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CBA第二階段收官戰中,北控負于廣廈,而馬布裡的00後弟子廖三甯,在比賽中遭到肘擊,顴骨處2處骨折,賽季很可能可報帳了。
對此,馬布裡不僅一度将其社交媒體上的頭像換成廖三甯的照片,以此表示支援,且還如此發聲說:
“我喊‘站起來’,話音剛落,這孩子就立刻站了起來,這大概是事件中最積極的一點”。
“當被肘擊頭骨,臉被劈成兩半的時候,我看見了衆人期盼的leader。 沒有一句怨言,在我換下他之前一直強撐着。三甯,我願與你共同戰鬥。三甯,Happy birthday”。
原來,第二天就将是寥三甯的生日了,可是,因為臉部兩處骨折,剛剛經曆賽季處子秀,出戰28場比賽,場均拿到14分4.5個籃闆和5次助攻寥三甯,不得不療傷在球場外了。
對此,籃球記者賈磊也如此評論說:
“一大早,看到馬布裡發的一條朋友圈,心緒真的無法平靜下來”。
“被大家認為很有機會争奪最佳新秀的廖三甯,在自己生日前夜的一場比賽,就這樣‘臉被劈成了兩半’,這是馬布裡的描述。如果你看了這張X光片,你就知道這一點都不誇張”。
“三甯很可能就這樣賽季報帳了……如果我們的CBA每一輪出現在頭條的,都是這種無休止的傷害,那我不知道籃球對于青少年來說意味着什麼?……”
如今的CBA,似乎比賽之後的焦點,更多地投射到了諸如教練的罵人、怒噴裁判;球員傷人;球員與記者的現場互怼;從業人員表達不滿……等等這樣的負面新聞中。
雖然說,這些也是體育中的一部分,但當這些似乎成了CBA的主角時,顯然已開始脫離了體育的本質精神與原意了吧?
這樣就出現了“賈磊之問”:如此籃球之于青少年們,還能意味着什麼呢?
是以,CBA管理者對于籃球場上的不和諧聲音,如罵人、傷人等違規行為,其中當然也包括裁判的判罰不當行為,都要進行更為嚴格的管理,對于違規行為,更要一罰到底,罰到其肉疼才行。
當然,也有球迷反怼馬布裡說:當年,你這個“馬上腿”呢?
不可否認,當年的馬布裡在球場上,也有過傷人動作——可是,這難道就是現在有人回擊馬布裡不滿傷人行為的理由和借口嗎?如果是這樣的話,則球場傷人現象,豈不就成了冤冤相報的不斷之輪回嗎?
過去的教訓,可以進行反思,但絕不能作為這些惡意行為繼續存在的理由——大家齊心向善,才能讓世界變得更好;反之,都以怨報怨,則身邊的環境就隻會變得越來越糟了!【原創評論:瑜說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