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除夕三不滅,來年财不缺”是啥意思?三不滅是指啥?民間的智慧

“除夕三不滅,來年财不缺”是啥意思?三不滅是指啥?民間的智慧

中國的除夕曆來就是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除”在古文中是指去、易、交替,與“夕”并用表示月窮歲盡,在一年的最後要一天除舊布新,它的意義是以升華。舊歲至此除,新歲至此始,無論古今,用一歲也就是一年來衡量收獲已然成為天下共識。即便今年差強人意,但除夕一過,人們的精神都會為之一振,重新燃起自強不息的火焰。歡聲笑語人間遍布,千家萬戶忙忙碌碌,那麼熱鬧的除夕中有哪些講究呢?民間俗語最能展現。

“除夕三不滅,來年财不缺”是啥意思?三不滅是指啥?民間的智慧

俗語是民間百姓生活風貌的展現,無論是時令節氣還是隆重的節日,俗語都是管中窺豹最為直接的入口。除夕作為一年中最為特殊的一天,民間自然少不了各種俗語描繪,尤其是迷信盛行的古代,這類俗語尤為常見。不過“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小到村莊,大到州縣都有各自的俗諺。筆者老家的村子裡就曾聽過“除夕三不滅,來年财不缺”的說法,雖是老者的玩笑話,但其中所反映的風俗習慣卻是極為普遍的。

“除夕三不滅,來年财不缺”是啥意思?三不滅是指啥?民間的智慧

一,燈火

鄉村雖然大多貧窮,但燈籠依舊是除夕必不可少的重頭戲。大多搭着梯子挂,有的抱着孩子挂,喜慶、溫馨的畫面撲面而來。據說這一習俗有數千年的曆史,紅燈籠的起源一是上古對火的崇拜,二是圓鼓鼓的燈籠正中百姓期望團圓美滿的心願。白天挂上紅燈籠,天黑之前點上燭火或者放上油燈,那份平安祥和,紅紅火火的景象遍布于舊時農村的家家戶戶。在山上望去猶如銀河的星星一樣,加上家家戶戶的歡聲笑語,所謂人間繁華莫過于此。除了燈籠之火以外,人們還會在堂屋點燃油燈和蠟燭,團圓的一家圍坐一起說着豐年講着故事,長者往往會在此時講一些晚輩們津津有味的民俗故事,一起等待新年的到來,這便是人們常說的守歲。守歲期間的燈火要随時關照替換不能熄滅,待歲時一過便可以安心入睡,以此寄托新年前途光明紅紅火火永不間斷的美好願望。

“除夕三不滅,來年财不缺”是啥意思?三不滅是指啥?民間的智慧

二,香火

對于今天的我們而言,除夕的意義大多隻剩下假日和聚餐。而古代的除夕則必須要先祭祀天地與祖先,“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是古代人文思想的核心。生命的根本在于天地,我們的根本在于祖先,祭祖曆來就是孝道傳承的重要展現。雖然各地祭祖的風俗不一,但上供燒香的儀式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野外瞻拜祖墓還是到宗族祠堂拜祖,最為普遍的莫過于在家中正廳擺上祖先牌位。一家老小陳列供品,魯迅《祝福》裡就有除夕夜祭祀情節的生動描寫,随後按長幼之序依次上香跪拜。

“除夕三不滅,來年财不缺”是啥意思?三不滅是指啥?民間的智慧

三,柴火

年夜飯無疑是除夕的壓軸戲,不僅有各種寓意,更重要的就是豐富豐盛。筆者依稀記得村裡的年夜飯要以硬菜為主,除了必備的臘味以外,雞鴨豬肉等炖菜一樣不能少,加上人多量大,硬柴硬火成了除夕燒飯做菜必不可少的燃料。

“除夕三不滅,來年财不缺”是啥意思?三不滅是指啥?民間的智慧

百姓們平日裡砍樹劈柴積累下來的“柴塊子”在臘月中正當其用,硬火的飯菜高效入味,硬柴留下的木炭正好用于閑話家常的取暖,守歲之時圍着裝着木炭的火盆聽長輩講那過去的故事,所謂“稻花香裡說豐年”紅紅火火的一整年。

“除夕三不滅,來年财不缺”是啥意思?三不滅是指啥?民間的智慧

雖然以上三樣都已經成為過去,但在傳統文化中所展現的百姓祝願卻永不過時。在生存環境相對較差的舊時農村,寒冷的除夕有禦寒的柴火,有通明的燈火,有子嗣的香火,那麼新年的的運氣财氣人氣都會紅紅火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