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四類基金均加倉電子,短跑和高頻績優偏好消費電子,長跑和頭部玩家對消費電子和半導體都有增持。
2⃣短跑堅守新能源,長跑&頭部賣酒買藥,高頻績優賣新能源買軍工、消費。
3⃣短跑健将堅守新能源賽道,加中遊電池,減上遊锂、矽等原材料,增持消費電子和風電、火電,新晉個股:晶澳科技、聞泰科技、華能國際等;
4⃣長期赢家賣酒買藥,加電子、地産鍊,增持新能源中遊電池,減上遊锂、钴等原材料,新晉個股:片仔癀、九洲藥業、立訊精密等;
5⃣頭部玩家賣酒買藥,加電子、光伏和火電,減新能源中遊電池和上遊原材料,新晉個股:立訊精密、韋爾股份、片仔癀等;
6⃣高頻績優選手大幅減持新能源,賣電池化學品和上遊原材料,買中遊電池,加軍工、電子、消費;組合偏向小市值、低估值,新晉個股:蔚藍锂芯、航天電器、歌爾股份等。
7⃣港股網際網路龍頭從三季度退出公募重倉,Q4僅騰訊在四類基金前30大,且繼續減持。
8⃣個股審美:短跑健将擇股能力強,偏好小市值、高增長個股;頭部玩家更看重大市值、低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