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家之間關系再好,也不能做這三件事,這不是心機,而是高情商

親家之間關系再好,也不能做這三件事,這不是心機,而是高情商

圖/源自網絡 侵權請聯系删除

兩個毫無血緣關系的陌生人因為相愛而結婚,連同雙方的家庭,也被動地成為了親戚。但是這樣的親戚,也可以因為夫妻關系的結束而變成陌生人,是以親家之間可以很親密,也可以很疏遠。

電視劇《大江大河》裡便有這樣的例子。

雷東寶和宋運萍結了婚,但是很不幸,宋運萍在懷孕期間因意外去世了,一屍兩命,從此雷東寶一蹶不振,一連多年沒有再娶。

在這些年裡,他每年都去宋運萍的父母家走親戚,帶着不少的禮物,也依舊喊他們爸媽,但是後來他再婚了,彼此之間的這種親戚關系也就斷了。

當時宋運萍的母親說:

“從萍萍去世的那一天,我們就應該知道,他早晚會再婚的,他還那麼年輕,也不是不能了解。

從此以後,我們兩家的親戚關系,也就斷了,别讓他再來我們家送禮了。”

從這就可以看出,親家之間的關系有多麼微妙。不管曾經關系多好,其中一方走了,或者離婚了,彼此之間的緣分也就盡了,是以在相處時,更要注意分寸和界限。

親家之間不想結仇,有三件事永遠不要做,這不是心機,而是真正的高情商。不然做得多了,關系也就變味了。

親家之間關系再好,也不能做這三件事,這不是心機,而是高情商

一:不要一起過年,這是關系越界的一種表現

通常情況下,隻有一家人才會在一起過年,嚴格來說親家并不能算是一家人,如果強行在一起過年,往往會生出很多的沖突。

首先雙方父母的生活習慣,教育背景,成長環境,家庭氛圍等都是不同的。

父母年紀大了,已經習慣了他們的生活模式,現在把兩個不同生活模式的家庭湊在一起過年,往往就會産生一些觀念上的碰撞。

正好又處在過年這樣的一個特殊時期,中國人很看重過年的好兆頭和祥和氣氛,是以即使有一些沖突,也通常是選擇憋在心裡,不會在過年的時候爆發出來。

但是沖突畢竟是沖突,他不會因為你一時的隐忍就消失,反而是聚集在心裡慢慢發酵,可能以後在某一個不經意的時間點爆發出來。

或者是就深深地埋在心裡,成了紮在雙方父母心中之間的那一根刺。日後在每一個你想不到的時間點戳你一下。

親家之間關系再好,也不能做這三件事,這不是心機,而是高情商

其次,親家在一起過年,夫妻倆需要照顧雙方父母的情緒,尤其是一些異地的夫妻,把外地的父母接過來過年,老人家要受春運的颠簸之苦,心裡往往會有些不快,可能還會有些争強好勝的攀比,比如覺得為什麼不是去他們那裡過年,而是要他們來遷就别人。

這樣即使父母沒有當面表現出來,心裡那層隔閡已經形成了。這樣的一起過年,不僅不能促進親家的感情,反而可能會讓兩邊越來越疏遠。

最後,雙方父母在一起過年,難免在心裡争當主人的位置,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也會有比較,很容易鬧得不愉快。

親家之間關系再好,也不能做這三件事,這不是心機,而是高情商

二:不要一起旅遊

跟一起過年是一樣的道理,親家一起旅遊,也很容易發生沖突和沖突,如果雙方的家庭背景和思想層次等全都不同,那麼消費理念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一方很有錢,對于高消費可能見怪不怪,如果另一方相對貧窮,可能就會有意見,覺得孩子們掙錢不容易,就這麼亂花簡直是糟蹋。

他們無法了解有些人在滿足物質需要的同時,還會注意精神上的享受。

當兩種思想互相沖突的時候,就會衍生沖突。原本旅遊是為了放松和享受,如果因為這些小事而壞了心情,真可謂得不償失。

親家之間關系再好,也不能做這三件事,這不是心機,而是高情商

三:不要一起做生意

從某種角度來說,任何一段關系都不适合走得太近,尤其是親家之間。如果一起做生意,做得好還好,如果做得不好呢?難免心生怨怼。

畢竟人都是自私的,一旦牽扯到錢,再好的關系也會變得不單純。

永遠不要用錢去考驗人性,因為你會發現,人性是經不起檢驗的。我見過很多合夥做生意的兄弟,因為錢的問題翻臉不認人,親兄弟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毫無血緣關系的親家呢?相處得不好,還有可能影響子女的婚姻,真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

親家之間關系再好,也不能做這三件事,這不是心機,而是高情商

人與人之間走得太近,無異于一場災難,隻有注意相處時的界限、分寸和距離,才能長久且穩定地相處下去。一旦越界了,再和好也就難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