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平
我家窗台上的這一窩鳥,和一大堆鳥屎,足以說明我們這裡是一座富貴的城啊
初春時節,清晨5點多,我躺在床上常能聽到“咕咕咕咕”的鳥叫聲。而且,隻要聞鳥鳴,必是天蒙亮,像鬧鐘,特神奇。
一天上午,我推窗晾衣服,突然聽到鳥翅膀的撲棱聲,吓我一跳!定睛一看,原來是一隻灰色的斑鸠,在最靠邊的一扇玻璃窗角處安家了!鳥窩裡還有兩枚鳥蛋。我開窗驚吓到斑鸠,它驚慌失措地振翅就飛,還撞到護欄上,碰掉幾根羽毛。看着在窗台上翻飛的幾根灰色鳥絨,和那兩枚孤零零的鳥蛋,我心一顫,血壓瞬間飙升。
猶豫片刻,我連忙關好窗戶,迅速撤離窗台。真沒想到,一個供暖季沒開這扇窗,居然讓窗台靜谧的一隅,成了鳥的窩點,太驚喜了!記得前幾年是麻雀,把窩安在客廳空調的外挂機裡,害得我們一個夏天沒開那台空調。為了讓斑鸠媽媽安心回來,我趕緊把窗簾也拉上,恢複到安靜如初的狀态。一整個上午,我都心神不甯,忐忑不安。頻繁地躲在窗簾後面,撩起一點點縫隙,觀察鳥巢的情況。望眼欲穿,大約一個小時左右,斑鸠回來了!它先是在護欄外迂回飛了幾遭,又站在護欄上東張西望一番,排除安全隐患後,才跳下來,安安靜靜地卧進鳥巢。那一刻,我心一暖,熱淚盈眶。
為了讓新“房客”放心地安營紮寨,從此我家這一面窗,就像坐月子的人家,大白天也關着窗,閉着簾。偶爾開窗通風,也是輕輕地推開一點點縫隙。我擔心整扇玻璃全拉開,斑鸠發現鳥巢周圍的異常,又吓跑了。平常,我去這一面視窗都是蹑手蹑腳,還一改往日在家河東獅吼的壞毛病,盡量不讓家裡弄出大動靜,唯恐驚吓到這個小精靈。先生調侃:“以前我們家,你是大貓。現在,會飛的才是大貓啊!”我睨他一眼,神秘兮兮地裝起半仙:“斑鸠能來咱家落戶,說明咱家氣場好,這叫‘天降祥瑞’,鵲笑鸠舞,我必須高度重視啊!”先生一聽,眉開眼笑地附和:“我也覺得挺好的!躺在床上聽‘咕咕咕咕’聲聲入耳,清幽空靈,恍若隐居深山老林,世外桃源,内心特别澄淨舒坦。這不就是‘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嗎?”
起初,我看見斑鸠一天到晚蹲在巢裡孵蛋,非常擔心它餓死了。想投放小米,又怕把它再次吓飛,才猶豫糾結着沒敢實施。通過一連數日的觀察,我發現我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可笑的、幼稚的!因為,孵化鳥寶寶的是兩隻斑鸠。我猜,它們應該是一對夫妻——斑鸠爸爸和斑鸠媽媽。它們輪流孵蛋,輪流出去覓食,極像人類工作的交接班制度。有一天,其中一隻出去,另一隻回來,在窗台護欄外忽高忽低地撲棱着翅膀,像跳雙人舞,纏綿了一番,被我逮了個正着。我連忙跑到平行的另一個卧室視窗,蹲在窗子下,伸出胳膊,小心翼翼地把手機露出視窗,“咔咔咔”一通盲拍。非常慶幸的是,有幾張成功地把這對斑鸠夫妻請進了我的鏡頭。
生命很神奇!一眨眼,大約半個多月,兩隻毛茸茸的鳥寶寶破殼而出,斑鸠還是用整個身體護着它們。有了寶寶,斑鸠爸爸和媽媽更勤勞了。它們依然輪流出去覓食,回巢再喂食兩個斑鸠寶寶。我非常驚訝!斑鸠爸爸媽媽喂食寶寶的方式看上去很辛苦很殘忍——它們需張大嘴巴,讓寶寶把長長的喙伸進它們的嘴裡取食。這大約和牛反刍一樣。隻是,牛反刍是為了更好地咀嚼消化食物,斑鸠爸爸媽媽卻是為了将自己辛辛苦苦覓來的食物喂給孩子,養育孩子長大。看着一天天羽翼豐滿的斑鸠寶寶,我越來越覺得,父愛如山,母愛如水,我窮盡一生,隻為愛你,在所有的生命世界都一模一樣。
“好鳥枝頭亦朋友。”這個溫暖的四口之家讓我懂得熱愛自然,敬畏生命。人們常用“鳥不拉屎的地方”來形容某地的貧瘠,我家窗台上的這一窩鳥,和一大堆鳥屎,足以說明我們這裡是一座富貴的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