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RPAaaS是什麼?為何能夠推進RPA人人可用?

RPAaaS是什麼?為何能夠推進RPA人人可用?

RPAaaS是什麼?為何能夠推進RPA人人可用?

助力中小企業快速實作自動化,RPAaaS加速"RPA人人可用"時代到來

相對傳統RPA擁有更多優勢,PRAaaS為RPA行業帶來更多機會

文/王吉偉

2019年,Automation Anywhere(AA)釋出了第一個完全基于Web的原生數字化自動化平台Enterprise A2019。今年3月,AA又釋出了全新的Automation 360平台。

在AA網站首頁,你能看到這樣的标題:雲 RPA = Automation Anywhere。

打開UiPath的SaaS和雲解決方案頁面,你也會發現這樣一句話:專注于自動化,而不是基礎設施。

這句話,是UiPath 于Automation Cloud營銷文案的點睛之筆,同時也驗證了Gartner對RPA行業未來RPAaaS走勢的判斷。

RPAaaS是什麼?為何能夠推進RPA人人可用?

Gartner在2020年釋出的《新興技術:RPA增強功能》報告中就預計,到2024年底将有超過20%的RPA部署将基于雲。同時,在2021年的幾大RPA發展趨勢中,RPAaaS(RPA as a Service,RPA即服務)也是高居榜首。

今年6月份 ,AutomationEdge正式宣布推出按需付費的RPAaaS。如今,更多的國外RPA廠商都在主打RPAaaS。

RPAaaS的流行,并不意外。随着雲計算影響更多的行業,“即服務”模式也在影響更多的領域,RPA自然也不例外。理論上,任何軟體工具與服務都可以上雲,上雲後的軟體便可以形成一整套的“即服務”模式。在自動化領域,就誕生了AaaS、RaaS等一系列“即服務”業務形式,RPAaaS隻是其中之一。

RPAaaS可以看作是一套解決方案,一種服務理念,一個行業标準。雲端的RPAaaS部署及維護成本較低,成果轉化快,是以大大降低了RPA的使用門檻。

那麼,RPAaaS到底是什麼?具備哪些優勢?對國産RPA又有哪些影響?本文,王吉偉頻道就從自動化領域的“即服務”模式大流行跟大家聊起。

從AaaS到RaaS,"即服務"模式自動化領域大流行

在自動化領域,目前已經衍生出來的SaaS相關概念真的不少,包括AaaS、RPAaaS、RPA Build As A Service、RaaS,下面簡單介紹這幾個概念。

AaaS即automation as a service,是技術公司向各種垂直行業提供的自适應自動化服務,以實作流程工作流程自動化并大幅提高生産力。結合自動化可以簡化任何組織中的工作流、事件、流程、任務、功能和所有其他業務流程。

RPAaaS是什麼?為何能夠推進RPA人人可用?

AaaS同時也是供應商向尋求在整個組織中實施大規模自動化項目或規模自動化的企業提供的服務,通常涉及自動化用例和候選者的識别、自動化解決方案的開發、測試和部署,以及生産支援服務的提供。

涉及人工智能與自動化,機器人是非常重要的領域。随着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基于共享經濟RaaS(機器人即服務)也開始成為這個領域的主流模式。

RaaS結合了雲計算、人工智能、機器人和共享服務。使用 RaaS,客戶不需要購買內建解決方案,就可以租賃基于雲的服務的機器人裝置。RaaS 擁有靈活的購買程式,可以友善企業、家庭、個人等使用者客戶随時使用裝置。硬體機器人與軟體機器人一樣,都可以幫助企業提高員工敬業度、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RPA的爆發,受到全球企業的關注。随着更多企業的采用RPA解決方案,在RPA實施過程中也逐漸衍生出了RPA 建構即服務(RPA Build As A Service)。RPA 建構即服務旨在幫助使用者加速、識别和自動化業務流程,能夠為使用者提供最新的RPA功能和專業知識,使得使用者無需投資即可加速完成從簡單到複雜場景的業務流程自動化。

當然,随着市場需求的多元化與RPA技術的發展,RPAaaS也正在成為流程自動化領域的新标準。下文,我們開始正式介紹RPAaaS。

什麼是RPAaaS?大廠的自動化雲又是什麼?

RPAaaS也就是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即服務,可以看作是RPA的SaaS化,是以SaaS所具備的優點它都具備。

但從部署與實施角度而言,RPAaaS是一種更簡單的方法。使用它的組織,無需投資昂貴的基礎設施、前期許可成本和大規模實施的高額咨詢成本,就能獲得自動化能力。

RPAaaS能夠幫助組織通過按需機器人加速 RPA 部署,并将 RPA 與支援人工智能的技術內建以推動業務轉型。

RPAaaS是什麼?為何能夠推進RPA人人可用?

同時,RPASaaS廠商可以通過綜合解決方案,幫助客戶了解自動化水準并發現降低營運成本的機會。使得使用者無需過多參與建構自動化的過程,不增加成本而實作創收。

鑒于RPAaaS的優越性,現在很多海外RPA廠商都會主打RPAaaS,當然也有一些廠商會用不同的概念來表述。

比如Automation Anywhere(AA)所定義的RPAaaS,直接指向了Cloud automation(雲自動化)。

AA所定義的雲自動化,是指使用雲原生、基于 Web 的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和人工智能 (RPA+AI) 軟體實作業務流程自動化。其特點是易于通路和使用,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裝置上通過網際網路連接配接,在整個組織中執行和協調流程和工作流。

UiPath推出的則是Automation Cloud(自動化雲),借助UiPath 自動化雲,聲稱組織可以在60 秒或更短的時間内獲得開始自動化和管理企業規模自動化所需的一切,而無需考慮基礎架構。UiPath在網站告知訪客:Got a minute? Get started with SaaS,簡單直接地推薦使用者使用SaaS。

RPAaaS是什麼?為何能夠推進RPA人人可用?

不管是AA的雲自動化,還是UiPath的自動化雲,都可以歸入RPAaaS服務。

作為正在崛起的自動化技術,RPA 正在BPM領域引起變革,對各個組織的業務核心部分(包括生産力、效率和成本)産生重大影響。RPA正在助力大型組織完成業務流程再造,而RPAaaS也将成為更多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最佳選擇。

較之傳統RPA,RPAaaS擁有更多優勢

因為RPAaaS無需投入硬體成本,現在更多組織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在BPA方案的選擇上,更傾向于。而已經上雲的企業,在不涉及核心資料的業務場景中,更會優先選擇RPAaaS。

相對于本地部署RPA具備投資少、工期短、見效快等諸多特點。相對于傳統RPA,RPAaaS具備以下幾點優勢。

快速上線自動化。由于無需設定和配置軟體,無需配置硬體或網絡資源,可以在數小時内建立機器人和自動化流程,部署時間更快,而不是數天或數周。

成本可預測。RPAaaS基于每月(或每年)訂閱,這意味着使用者能夠全程了解費用情況,并能夠做到預算控制。可以預測的成本,對于企業的數字化建設費用必要。

無需資本投資。RPAaaS由服務商提供伺服器托管,是以使用者無需支付額外的硬體或軟體基礎設施成本,無需為新技術投資,不用許可證或托管費用,也不用耽誤工期的繁瑣采購流程,更不用聘請技術專家來程式設計和維護機器人。

合作方式更靈活。出于某些因素,如果使用者想要更換新的RPAaaS服務商,中間不需要像傳統RPA部署那樣走各種流程,可以更快速、輕松的與目前廠商結束合作,也不會産生技術債務。

獲得知識庫支援 。大多數組織轉向外包解決方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能夠通路快速發展的廠商知識庫。這些知識庫,可以讓組織無需大量研究就能解決營運問題。此外,使用者還可以通路各種供應商提供的工具來改進流程。

員工愉悅指數更高。RPA機器人可以替代人力處理枯燥和重複的工作,員工就可以解放出來從事創造力、直覺、溝通和判斷等更高價值的工作。釋放勞動力是傳統RPA與RPAaaS都能做到的,差別在于,RPAaaS的應用更加簡單直接,企業員工可以更容易地應用RPA。

下面這張圖檔,列舉了傳統RPA與RPAaaS各自的優缺點,友善大家更好地的認知。

RPAaaS是什麼?為何能夠推進RPA人人可用?

RPAaaS優點很多,卻也繼承了雲服務面臨的挑戰

萬事皆有兩面性,RPAaaS亦不例外。具備諸多優點的RPAaaS,同樣也存在一些挑戰。這些挑戰,主要來自資料隐私和雲安全。

在資料隐私方面,企業想要通過RPAaaS最大化改造業務流程,必然會涉及到業務、員工和客戶資料公開給第三方,甚至第三方可以根據需要檢視與編輯資料。一些廠商會通過 ISO27001 或 SOC 2 證書來背書其對法規的遵守情況,但涉及到核心業務的諸如 GDPR 、CCPA等資料,使用者仍然會心存芥蒂。

即便有同态加密等技術用以保護資料,很多客戶還會考慮核心資料上雲的安全性。這種情況,會阻礙RPAaaS的快速推廣。

RPAaaS是什麼?為何能夠推進RPA人人可用?

在雲安全方面,新冠疫情、經濟下行等原因加速了各組織對雲計算的依賴,尤其是廣大中小企業對RPAaaS的依賴。但規模再大、設施再先進的雲基礎設施,也阻擋不住斷電、入侵等因素導緻的停機問題,前段時間亞馬遜雲的安全問題就說明了這一點。

相關報告顯示,2020 年全球25%的企業,因伺服器停機所造成的平均損失在每小時30-40萬美元之間。雲停機會中斷在雲上執行的所有流程,并且沒有 RPAaaS 提供商可以保證他們的解決方案不會停機。

資料隐私與安全是雲計算服務所面臨的辯證性難題,也是各種軟體上雲以後所遇到的共性問題。企業采用雲上的RPAaaS服務,與采用傳統的線下部署RPA存在很多差别。從使用傳統RPA到引入RPAaaS,要求使用者的使用習慣也需從傳統軟體思維轉變到雲計算思維。

從業務挑戰角度而言,解決使用者疑慮最好的辦法是多雲部署與更多元的容災方案。而這樣的解決方案,無疑也增加了RPA廠商的技術與産品難度。

RPAaaS利好中小企業,進一步推動RPA人人可用

現在企業營運是離不開資訊化的,即便再傳統再小微的企業,也需要營銷、财務、工資結算等基礎營運。

實際上,越小的組織越能彰顯人力的重要性。很多企業效率不夠成本過高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于一定數量的員工沒能做出相應的業績。而大多業務流程存在的情況是,本就是十來人的組織還要分出幾人去做大量重複的工作,顯然這是人力資源的浪費。

破解之道則在于如何讓10個人做出十幾個人的業務。顯然,用自動化去做重複的工作,讓人力去做機器做不到了的工作就非常有必要。是以,“人+RPA”的協同工作方式非常值得推薦。

用RPA優化業務流程的必要性也是事實,剩下的是采用什麼方式的RPA。從上文所列優勢就能看出來,RPAaaS更适合中小企業。它無需獲得軟體許可,也不用采購相應的硬體,企業能夠以最低的成本快速實作業務流程自動化。

RPAaaS是什麼?為何能夠推進RPA人人可用?

不同于大型數字化轉型方案,以RPA優化流程業務自動化,往往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對于企業的短期增效降本尤為顯著,甚至能夠将企業從生死邊緣拉回來。

其實很多中小型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并不需要考慮長期的戰略層面,它們隻需要做到快速的增效降本,這個時候RPAaaS便是最好的選擇。即便後面有戰略型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在業務流程優化方面仍然需要RPA之類的工具介入,RPA也不會對整體數字化政略造成影響。

RPAaaS進一步幫助中小型企業在增效降本方面實作了“所想及所得”,更多的中小型企業能夠以更簡單的方式使用RPA,也就能夠加速“RPA人人可用”時代的到來。

後記:PRAaaS未來潛力無限,國産廠商需在多方面努力

現在業内所講RPA即服務,更多的是包含RPA工具、咨詢、定制、部署、維護等在内的一整套RPA應用解決方案。至于RPA産品的SaaS化形态,實則還存在着一定的差異化。

如果為RPAaaS定一個服務标準,AA基于web頁的Enterprise A2019平台可能是目前最理想的形态,因為它已經實作了各個終端的web頁登陸管理,易用性更好,功能也更加強大。

RPAaaS是什麼?為何能夠推進RPA人人可用?

邏輯上,隻要RPA上雲并且能夠以雲的形式進行部署,就算是SaaS型RPA,就能夠以RPAaaS形态服務客戶。現在,UiPath、AA、Bluesprim等海外RPA廠商多年持續在産品發力,并通過投資購買等手段早期便獲得了比較不錯的雲能力。

國産RPA廠商雖然推出産品相對較晚,目前各廠商的機器人管理平台、開發和運作上雲情況也各有不同,但基本都已實作上雲,也已能為使用者提供相應的RPAaaS服務。

RPAaaS在能夠更加友善快捷服務企業的同時,也為RPA廠商提出了新的産品、技術乃至生态方面的要求。面向尚未上雲的客戶還好說,但面向已經上雲的客戶至少需要其能夠适配兩種以上的雲。比如UiPath就能為使用者提供Azure、AWS、Google Cloud、ORACLE等四種雲上的RPAaaS服務,滿足客戶的用雲多樣化需求。

RPAaaS是什麼?為何能夠推進RPA人人可用?

混合雲是企業上雲、用雲的趨勢,它不但要求RPA産品能夠适配足夠多的雲計算平台,還要同時考慮用雲安全的問題,這些都是RPAaaS模式對RPA廠商提出的全新挑戰。

有挑戰就意味着有機會,而PRAaaS帶給廣大RPA廠商的機會可不止一個。

事實上RPAaaS還給廠商們帶來一個很大的發展契機,那就是引領使用者上雲。目前仍有很多中小型企業不會用雲、不願用雲、不敢用雲,但大部分企業對RPA的需求是毋庸置疑的。

通過RPAaaS雲上的流程自動化引導使用者将業務遷移至RPA所在的雲,是一種更好、更快的上雲方式。從BPA切入數字化轉型, 能夠為組織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更簡單的思路。

有人認為RPAaaS不是大型企業的菜,因為私有雲部署才是他們的剛需。但從事實情況來看,大型企業同樣也有對RPAaaS的剛需,試想又有哪個企業跟錢過不去呢。

企業都會持續追求增效降本,将不涉及敏感資料的自動化業務放到公有雲而節省技術投入,很多企業都願意去做。同時,大型企業也需要在私有雲、行業雲部署RPAaaS去服務他們的客戶,是以RPAaaS也會受到大型企業的歡迎。

RPAaaS是什麼?為何能夠推進RPA人人可用?

當然,RPAaaS更适合預算不夠多的中小型企業。畢竟,能夠簡單、快速、有效地應用自動化,通過優化業務流程快速實作增效降本,是大部分中小型企業的迫切所需。

并且,也隻有滿足更多中小企業的需求,讓更多企業能夠應用上RPA,RPA才能真正變得人人可用。

這,就是RPAaaS的行業價值與未來意義。

【王吉偉頻道,關注TMT與IoT,專注數字化轉型、業務流程自動化與RP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