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寫好一篇讀後感?這5個方法幫你理清寫作邏輯!

寒假進行中,大家的寒假作業都完成的怎麼樣啊?

相信很多小筆杆,所有的寒假作業中都有這樣一項,那就是寫一篇讀後感。

最近筆小神也收到了許多的留言,不知道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讀後感,感覺怎麼寫都寫不好,希望可以做一期關于讀後感怎樣寫的文章。

寵粉的筆小神怎麼能不滿足大家的要求呢!

讀後感撰寫攻略馬上安排!

如何寫好一篇讀後感?這5個方法幫你理清寫作邏輯!

1

讀後感的關鍵,在“感”

很多小筆杆寫讀後感的時候,總會有這樣的誤區,就是把讀後感的重點放在了叙述書籍本身的内容上面。大段大段的在描述情節,關于内容的感悟就那麼一兩句。但其實讀後感的重點在于感悟,關于情節的内容完全可以一筆帶過。

重點還是應該放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有什麼想法或者領悟。不一定要強求和别人的讀後感方向一緻,隻要能夠抒發自己的感悟就好了,畢竟“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2

從“小”入手

如何寫好一篇讀後感?這5個方法幫你理清寫作邏輯!

寫讀後感的時候,沒必要非要從整本書的内容立意上入手(當然,如果大家的老師有特殊要求除外),可以選取書中你最比較喜歡的情節、人物,或者比較能輸出内容的地方入手。

比如說讓大家看《紅樓夢》,從整本書出發去寫就太太難了,畢竟那麼多紅學家,研究了半輩子,都不一定能看透。是以說沒有必要強迫自己,從全局出發去寫。

而且從小點入手,一般也比較新穎,不太會和别人的讀後感雷同。

3

看看電影

如何寫好一篇讀後感?這5個方法幫你理清寫作邏輯!

一般老師要求寫讀後感的書籍,都是那種比較經典的名著,而這類名著很多都被拍成了電影,比如說《駱駝祥子》《老人與海》《環遊地球八十天》等等。

大家可以在看原著的同時,也去看一遍翻拍的電影,因為很多時候電影會把原著中比較經典的情節處理的更加細膩,也有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原著。

4

善用序言與目錄

如何寫好一篇讀後感?這5個方法幫你理清寫作邏輯!

之前看大家的留言,發現很多小筆杆看書的時候,不喜歡看書的推薦序以及目錄,這樣可就大錯特錯了!

其實很多時候,一本書的推薦序就基本把真個的書籍架構都介紹完畢了。而目錄也可以幫我們縷清書籍内容的前後邏輯。

是以筆小神建議大家,推薦序可以讀兩遍,剛開始讀書的讀一遍,熟悉書本的架構,讀完書讀一遍,鞏固整體邏輯。

這樣在我們寫讀後感的時候也可以比較順暢。

5

要有關聯意識

如何寫好一篇讀後感?這5個方法幫你理清寫作邏輯!

很多書籍的内容并不是獨立存在的,書籍與書籍之間都會有些關聯,尤其是同一個作者的兩本作品之間也可以對比着去寫。

例如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各位小筆杆寫的時候可以将有關聯性的内容結合起來,這樣我們的讀後感看上去也會比較有深度。

另外,書籍也是我們看待世界的一種方式。所有的内容都不是獨立存在的,是以寫讀後感的時候,可以适當的結合一些生活中的感悟,這樣整體内容看上去也會比較務實一些,而不是一些虛無飄渺的感受。

其實,寫讀後感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隻要看過書之後,能夠将你的感受言之有物的叙述出來就可以了。

另外,家還有什麼想看的内容,可以在評論留言給我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