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王晶:任何事情都得在商業上證明自己,不然就是個人愛好

專訪王晶:任何事情都得在商業上證明自己,不然就是個人愛好

文麗申英

專訪王晶:任何事情都得在商業上證明自己,不然就是個人愛好

電影制片人王靜.圖檔/阿坎

現年66歲的王晶無疑是這個星球上最多産的電影和電視從業者,自他開始編劇生涯以來,他作為制片人,導演,編劇或制片人制作了400多部電影。

王晶的作品并不缺少那些至今被譽為經典的作品,但他并不是因為他的高制作,他對香港電影風格的深刻影響,也不是他與周星馳合拍的經典喜劇被譽為"香港電影之王"或"喜劇之王", 而今天人們提到王晶的時候,總是把他和《爛片》聯系在一起。

王晶在接受采訪時回應道:"什麼是爛片?誰來定義它?但他從未否認自己高度重視電影的商業價值,在他看來,賺錢是這部電影的首要任務。

這不僅是香港電影業早期發展的價值取向,也關系到王晶自己青少年時期的特殊經曆。早年家庭突然變了,讓他早早就和導演的父親王天林一起謀生,為家人擔心。

他後來回憶起這段經曆時說:"我決定不走一條務實的道路,我不能讓我的家人像我父親那樣受苦。是以30年來,我隻在制作商業電影,但我敢說,我已經給了我的家人最好的。"

但如果有人懷疑王晶的過度商業化作品,他們肯定低估了這位在電影行業工作了40多年的資深電影制作人。

除了喜劇,至少有一個主題,如果他願意,他可以做出偉大的作品。

專訪王晶:任何事情都得在商業上證明自己,不然就是個人愛好

電影《追虎龍》于5月1日上映。/ 電影《虎龍》是一部劇情片

算上五一節上映的《虎追龍》,圍繞香港華人偵探魯樂、毒枭《瘸腿皓》等黑白河湖故事,王晶已經拍了五部電影。無論是《五千萬偵探》還是後來的《金錢帝國》和《追龍》這一直被視為香港電影的經典早期作品,這部電影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做得很好。

關于《追虎龍》,關于自己的電影生涯,關于今天的電影産業,以及别人自己的評價,王靜和《新周刊》聊了聊自己的想法。

這是王晶的自傳。

專訪王晶:任何事情都得在商業上證明自己,不然就是個人愛好

電影制片人王靜.

十幾歲時,香港的腐敗似乎已經合理化了。當時,人們會認為這是合理和友善的。是以,我們都有高度的腐敗,公衆正在默許。

有一位武俠明星,無證駕車殺人,最後找到了"對的人"來結清,罰款,一天入獄都沒有入獄。人們認為找到合适的人是正常的。

故事中的徐樂(《虎龍》這個角色,原型在1960年代的香港A錢偵探呂樂)并不是一個特定的人,他是一個象征,20世紀50-70年代很多貪官都做過,都集中在他身上,他是這個時代這群人的代表。

專訪王晶:任何事情都得在商業上證明自己,不然就是個人愛好

吳振宇在《追虎龍》中飾演徐樂。/ 電影《虎龍》是一部劇情片

以往的作品主要講這些人是如何犯罪的,腐敗的,他們如何有錢生活等等,這次《虎龍》将主要描寫廉政公署的成立,講述他們最初與警察和犯罪網絡的徹底鬥争,然後慢慢找到一條路,從弱到強, 并最終成功的過程。

廉政公署成立之初,當時我還在上大學,還年輕,什麼也沒感覺到。第一印象是工資很高,有很多學生拉我們申請考試,說廉政公署招聘,工資高于一般政府從業人員。我問:"能有多少個?""他們說他們的月薪為4,000港元。我聽到這句話時並不在乎,畢竟,我開始在TVB擔任編劇,每月可以拿到6,000港元。

19歲時,我開始在TVB擔任編劇和導演。在我那個時代,你想自己拍一部電影,你家裡有很多錢,你必須買一台8mm或16mm的相機,你必須買膠卷來制作電影。是以根本沒有訓練的機會,我第一次接觸相機是在我上床的時候。我懇求父親帶我去,因為我無法說出取景器,螢幕,我不知道有多少攝像頭,我在第七天就得到了所有的東西。

當時,影片對老年人的讨論也非常強烈。除了導演,甚至副導演,想找個攝影師看素材,攝影師會直接對你的頭拍一拍:"是你看到的嗎?"這就像是一件非常高層次的事情。

現在有手機可以拍電影,是以很多軟體應用都可以用剪輯,基本上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導演。今天很難成為一名導演,很難說服自己為機會而戰。你可以為該機構拍攝,也可以制作自己的微電影放到網上。不能去醫院線可以做網絡電影,現在内地要拍網絡電影,貴也要投入數千萬元,與90年代的香港電影成本一樣......今天有太多的機會成為一名導演。

專訪王晶:任何事情都得在商業上證明自己,不然就是個人愛好

王晶:今天當導演的機會太多了。圖檔/阿坎

但很少有人能弄清楚拍一部電影是什麼。我們這一代的香港導演,拍戲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拍攝最想看的人,今天很多香港導演都不是,他自己拍的都是想拍的,哇,如果有人看不重要,不我向政府要錢。今天在香港拍一部電影,劇本通過了,政府可以資助,這麼多人拍了第一部電影,然後就沒有第二部了。

像之前的《墜落人》和《麥克羅伊》,都是政府出資的,但後來導演沒有第二部作品,都是"導演"。他不改變,誰讓他開槍?賠率已經确定。任何事情都必須在商業上完成,你至少必須出售它,否則它就是一種愛好。

我不必考慮市場,我有很多想法,我真的很想在電影中實作,但是在現實條件下做我想做的事情是不可能的。既然不可能,我想做什麼?

從我了解電影是什麼的那一刻起,我隻為一群人制作電影:15-35歲的人。我所有的電影都是如此。因為35歲以後,人們每年去電影院的可能性較小。到50歲時,每年能夠去電影院一兩次真是太好了,而且基本上是被你的家人拖過去的。這是好萊塢多年的行業經驗,非常準确,任何一個成熟的社會,都是如此。

是以現在我不拍喜劇了。我已經六十多歲了,不了解年輕人的笑容。查理·卓别林到我這個年紀不再拍喜劇,周星馳現在也不拍喜劇,年齡到了一定程度上,不能拍喜劇。還在拍戲,一定是缺錢。就像年輕時制作《蒂芙尼的早餐》和《粉紅豹》的布萊克·愛德華茲一樣,這位著名的導演在大到可以翻拍《粉紅豹》時缺錢,也沒那麼好笑。很難,幽默感是錯誤的。

專訪王晶:任何事情都得在商業上證明自己,不然就是個人愛好

布萊克·愛德華茲執導了《粉紅豹》系列。/ 電影《粉紅豹系列:偷玉》

年輕人可能仍然喜歡我們以前的一些作品,但即使我不翻拍它們,也是不對的。如果你不能進入那種狀态,你會覺得自己在做一些幼稚的事情。

我不太看重自己,自然也不在乎别人怎麼說。更重要的是,電影有好有壞,不同時代的不同語境下的标準也不同。《阿飛正傳》在1990年釋放詛咒緻死時,老闆不情願提,幾年來結果突然在南韓大學生圈子裡大火,也影響了大陸的大學生圈子,已經成為一代經典。"大話西邊的月光寶箱"也是,1993年,香港人讀完了所有罵這是什麼,台灣也被罵了,電影公司關門了,結果幾年後在大陸的大學生圈子裡成了寶藏。對電影的評價總是随着時代和價值觀而變化。

我對自己的工作沒有特别的偏好。看看自己的東西,總有不好的地方,總覺得這裡就要翻拍吧。但拍電影的最高追求還是賺錢。

對我來說,拍電影是一份工作,這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沒什麼大不了的。社會評價工作,我們聽娛樂快樂,我們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如果有人認為他們是一個藝術家,拍攝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情,我真的建議他儲存它,這部電影不是那麼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