奶拜年,雙膝跪地行叩頭禮,祝奶奶健康長壽,然後依次給父母、叔叔、姑姑行禮,因家裡長輩太多,是以除奶奶之外,其他長輩就都行作揖禮了。作揖時要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左手抱右拳。因為右手是攻擊手,包住以示善意、真誠、尊重,這不能錯了,要是右手抱左手是不吉利的。抱手後上下搖動,上過頭,下過膝,祝家中長輩吉祥平安,萬事如意,家中拜完走出院門,遇到街坊鄰居,都要互相作揖道賀,“過年好”聲不絕于耳,一派喜慶祥和。

我家親戚朋友多,要在除夕前準備好拜年禮物,在西四牌樓路西的福蘭齋,買好若幹點心匣子,到每一家都不能空着手。除了點心匣子裡的“細八件”,還要買一些茶葉、水果、酒等,提的東西因人而異,有選擇地送。

初二就要到外公外婆家去了,那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見到外公外婆,先跪地叩頭,口中還要說着祝二老長壽等吉祥話,外公外婆總是笑不攏嘴地誇獎一番,接着就給壓歲錢,見到舅舅、小姨也要作揖行禮,大家其樂融融。到外婆家是要留下吃午飯的。外婆家的年菜和我們家的可不一樣,别有風味。我特别記得有一道素菜,是用豆腐絲和胡蘿蔔絲加上各種作料炒制的,晾涼了撒上熟芝麻,端上飯桌香味撲鼻,太好吃了!

老北京拜年禮數可多了,男人見面互相左手抱右拳作揖,女人見面要右手按在左手上放在右側腰間搖動,腿還要半蹲下,這個禮節叫“拜拜”。見長輩一般是行叩頭禮,平輩相見互相作揖或拜拜,當然像我家長輩多,對上一輩也就改良成作揖了。到了重要的親朋家,先向佛像三叩首,再向祖宗牌位和影像三叩首,然後才向屋内各長幼依次行禮。拜年時也要注意不說忌諱的事,生病、死亡、離婚等都要回避,多說快樂高興的事兒,多用吉祥詞語。

春節拜年,把一年中很少見面的親戚朋友都走了一遍,可以增強感情,融入親情,互相關懷,互相祝福,是老北京融洽人際關系的極好時機。

随着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現在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傳統的拜年方式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代之以手機微信拜年。話語雖在,但似乎人情味就淡多了。

本文經授權摘編自《北京的春節》(增訂本),較原文略有删節修改,文中所用插圖均來自本書。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原文作者:何大齊;摘編:安也;編輯:青青子;導語校對:盧茜。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