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火與劍:近代早期歐洲騎兵的簧輪手槍

火與劍:近代早期歐洲騎兵的簧輪手槍

早在中世紀晚期,騎手就試圖在馬背上使用槍支。中世紀的手稿插圖偶爾會顯示火槍手在馬背上射擊。但是,需要槍和火繩點火的防火門槍顯然不适合騎兵。随後的火繩槍雖然比火槍使用起來友善得多,但并不是适合騎兵的武器。因為火繩槍顯然更适合将被配置設定到下一場馬戰的騎馬步兵。

16世紀初,歐洲槍械點火技術有了新的突破。據說達芬奇的天才發明了蘆葦輪射擊裝置,但有人認為它是德國人發明的。由于簧片槍比槍繩槍更容易使用,是以它們可以隐藏在衣服下和空心中。

火與劍:近代早期歐洲騎兵的簧輪手槍

16世紀的蘆葦火

1517-1518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槍支管制法。幹簧槍被歸類為違禁槍支。但統治者的禁令并沒有阻止蘆葦槍的傳播,蘆葦槍在16世紀上半葉在德國變得流行起來。

當時,蘆葦槍是騎兵槍械的理想選擇。使用者不需要攜帶燃燒的消防繩随時随地進行射擊。蘆葦手槍在其原産狀态下沒有明火,可以很容易地塞進皮套甚至馬鞍上的靴子裡。使用簧片手槍時,槍手需要提前用鑰匙擰緊機器中的彈簧。當射手扣動扳機時,鋼輪在彈簧的帶動下快速旋轉,與頭部摩擦的一塊黃色鐵礦石摩擦産生白熱火花,點燃藥池中的細顆粒點燃毒品,然後通過防火門點燃發射槍管。

火與劍:近代早期歐洲騎兵的簧輪手槍

16世紀的蘆葦手槍

在17世紀40年代,一種新型的騎兵出現在德國北部地區,蘆葦槍首次普及。身穿盔甲的騎兵将他們的主要武器從騎兵槍改為蘆葦手槍。具有強烈地方特色的德國手槍騎兵,通常攜帶兩把以上的手槍和一把肉搏戰武器。他們在休克或近戰中使用手槍。

火與劍:近代早期歐洲騎兵的簧輪手槍

16世紀的蘆葦手槍騎兵

與後來的短彈弓手槍相比,16至17世紀的蘆葦手槍尺寸很大。在三十年戰争期間,沈羅騎兵使用的手槍甚至可以長約70厘米。當時,騎兵和步兵也普遍裝甲,隻有巨大的手槍才能突破重裝甲。在著名的格拉茨軍械庫實驗中,一把17世紀早期的蘆葦手槍(口徑12.3毫米,管長480毫米)達到917焦耳,發射的子彈刺穿了30米外2毫米厚的鋼靶。由于手槍騎兵通常在近距離射擊,是以除非擊球手穿着非常厚的防彈裝甲,否則很難安全。

火與劍:近代早期歐洲騎兵的簧輪手槍

一套16世紀晚期的騎兵裝備

在1562年的杜蕾克斯戰役中,德國騎兵首次出現在戰場上。胡格諾派雇用的手槍騎兵在擊敗一些天主教軍隊的憲政騎士後,參加了對瑞士廣場步兵的圍攻。他們手中的手槍給瑞士人造成了重大傷亡。

從那時起,手槍騎兵在整個歐洲都變得流行起來,而使用重型騎兵的傳統重騎兵已經衰落。由于這一時期的歐洲步兵,西班牙人率先采用長槍戰術,重騎兵在攻擊步兵時使用騎兵,風險大大增加。與移動超過五米的步兵長槍相比,騎兵重騎兵槍沒有長度優勢,騎兵在第一次攻擊中很容易被步兵刺傷。使用手槍的騎兵可以在長槍射程之外射擊,大型手槍比騎兵槍更具侵略性。在法國宗教戰争中,手槍騎兵也證明了自己有能力擊敗使用騎兵槍的對手。此外,用蘆葦手槍訓練比用槍訓練更容易。

火與劍:近代早期歐洲騎兵的簧輪手槍

在杜萊克斯戰役期間與憲兵作戰的手槍騎兵

幾十年來,手槍騎兵迅速成為歐洲騎兵的主流。當17世紀三十年戰争爆發時,即使是穿着四分之三裝甲的重武裝騎兵也用槍換了兩把手槍。巨大的槍支,制作精美的防彈衣,花哨的馬術和傳統的重型騎士已經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有新的騎兵穿着粗糙的盔甲和手槍。

在1597年的蒂龍戰役中,800名荷蘭-英國騎兵使用手槍擊潰了西班牙步兵,500名騎兵在莫裡斯親王的上司下擊潰了西班牙步兵。荷蘭手槍騎兵追上了撤退的西班牙軍隊,首先用長矛擊敗了西班牙騎兵,并與他們自己的步兵脫節地打擊了西班牙步兵。匆忙的西班牙步兵被荷蘭騎兵的手槍和白刃攻擊擊敗,最終被手槍騎兵圍捕。其中包括西班牙軍隊的精英那不勒斯大前線。這大概就是手槍騎兵最輝煌的戰績了。

火與劍:近代早期歐洲騎兵的簧輪手槍

泰隆進階戰役攻擊了西班牙步兵的荷蘭騎兵,同時用手槍射擊

但蘆葦槍的缺點也很明顯。像時鐘一樣結構精确的噴槍機器會導緻頻繁的故障,并且容易損壞簧片槍。騎兵,因為他們正在同時戰鬥,除了蘆葦槍之外,沒有更好的火器可用。在徒步作戰的步兵眼中,堅固可靠的槍顯然比精緻的蘆葦槍要好。是以,蘆葦槍沒有更換槍,而是更早地被淘汰了。

火與劍:近代早期歐洲騎兵的簧輪手槍

帶有燧石火力的槍機的存在提高了騎兵手槍的性能

在17世紀40年代,現代火槍機的前身,彈簧鎖槍機出現在德國地區。這台使用锆石射擊的槍機随後演變成早期的火槍機。到17世紀上半葉,它已經演變成一把狗鎖槍。最後,它變成了一台真正的霰彈槍機,槍繩槍完全被淘汰了。

火與劍:近代早期歐洲騎兵的簧輪手槍

在17世紀,蘆葦槍逐漸被歐洲騎兵遺棄

雖然蘆葦槍有嚴重的缺陷,但它給了騎兵第一個可以立即使用容易使用的火器。能夠使用蘆葦手槍的歐洲騎兵确實比他們的東亞騎兵幸運得多,直到19世紀才被迫用槍射擊。(完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