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的書法,盡得魏晉風流!

我們先從書法史上劃分一下,古代在中國曆史上指的是1840年之前,近代是1840年到1949年到今天。

在中國的書法史上,每一個曆史階段由于社會與文化環境的不同,文人士大夫對于書法的追求與審美也不盡相同,每一個時代都湧現出了少許的大書法家,在漢魏時期有“書中四賢”(張芝、鐘繇、王羲之、王獻之)與四位“書聖”(張芝、皇象、鐘繇、索靖)。

他的書法,盡得魏晉風流!

到了唐代又有了初唐四大家,宋朝有“宋四家”,清朝還有“清四家”,而到了當代,社會與文化環境發生了巨大變革,在世的人當中,我們不好評論誰是書法大師,能夠青史留名,這需要後人的論定。

但在當代已故的人物當中,能夠稱得上大師的,有一個人當之無愧。

他就是白蕉。

他的書法,盡得魏晉風流!

白蕉可以稱得上是當代排名第一的書法家,他的字盡得魏晉風流,真正超越了古人!很多人說“超越了古人”,這不可能吧。

其實在今天專業書法界從整體上也完全超越的古人的一般水準,當然大師是超不過的,在書法的理論領域,以及在整體的水準上,完全不輸古人,這一點是有目共睹的,當然這個前提是你得足夠了解當代書法界。這個話題不多談。

他的書法,盡得魏晉風流!

白蕉的書法是當代為數不多的能夠從容漫步于晉唐之間的一個人物,他的字中意趣,完完全全流露出的是晉人風度,他的書法盡得“二王”真傳,足以超越古人,堪稱當代第一!

在上個世紀的諸多書法家當中,能夠對晉人法度有着極高的駕馭能力和領悟力的不過寥寥數人,比如謝無量、黃賓虹、于右任鄧恩,而白蕉正是他們當中的集大成者。

他的書法,盡得魏晉風流!

書法史發展到了明清,在整體的表達意趣上開始走下坡路,這個時代的學人對于晉唐法度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迷茫、徘徊不前和顧此失彼。

他的書法,盡得魏晉風流!

而白蕉則是以超凡的穎悟和不辍的練習,能夠從容走進了晉唐,他信步與晉唐兩座大山當中而毫無做作氣象,這是唐人之後,是絕無僅有的。

出現白蕉這種人物,主要是白蕉骨子裡那種天性淡泊的追求,個人的心境發之于外,是别人很難學出來的,他學習書法有三字訣:恒、興、靜。

他的書法,盡得魏晉風流!

任何人隻要在書法的學習當中,做到這三個字,你的書法必能大成。

在書法上表現在了取法高,非唐人以前不學,眼界高,眼中所見,皆是晉人高格,用工勤,日夕臨摹不辍,其實學習中國傳統的藝術,倘若都有這樣的眼界與學習态度,則很難不有所成就。

他的書法,盡得魏晉風流!

白蕉一生當中經曆了近當代的許多變革,比如北伐、抗戰、内戰、反右等等,在一個變革的大環境當中,白蕉能夠始終如一地保持着一種淡然無為的晉人高格,這也是他的書法能夠卓然于時代之林的一個重要原因。

他的書法,盡得魏晉風流!

白蕉當中的書法代表作乃是《蘭題雜存》,這幅行草長卷奠定了他在整個書法史上的額地位,無人能夠撼動!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