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節過後,麥田管理,打藥和追肥,究竟先做哪個

作者:睢陽農科

春節過後,溫度開始回升,冬小麥也逐漸開始生長,同時,處于休眠期的各種病蟲草也逐漸進入繁殖和危害。是以,春節過後,小麥不僅需要追肥、澆水,還需要打藥。究竟是先做哪一個呢?

春節過後,麥田管理,打藥和追肥,究竟先做哪個

1、小麥幼苗的幾個時期

小麥苗期長達150天左右,根據幼苗生長發育特點,将小麥的苗期又分為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和拔節期。

(1)分蘖期:入冬前,在适宜的溫度條件下,小麥幼苗根莖葉快速生長,當田間有50%以上麥苗,第1分蘖露出葉鞘2厘米左右時,表明小麥進入了分蘖期,大分蘖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

春節過後,麥田管理,打藥和追肥,究竟先做哪個

(2)越冬期:入冬後,随着溫度的逐漸降低,冬麥區冬前平均氣溫穩定降至0-1℃以下,小麥幼苗地上部分停止生長,分蘖停止,表明小麥幼苗進入了越冬期。

(3)返青期:春節過後,随着溫度的回升,當溫度穩定超過5℃以上時,小麥幼苗心葉開始生長,當50%以上的麥苗長出第一片新葉長2厘米左右,麥苗開始泛綠,表明小麥進入返青期,一般需要30天左右,此時小麥以莖葉生長為主,小麥幼苗會繼續進行分蘖,小穗開始分化。

春節過後,麥田管理,打藥和追肥,究竟先做哪個

(4)起身期:當小麥幼苗由匍匐生長轉入直立生長,葉片開始開始收攏呈傾斜狀,拔一株麥苗,剝開主莖,基部第一節間長0.5厘米左右時,表明小麥進入了起身期,從起身到拔節,一般需要10~20天,此時小麥停止分蘖,小麥進入小穗分化期。

(5)拔節期:當田間一半以上的小麥幼苗,第一節長出地面2厘米左右時,表明小麥進入了拔節期,此時小麥進入小穗形成期。

春節過後,麥田管理,打藥和追肥,究竟先做哪個

2、年後小麥管理

1、弱苗:對于播種晚,分蘖少,發生凍害的麥田,年後要以促為主,當溫度穩定在5℃以上時,在小麥進入返青期後,要抓緊時間先追肥,一般每畝追尿素10公斤左右。采用小推車進行條施。促進小麥幼苗分蘖,提高畝有效總莖數。在小麥拔節前,再進行噴藥,防除田間雜草、紅蜘蛛、蚜蟲和紋枯病等病蟲害。在小麥拔節後抽穗期,再追一遍尿素。每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提高小麥幼苗的分蘖成穗率。

2、壯苗:每畝總莖數在60~90萬株的麥田,在小麥返青後要先噴藥,防除田間雜草、蚜蟲、紅蜘蛛、紋枯病等病蟲害,在小麥拔節期,進行追肥,一般每畝追施尿素15~20公斤,提高小麥成穗率。

春節過後,麥田管理,打藥和追肥,究竟先做哪個

3、旺長苗:每畝總莖數在100萬株以上,莖葉生長旺盛的麥田,在小麥進入返青期後,要先打藥,及時防治麥田雜草、蚜蟲、紅蜘蛛、紋枯病、莖基腐病等病蟲害,小麥拔節後抽穗期,再追肥,一般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提高小麥的成穗率。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農業實用技術,歡迎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