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原創草案

武漢人民網,9月2日,"(周偉)"你好,新同學們。"9月,武漢再次迎來了年輕的面孔,随着各大專院校的開學,新生彙報,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抵達武漢,即将開始新學期的學習之路。大學城武漢變得更加充滿活力。
愛跨越欄杆 校長邀請父母在疫情爆發後晚些時候探望
"充電線沒拿""不情願的妹妹"...9月2日,華中科技大學迎來了2021名新生,在學校南部,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家長無法進入校園,很多家長在欄杆上撿了很久不想離開,校門外有家長喊着提醒孩子錯過的物品, 還有家長從江蘇到武漢的專程送妹妹上學,姐姐一直牽着姐姐的小手聊聊這一天。
"卧室環境還是很不錯的,就是自己洗衣服好麻煩。學校的新生們隔着欄杆,向他們的父母和妹妹介紹了校園環境。9月1日下午,學生本來已經獨自進入校園完成報到,2日上午,全家已經回家。
2、記者在學校南面看到,很多家長送孩子站在門外,看着孩子走開。看到這種情況,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元元院士,走到護欄前與學生家長溝通,并向家長發出邀請:"疫情爆發後,歡迎來到華科大學!
記者在中國中央理工大學看到,新生進入校園後需要在現場做核酸,有志願者幫助學生搬運作李,還有專車免費到卧室。
男子尚未到達一包裹提前到達學校
與過去不同的是,新生背着大袋行李報案現場,現在的學生更喜歡網上購物和快遞物品,他們去學校輕而易舉。
除了大床墊、蚊帳,還有毛巾、挂鈎、洗衣粉等生活用品,武漢大學信辦學院新生趙同學從學校快遞點拿了30多個包裹,因為包裹太多,他特意借了一個麻袋把快遞拖走。"從新疆乘飛機到武漢需要12個小時,帶太多行李也不友善。
"00後"大學生更喜歡提前選擇快遞到學校的行李和網上購物裝置,自己空手而歸。武漢大學後勤分管處李海龍介紹,自8月底以來,工地逐漸攀升,很多學生還沒回學校,行李已經先送來了。9月2日,武漢大學新生報導,當天快遞單件數量比平時增加了一倍,單件體積增加,既有被子單等行李箱,也有電腦、電子競技鍵盤等學生購買開學裝置。在征求學生的意見後,該網站特别租用了臨時集結點,專門用于存放這些快遞員。同時,該地點還臨時借調了五名信使進行增援。
據悉,華中科技大學今年有7000多名大學生,男女比例2.25:1,最年輕的出生于2005年12月,不到16歲,年齡最大的出生于1997年。武漢大學有7,289名大學生,比例約為6:4。最小的隻有15歲,最年長的是3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