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春走基層|南京八旬非遺傳承人趕制“萌兇”老虎花燈慶新年

荔枝新聞訊時至歲末,年味漸濃。在南京,秦淮花燈是新春時節極受市民青睐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挂花燈、逛燈會是市民們喜愛的民俗文化盛宴。

新春走基層|南京八旬非遺傳承人趕制“萌兇”老虎花燈慶新年

臘月廿七,在位于甘熙宅第的彩燈坊,年近八旬的非遺傳承人曹真榮正在趕制新春花燈。十餘隻栩栩如生的老虎花燈陳列在他的工作台上,圓圓的眼睛、尖尖的牙齒,既威風又喜慶,将二十餘平的工作室裝點得年味十足。

精益求精 醉心花燈70餘年

秦淮燈彩是南京極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之一,傳承至今已有約1700年的曆史。出身花燈世家,曹真榮自幼就耳濡目染,接觸這門手藝。那時候,花燈的造型相對傳統,最有名的當屬荷花燈。剪花瓣、劈毛竹、繪燈面……他在長輩的指導下逐漸入了門。

新春走基層|南京八旬非遺傳承人趕制“萌兇”老虎花燈慶新年

成年後,進廠做了一陣子電工,但門裡出身的他始終對花燈這門祖傳手藝念念不忘。1982年,曹真榮離開了工廠,成為了一名專職的花燈藝人,一路獲評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産秦淮燈彩代表性人物、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

說起在藝術上取得成功的訣竅,曹真榮認為是“精益求精”。要想讓花燈在視覺上讓人眼前一亮,首先要保證在細節上一絲不苟。每年正月十八落燈之後,藝人們就要開始為下一年的花燈做準備了。作圖、備料、搭架、黏合……每一個工序都要嚴格對待。曹真榮說,這叫做“慢工出細活”,如果等到臨過年了再着手準備,是趕不及,也做不好花燈的。

新春走基層|南京八旬非遺傳承人趕制“萌兇”老虎花燈慶新年

一次次地重複讓曹真榮的手上布滿了老繭和傷痕,甚至連指紋都磨掉了,但他并不在意,唯有如此,才能讓一件件作品散發出獨特的魅力,受到市民的喜愛。

推陳出新 首創生肖花燈

新春走基層|南京八旬非遺傳承人趕制“萌兇”老虎花燈慶新年

老虎花燈是曹真榮老人首創的十二生肖系列花燈之一,以其生動的外觀和美好的寓意走俏。曹真榮告訴記者,其實傳統的南京秦淮燈彩是沒有十二生肖的花燈種類的,十幾年前,已經從事花燈制作數十年的他想到市面上還沒有類似的作品,就開始嘗試創作。

新春走基層|南京八旬非遺傳承人趕制“萌兇”老虎花燈慶新年

最開始的幾年,創新出來的生肖燈并沒有獲得市場的認可,人們還是會選擇成熟的彩燈,比如荷花、兔子、飛機等造型,曹真榮一度比較懷疑自己的思路。2007年農曆豬年之前,他帶着懷疑趕制了幾百個豬燈,果然再次遇冷。就在他要放棄的時候,杭州的一個團隊看上了他獨特的豬燈,直接給他包了圓,曹真榮才意識到,有人認為豬代表懶惰,也有人認為豬象征财富,關鍵是要調整思路,找準方向,抓住人們的審美喜好。

新春走基層|南京八旬非遺傳承人趕制“萌兇”老虎花燈慶新年

“那時候為了一遍遍改出合适的樣本,父親真的是廢寝忘食,”曹真榮的女兒曹紅如今也是秦淮燈彩的代表性傳承人,回憶起父親創新花燈的過程,她用“如癡如迷”四個字概括,“那時候我父親的工作台就安在床邊,有時候正睡着覺,忽然想到了一個好點子,立刻爬起來就做,常常一直搞到半夜。”

從骨架的形狀,到燈殼的材質,再到皮毛、眼睛的顔色,曹真榮今年創作的老虎彩燈,已經經曆了多達八次的大改動,“這個老虎彩燈既不能太兇,又得顯得很威風,這個分寸要把握好。”曹真榮說,幾乎每一次看完成的作品,總是能找到不滿意的地方,然後進行相應的調整,也隻有這樣,才能做出合格的新花樣。

薪火相傳 把秦淮燈彩帶上課堂

如今,曹真榮的花燈已經成了一塊金字招牌,線上、線下均開通了銷售管道,更是遠銷到海外,除了完成好每一件作品,這位年近耄耋的老人還有新的使命。

新春走基層|南京八旬非遺傳承人趕制“萌兇”老虎花燈慶新年

曹真榮的女兒曹紅在給兒童上花燈課

他與南京民俗博物館、秦淮·非遺館合作,将燈彩帶入了博物館,現場示範燈彩技藝;他和家人走進幼稚園、中學乃至大學課堂,講授燈彩的曆史源流、制作方法;他們還到邊遠鄉村,讓那裡的人既了解南京的文化瑰寶,又習得一門謀生的手藝……

曹真榮告訴記者,南京的花燈市場整體是欣欣向榮的,但燈會的人才相對緊缺,他正在跟南京的一些高等院校溝通,在學校開班,培養燈會方面的人才,讓整個秦淮燈彩發展得更好。

新春走基層|南京八旬非遺傳承人趕制“萌兇”老虎花燈慶新年

“我是秦淮燈彩這項非遺的省級傳承人,有義務把我們的手藝傳下去。我今年已經78歲,可能很快就不能再動手了,但是我還在堅持,因為我手上拿的是我們南京的名片。”曹真榮呼籲更多的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來學習、制作花燈,然後用這樣一種傳統藝術把南京裝飾得更漂亮、更美麗。(記者/史亞楠 陳輝 王智勇 劉娟 陳澄 攝像/權廉程 夏天 編輯/周勝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