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完成新一年的更高目标,虎年春節前夕,稀土高新區不少企業仍在開足馬力趕訂單、保生産,紛紛将“過年模式”調整為“戰鬥模式”,勞工們在企業的關懷與激勵下,正以飽滿的精神狀态投入工作中,為新一年實作新跨越開好頭、起好步,在忙碌的生産中争創2022“開門紅”。
1月28日上午,剛一踏入標頭威豐稀土電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産工廠中的房間,機器轟鳴作業聲便陣陣傳來。工廠中的房間内,勞工們正熟練地操作着生産裝置,一切工作繁忙而有序。
“因為要趕制來自全國各地的取向矽鋼訂單,春節期間我們不停産,将有130多名員工堅守一線。為了表達對員工的感謝,企業對堅守崗位的員工給予經濟獎勵、生活關懷,并在恰當的時間為他們安排輪休。大年三十晚上,公司上司還将走進工廠中的房間為員工送上小零食、水果等豐富的慰問品,和員工們一起開心歡度除夕夜。”企業總經理助理張力鈞對記者說。
威豐電磁是一家集研發、生産、銷售各類取向矽鋼為主的企業,2021年産能達到8萬噸,實作産值9億元。“2022年,我們将增線擴産,力争産能達到10萬噸,産值突破12億元以上,并在品種品質上實作新突破,生産出更多種類、性能更好的高磁感取向矽鋼,為企業發展打好基礎,為標頭發展做出貢獻。”張力鈞信心滿滿地說。
記者走進標頭利晨科技有限公司年産3800噸抛光粉及納米抛光液項目生産工廠中的房間,這家“當年開工建設、當年完工、當年試生産”的稀土企業,正在忙于運作裝置、整理訂單,鉚足幹勁力争春節後全面投産。
利晨科技總經理張文勝高興地對記者說:“2021年,標頭的營商環境和稀土高新區的服務力度,讓企業新項目建設速度超乎了預想,讓我們這家來自江蘇的招商引資企業看到了未來美好的發展前景。2022年,我們将展開手腳大幹一場,力争上半年達到2000噸産能,實作産值6000萬元以上。”
機遇和挑戰同在,夢想和實幹輝映。在位于稀土高新區的上海交大標頭材料研究院創新産業園内(以下簡稱“創新産業園”),“創新”與“拼搏”激發出的活力與幹勁兒,正讓這個充滿朝氣的“小小産業園”釋放“大能量”,讓一項項卡脖子技術得到成功破解、一個個國内外領先科技成果不斷湧現。
入駐創新産業園内的標頭交大賽福爾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内,1200餘個白色坩埚爐在回流線上絡繹不絕地傳送,場面蔚為壯觀。這家産能位于全國前列的科技型企業,主要生産高純鋁及高純氧化鋁,純度可達99.9995%,主要應用于高端半導體磨料、锂電池隔膜材料、藍寶石等高端領域,技術水準全國領先,目前正在加緊生産來自廈門企業的訂單。
記者來到創新産業園内企業内蒙古晶陶锆業有限公司,該公司在全力保生産的同時,正在與上海交大標頭材料研究院、内蒙古科技大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合作,緻力于“稀土陶瓷熱障塗層項目”的研發。“該項技術屬于國内卡脖子技術,稀土陶瓷熱障塗層用于軍用飛機渦輪發動機葉片上,可為渦輪葉片阻隔1500度高溫的侵襲,起到有效隔熱作用,可大大增加渦輪葉片的使用壽命。”企業總經理王思凱說。
振奮精神、實幹興業、克難攻堅,以昂揚的姿态投入到稀土高新區科技創新和工業倍增大潮中。上海交大標頭材料研究院院長助理兼科技發展部部長張大治表示,2022年,研究院将進一步把高科技企業和産業引向標頭,全力為標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并結合標頭氫能産業布局,着力在風光發電、綠電制氫、氫燃料動力電池産業,以及用于運輸的氫燃料動力電池車等方面實作新突破,帶動當地企業和産業發展,為實作“碳達峰”“碳中和”目标做出積極貢獻。
文: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