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發太空這麼久了,為何還沒有太空武器?其實早就裝過一門加農炮

科幻作品中太空飛船在宇宙中激戰的場景總是令我們熱血沸騰,在現實世界中,從1957年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算起,人類開發太空的曆史也已經有60多年了,可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卻還沒有誕生太空武器呢?

其實說沒有誕生過太空武器并不準确,因為早在美蘇冷戰時期就出現過太空武器,蘇聯還将其裝載在了航天器上并開了一槍,這個太空武器就是一門R-23改裝太空加農炮。任何武器都是為戰争所準備的,是以“冷戰”的背景與這門太空加農炮的誕生有着密切的關系。美蘇冷戰涉及到了從經濟到軍事等各個方面國力的競争,而太空競賽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開發太空這麼久了,為何還沒有太空武器?其實早就裝過一門加農炮

在冷戰開始時期,蘇聯一直遙遙領先,人類于1957年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就是由蘇聯打造的。

此後蘇聯又先後完成了第一次載人航天、第一次太空出艙等航天壯舉,然而好景不長,随着蘇聯經濟實力的衰退,美國開始後來者居上,于是就有了我們所非常熟悉的阿波羅登月計劃。蘇聯自知自己短時間内無法實作載人登月,但又不甘心在太空争霸中落敗,于是開始另辟蹊徑,在太空打造一個人類的家園,也就是空間站,于是在1971年4月19日,禮炮一号空間站成功進入了地球軌道,成為了人類曆史上的第一個太空空間站。有了空間站以後,蘇聯很是得意,但很快他們就發現自己的空間站似乎并沒有對美國産生什麼實質性的威懾。

開發太空這麼久了,為何還沒有太空武器?其實早就裝過一門加農炮

運作于地球軌道的禮炮号空間站雖然看起來很威武,但美國并沒把它當回事,該發射衛星還是發射衛星,該計劃登月還是計劃登月,這實在令人很不爽。

這就好比一個人在一個都是土坯房的村子裡建了一個大别墅,本來以為大家都要來頂禮膜拜,結果卻沒人搭理,甚至于在你家門口曬豆子都不和你打招呼。這樣的情況使得蘇聯很窩火,于是決定給空間站裝上太空武器,在這樣的背景下,一門改裝過的R-23太空加農炮就誕生了,這門太空武器的原型就是tu-22高速飛機上的R-23機炮。R-23機炮是一種高速火炮,每分鐘可以發射子彈2600發,但改裝之後将子彈縮減為了32顆。

開發太空這麼久了,為何還沒有太空武器?其實早就裝過一門加農炮

為什麼要将子彈縮減成32顆呢?因為太空中實在是用不了多少子彈,就是這32顆其實都多餘。

子彈是如何從加農炮中發射出去的?是依靠子彈内部藥品燃燒所産生的動能,而子彈在向前飛出去的同時會産生一個力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在地球上我們稱其為後坐力。太空是一個近乎于真空的環境,而裝備加農炮的空間站又沒有任何的依托,是以一發子彈打出去後,空間站的姿态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所瞄準的目标也就發生偏移了,也就沒有再發射第二發的必要性了。也許你會說:“加農炮又不是狙擊槍,瞄那麼準幹嘛,瞎打呗,一下上千發,總能蒙上幾槍”,這可不行。

開發太空這麼久了,為何還沒有太空武器?其實早就裝過一門加農炮

子彈的速度是挺快的,但還沒有快到可以擺脫地球引力束縛的程度,空間站在近地軌道打出去的子彈如果沒有擊中目标,那麼則會以接近發射時的速度在地球軌道運作,等它轉一圈回來就有可能打到自己。

就算是轉一圈回來沒打中,那還有第二圈、第三圈、第四圈呢,早晚打在自己身上,就算沒打在自己身上,也會打在其它衛星或航天器上,是以在太空開槍,必須得保證擊中目标,保證不了就不要開槍,否則後果誰也預見不了。再說,開一槍就會使空間站姿态發生較大變化,連續開槍,空間站非得失控轉起來不可,到時候用不着子彈打,自己就完蛋了。

開發太空這麼久了,為何還沒有太空武器?其實早就裝過一門加農炮

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開槍是會産生熱量的。

在地球上有空氣,是以熱量可以通過熱傳導和熱對流的方式消散,但是太空是近乎于真空的,熱量隻能通過熱輻射的方式緩慢散去,僅此一點就決定了在太空是無法連續開槍的。由于有這些原因存在,是以太空加農炮并不需要太多子彈,是以就縮減到了32顆,最終蘇聯将這門改裝過的太空加農炮裝備在了僞裝成禮炮号的黑曜石軍事空間站上面并開了一槍,成功打中了一個靶衛星。試射雖然成功了,但過程卻并不輕松,因為加農炮是固定安裝在空間站上的,本身不能動,是以隻能依靠調整空間站的位置和姿态來實作瞄準,是以瞄準速度很是感人,打靶衛星可以,實戰基本沒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