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年度手機回顧:榮耀走上舞台 OV變了模樣

本以為2021年新冠會被消滅,或者說被壓制到成為如同感冒一樣的日常小問題,但現實是它通過不斷的變種一次又一次的讓城市和生活被迫按下了暫停,病毒很可怕,但總歸是撐過來了。

回首2021年的手機行業,身處其中的我們可能覺得并沒有太大的進步,但如果拿去年時候的回顧文來對比的話,就會發現科技産品的進步是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快的,而且幸運的是,我們可以看到它是以怎樣的一種實體狀态在進步。

螢幕:

2020年統一的挖孔屏在2021年得到了延續,這一年,它的直徑尺寸和位置以及數量,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因為隻要還是挖孔,那這塊螢幕就不是100%完整的,再對比這些的意義也不大,而且最關鍵的是,在2021年,我們已經看到了100%完整且對于前置鏡頭自拍/視訊沒有影響的屏下鏡頭新機:小米MIX4。

2021年度手機回顧:榮耀走上舞台 OV變了模樣

盡管在釋出會上雷總已經把CUP技術講的盡量詳細和清晰了,但始終都不如你拿到手機的那一刻來的真實,為了看到這一塊完整的且四邊比例均衡的螢幕,我們已經等了太久。

2021年度手機回顧:榮耀走上舞台 OV變了模樣

久到即使它出現了,我們似乎也覺得和挖孔屏的差異不怎麼大了。

因為補上一個小孔所帶來的視覺更新完全不如當年螢幕比例從16:9進化到18:9的改變,細節化的提升是強迫症患者的最愛,要把點線面都做到完整和工整,可能市場的反響不高,但我自己看着舒服,我不管市場怎麼樣,這也是小米現在的體量可以做到的事情。

折疊:

不管你喜不喜歡,曲面屏依然會是高端旗艦手機的形态,2020年的時候我們就說了曲面屏對于手機的影響:最窄的邊框,最好看的第一眼,還有最大的噱頭。

現在看來噱頭已經可以拿掉了,因為折疊屏的價格已經進入到了7000左右的價位段,它這顯然更有賣點。

也就是一年的時間而已,折疊屏新機的官方價格直接腰斬,除了三星這個鼻祖之外,新人也有參與這個賽道裡,OPPO Find N、小米MIX Fold、榮耀Mgaic V、華為P50 Pocket,得益于它們的參與,我們也看到了折疊屏的更多形态——盡管我們依然不知道哪款形态最适合使用,但好在廠家在不斷地幫我們嘗試各種答案。

在這幾款手機裡,曾經被大家瘋狂吐槽的低配高價品牌OPPO推出了業界起售價最低的折疊屏新機,更關鍵的是,這也是業界首款把折疊屏的折痕做到消失不見的手機,2020年的回顧文裡我們說過,折痕問題是需要大廠先來探路的,當時可能誰也想不到這個大廠會是OPPO吧。

2021年度手機回顧:榮耀走上舞台 OV變了模樣

直屏和小屏:

我們總是在吃膩了山珍海味之後會懷念當初窮困潦倒時候的那碗“珍珠翡翠白玉湯”,手機也是這樣。

iPhone的mini系列小屏旗艦都賣不好,那安卓手機肯定就更不行了吧?也不盡然。

因為iPhone的mini系列螢幕隻有5.4英寸,而安卓端小屏機可是有6.28英寸的,它比标準版的iPhone 13還要大0.18英寸。

2021年度手機回顧:榮耀走上舞台 OV變了模樣

5.X的螢幕尺寸對于現在6.7左右的安卓手機市場來說顯然是太“捉襟見肘”了,這已經是違背了使用者的使用慣性,安卓端小屏機就顯然合适很多,真·一手操控,且性能充足,是以iPhone mini拿不下來的小屏機市場,安卓或許是真能反将蘋果一軍的,并不是人人都愛大屏,隻是我們沒有好的小屏産品可以選擇。

如果在這個小屏的尺寸上,再加上一塊直屏螢幕,那可以說是完美到骨子裡了。

螢幕的重新整理率、LTPO 2.0、峰值亮度、E4還是E5、Micro-Lens微棱鏡技術等等這些在2021年手機螢幕上所出現在的詞彙,加在一期都不如一塊“直屏”給使用者帶來的震撼大,因為它在當下市場真的太難得一見了,如果它是一塊直屏的基礎上,再加上前面的那些詞彙的話,使用者即使不買,也會評論區裡幫這款産品吹上天。

2021年度手機回顧:榮耀走上舞台 OV變了模樣

相機:

手機影像是這兩年行業裡最為内卷的一個部分,不過從2021年釋出的新機來看,即使再卷,它也注定隻能成為大廠之間的實力競争了。

舉個例子,vivo X70 Pro+在後置鏡頭設計上的設計可以說趨于當下的完美,陶瓷雲窗不僅把四顆鏡頭的視覺擴充開來,也讓它能在不懂行的使用者看來顯得非常高端,可這樣的設計其實中興更早釋出的,那款手機叫努比亞Z30 Pro。

2021年度手機回顧:榮耀走上舞台 OV變了模樣

同樣是橫置鏡頭模組設計,兩款手機在這部分非常相似,但因為聯名了卡爾·蔡司,vivo X70 Pro+的小藍标和橙色T鍍膜看起來就是要比努比亞Z30 Pro的純鏡頭參數字樣要高端的多。

相機聯名是最有效和快速提升品牌力的一個方法,這是華為教給所有同行的。

除了vivo和蔡司,一加和哈蘇的合作也進入了一個新的周期,一加10 Pro的鏡頭設計也開始凸顯自己的風格,不過新的Find X5系列也會加入哈蘇的調校,且在機身上印上哈蘇的logo,獨享的話,會讓所有人都覺得格調很高,一旦有另外一家廠商也在用,那格調就會降低分數,即使那一家是你的爸爸。

2021年度手機回顧:榮耀走上舞台 OV變了模樣

realme傳聞要和柯達聯名,現在看來始終是一場傳聞,不過柯達和realme都是以黃色為主色調的,兩家從這點來講還挺适合。

榮耀Magic3緻敬了華為Mate系列的經典設計,可拿不來徕卡的可樂标,華為和徕卡的合作也已經到期,在面對推出新品無力的同時還要失去一個影像上合作的重要夥伴,雪上加霜。

最關鍵的是,華為曾經辛辛苦苦在釋出會上打造的深入人心的徕卡影像,一下子要被小米收入囊中了,即使小米無意采摘華為的勝利果實,可新的合約已經到手,小米似乎也隻能“坐享其成”了。

多主攝、計算攝影、液态鏡頭、專門的影像晶片,這些廠家帶來的技術方向當然也很重要,但在現實情況下,選購手機的時候售貨員一句簡單的“徕卡的鏡頭”就要勝過以上所有努力了。

晶片:

2020年,手機晶片的工藝制程從7nm進化到了5nm,2021年,這個數字再往前邁進一步,來到了4nm時代。

2021年度手機回顧:榮耀走上舞台 OV變了模樣
2021年度手機回顧:榮耀走上舞台 OV變了模樣

在這一年裡,華為把僅剩的麒麟9000 5G晶片全部都用在了售價最高的手機上,盡可能的讓麒麟9000 5G獲得更多的利潤,以至于你在市場上可以看到5nm工藝的麒麟9000新機賣的比4nm的全新一代骁龍8新機還貴,關鍵是它依然供不應求。

華為為了保留手機業務的種子,不僅把鴻蒙OS普及到了5-6年前的老手機上,還推出了官方的二手認證手機業務,兩年前的麒麟990晶片P40賣到了3999元。

現在提到華為首先想到的就是被制裁之後的舉步維艱,接着就是這些買不起的高端手機了,情懷也好,愛國也罷,他注定是與我們這些大衆百姓無緣了。

2021年度手機回顧:榮耀走上舞台 OV變了模樣

高通依然是一家獨大,骁龍888、888+、全新一代骁龍8(從命名上就不難看出高通真的越來越懂中國人了),因為之前多年經營累積下來的“好人緣”,即使這幾款處理器相繼翻車,但也依然阻擋不了高通就是高端的潛在心理,靠着這些,高通依然能在國内安卓手機市場混的風生水起。

聯發科是高通目前最大的“眼中釘”,但做小生意起家的品牌忽然要做高端了,人們就總會覺得它不值那個價,是以即使天玑9000在業内口碑和各方面都要比全新一代骁龍8要好那麼一丢丢,但你敢把它用在5-6000的旗艦機上嗎?環顧當下的手機市場,沒有一個品牌敢這麼做。

假設使用者覺得可以了,聯發科這次真的能行了,用吧,求你們了。可我用了之後拿來賣,你買嗎?你會說聯發科賣5000+?算了算了,下次一定。

品牌要立到高端真的挺難的,尤其是那些靠着實惠大衆的産品起家的,可一旦做到了,就能靠着品牌吃到非常大的紅利,前面說到的華為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們都希望聯發科能做到高端,但更怕的是買了5000+的天玑9000新機之後,轉眼看到别的品牌把這顆處理器用在了2-3000價位的手機上,這種對比讓人心寒。

三星去年的出場率甚至還不如國産品牌紫光展銳,唐古拉這個命名象征着璀璨的文明,它是長江的發源地,象征着源遠流長,紫光用這個名字為自家的新的晶片系列布局,充滿了深意。

2021年度手機回顧:榮耀走上舞台 OV變了模樣

但市場上現在出現的都隻是T7系列,象征着高端前沿科技的T9系列何時能釋出,現在依然是未知,希望它加快腳步,5G市場還未定,誰都有可能。

品牌:

這一年,有的品牌分了,有的品牌合了,有的品牌活了,有的品牌快要沒了。

榮耀“單幹”之後的腳步已經穩定,新機也是一個接一個發的有條不紊,而且脫離了華為之後的榮耀作風變得非常大膽。

有使用者吐槽說原本以為榮耀獨立了之後會成為第二個華為,沒想到榮耀成為了新的OPPO、vivo,這一點特指的是什麼,大家心知肚明。

不過廠家對于新品定價如何,我們任何人都沒有發言權,隻要人家能賣的出去,那定多少都是合理的,起碼購買的那些人覺得是合理,這是兩廂情願的事,我們外人不好插嘴。

2021年度手機回顧:榮耀走上舞台 OV變了模樣

一加回到了OPPO的懷抱,用到了ColorOS的同時也貢獻出了自己的哈蘇聯名,但相比OPPO拿一加的哈蘇來用的速度,一加在普及ColorOS的速度上就要慢很多了。

系統方面一直是一加多年的弊端,本以為一加并入OPPO之後在研發方面可以突飛猛進了,ColorOS可以讓很多老使用者都用上,誰知道一加反稱一年前的一加8使用者都成了“釘子戶”,要用新的一加10 Pro來撬動它們,看來一加6和一加7系列面對更好用的ColorOS是想都别想了。

2021年度手機回顧:榮耀走上舞台 OV變了模樣

vivo的X系列旗艦不僅站穩了腳跟,而且還踩的牢牢實實,蔡司影像、T鍍膜、微雲台、陶瓷雲窗每一項都把拍照标杆四個字印在了臉上,子品牌iQOO更是瘋狂的發新機,iQOO7系列、iQOO8系列、iQOO9系列,一年的時間更新了三代旗艦,平均速度已經追上了vivo的S系列。

有新機是好事,但iQOO每一代數字旗艦的堆料都非常足,這就導緻了下一代在更新的時候提升非常有限,甚至出現了iQOO8标準版新機售價隻比iQOO7标準版貴1塊錢的現象,幾代旗艦新機同堂銷售,價格還非常接近,這個市場政策多少是有點折損“旗艦機”的标準的。

2021年度手機回顧:榮耀走上舞台 OV變了模樣

小米和Redmi劃的非常開,标準版的小米12 3699元起售,使用者看了也能接受,而且放到現在的骁龍8新機來看,确實也不算貴。

去年的國産手機紛紛沖向了更高的價位,不再像當年的價格戰那樣打的你死我活,每個品牌都推出了4-5000左右的旗艦機,使用者也覺得算是合理,現在的市場,再用高端配置去打價格戰的話,更多的是讓人覺得這款新機在某些地方肯定是有削弱的,例如側邊指紋等,面對廠家這樣的處理,使用者會更傾向于選擇一個更貴一點的手機——新的消費觀念已經養成。

曾經攪動市場的青年良品魅藍成功複活,它相繼釋出了快充線、耳機、充電器、手環等多款“實用”新品,這顯然都不是使用者想看的,我們想看到是那款像魅藍metal一樣一舉成名的手機産品,于是我們在魅族的冬季新品釋出會上看到了搭載虎贲處理器和水滴屏螢幕的魅藍10,和各種衣帽、擺件、甚至襪子等産品。

2021年度手機回顧:榮耀走上舞台 OV變了模樣

近期還傳出了吉利将會收購魅族的消息,無論真假,起碼很多曾經的使用者看到了都很開心。

總結:

去年的年度回顧篇中,标題是“OV小米三分之勢已成 華為榮耀前途難料”,現在來看,OV小米依然是三分市場,華為可以算作是一位出局的超級大佬,榮耀則是因為這位大佬有事被替換上的一個新人,它的出牌方式太過詭異,讓人捉摸不透,但市場已經接受了這位新人,它可以繼續華為曾經要做的事。

其它品牌上,無論是首發技術還是首發晶片,從出貨量和市場認知度上來講都隻能歸為others,一時的網絡熱度或許能帶來一點免費的流量,但做手機嘛,總歸是要賣掉來賺錢的,網絡口碑再好,也扛不住“下一次定”四個字的壓力。

2022年要釋出的首波新機各大廠商都已經給出預告了,它們将會在春節之後陸續登場,天玑9000這次能不能成,屏下鏡頭今年能不能普及,折疊屏又會降到怎樣的一個價格,我們一起在今年等着這些答案出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