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年近1億年輕人選擇獨居,90後不婚不育的根源究竟是什麼?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自從2013年起結婚率連續六年下降,在民政局舉行的2020年第一季度例行新聞釋出會中,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僅有947.1萬對,而結婚登記的公民年齡段由20-24歲為主變為25-29歲居多。

由此資料可知:“适婚”年輕人結婚對數下降,推遲結婚年齡增高。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即便沒有步入婚姻的殿堂,也不願意和老人住在一起,而選擇獨居。

根據民政局的資料調查發現,2021年,目前中國有超過2億單身成年人,其中單身獨居的人數已經達到了9200萬,正呈現迅速正向發展,已達到1億人口。

2021年近1億年輕人選擇獨居,90後不婚不育的根源究竟是什麼?

而與此相反的是,近幾年來,離婚率卻陡然升高。根據中國統計局2016年到2021年的資料,中國的一人戶占比例持續增加,2018年的全國一人戶比例達到了16.69%,相當于每6戶人家裡,就有1戶是獨居家庭。

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逐漸不再畏懼孤獨,甚至享受孤獨呢?而由此造成的90後不婚不育的根源究竟是什麼?

一、社會現狀之婚姻制度

婚姻制度對于絕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主要功能在于保障财産繼承和養育子女,在一夫一妻制的社會中,保障了家庭的穩定,能夠促進社會和諧。

2021年近1億年輕人選擇獨居,90後不婚不育的根源究竟是什麼?

而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傳統中婚姻制度對女性的剝削逐漸被排斥,為了經濟原因結婚的适齡青年逐漸減少。婚姻不再是保護牆,甚至對于諸多抱有“不婚不育”思想現狀的年輕人來說,是人生的墳墓。

精神的痛苦,生活的畏懼,财産的損失,使得諸多人對婚姻望而卻步,選擇獨居。談及婚姻,自然而然要談及“功能性婚姻”,而此也必然造成衆多年輕人談婚色變的現狀。

根據心理學家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社會經濟越發達,人的需求就會更加集中于心理,精神,價值實作等金字塔頂端。

可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接觸諸多文化的時候,也越來越形成“自我”,産生自我個性,更加享受孤獨,認同自我價值,進而排斥承擔責任與他人共存的婚姻狀态。

2021年近1億年輕人選擇獨居,90後不婚不育的根源究竟是什麼?

二、群體心理擴散

由個體人生逐漸轉變為社會人生,個體的價值逐漸擴散為群體價值。從心理層面來看,選擇獨居是現代生活壓力增大的無奈之舉,諸多年輕人存在的抵觸、抗拒心理。

而對于大多數人實際上存在于“交際疲憊心理”,而延伸為“社恐交際”,人際關系的錯綜複雜,人心距離的疏遠,使得交際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逐漸模糊。

再次,單身與非單身社會角色的轉變,賦予我們感情權力的選擇,自然而然會導緻感情空窗期的延長,當個人具備一定的經濟能力之時,年輕人自然而然有更多自我的選擇空間。

2021年近1億年輕人選擇獨居,90後不婚不育的根源究竟是什麼?

而個人的态度在社會交往中逐漸擴散為群體态度,進而造成獨居心理的普遍。

三、自我證明偏差

在心理學中有一種概念叫作”自我證明偏差(Self verification bias)”,當個人保持某種看法的時候,會對證明自己是正确的證據更加敏感,而忽略甚至強烈反對與之相反的意見。

是以當自己保持獨居,不婚不育現狀的時候,目光所捕捉到的都是已婚人士的苦難和未婚人的潇灑自由。

而這種證明雖然不是公正的,但是它恰好代表個人心理在婚戀方面的看法,思想和意識隻會停留在自己願意停留的地方。

2021年近1億年輕人選擇獨居,90後不婚不育的根源究竟是什麼?

并且受到“自我證明偏差”影響的人在生活中也會主動尋求能夠證明自己觀點的證據,當你越堅定不婚不育,就越覺得婚姻可怕,視野也就越局限于此。

周國平曾言自己天生不适合人際交往,适合獨處,隻有這樣才能成為最真實的自己,毋庸置疑對于無數追求自由與享受的年輕人來說,這種觀念再貼切不過。

往往是獨處時最輕松,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而這樣的思想正成為90後年輕人的主導思想,由此而産生的獨居現狀,也越來越得到年輕人的認可。

2021年近1億年輕人選擇獨居,90後不婚不育的根源究竟是什麼?

而著名的心理學家卡倫·霍妮也曾說過:“渴望有意義的獨處并不意味着神經症,相反,不能建設性地獨處,則是神經症的信号。”

可見,有意義地獨處,并非怪症。之是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獨處,選擇不婚不育,歸根到底在于,年輕人越來越懂得: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