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訪京城大運河畔年味兒:龍燈會、小車會、高跷會,不見不散

春潮傳喜訊,虎歲報佳音。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當中最隆重,也最具特色的傳統節日。一派紅紅火火,到處熱熱鬧鬧,年味兒年俗更是豐富有趣。年俗裡有說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風情。

馬上就要過年了,我們一起去北京城市副中心尋找大運河邊的濃厚年味兒。曆史上,這裡的春節曾花會雲集,運河龍燈會、裡二泗小車會、徐官屯路燈老會、大松垡高跷會、半截河武跷會……那一場場獨具特色的熱鬧花會中,滿載着人們對新年的熱望和祈盼。

探訪京城大運河畔年味兒:龍燈會、小車會、高跷會,不見不散
探訪京城大運河畔年味兒:龍燈會、小車會、高跷會,不見不散
探訪京城大運河畔年味兒:龍燈會、小車會、高跷會,不見不散

運河龍燈會

“咚咚锵、咚咚锵……”北京冬奧會開幕前,大運河畔的漷縣鎮張莊村鑼鼓喧天,兩條雄偉矯健的藍龍随着鼓點時而騰空,時而翻滾,在舞龍人精湛娴熟的手法下,柔美舒展,直沖雲端,赢得陣陣叫好聲。

日前,國家外文局、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迎冬奧·過大年”短視訊攝制組特地來到了漷縣鎮張莊村,拍攝通州運河龍燈會,展示北京春節的傳統文化和大運河文化帶獨有的文化魅力。

張莊村的運河龍燈會享譽四方,是一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這項古老技藝最早可以追溯到1834年,也就是清道光十四年。

“龍飛龍舞雙龍盡翻騰,民喜國樂萬民齊歡慶。”一位鄉儒看過運河龍燈會的表演後脫口而出。

運河龍燈會非遺傳承人謝兆亮介紹,張莊村的運河龍燈會已有近190年的曆史。藍色雙龍是他們的特色,表演套路更是花樣繁多,他們挖掘整理出了“龍翻身”“單挑龍把”“龍打挺兒”等十多種技法。

“當年,運河龍燈會在大運河一帶十分盛行。咱們通州就有6檔,分布在沿河村鎮,包括馬駒橋鎮的西店村、西集鎮金各莊村和漷縣鎮的軍屯村、馬頭村、長淩營村及張莊村。不過,唯有張莊村的運河龍燈會起始年代最久,并一直傳承到今天。”謝兆亮說起運河龍燈會滔滔不絕。

他告訴記者,藍色雙龍在北京非常罕見,因為臨水,運河沿岸群眾認為藍色的龍才是大運河的龍,可以保佑運河邊的村莊和百姓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運河龍燈會每逢年節都要“起會”,也叫“走會”,祈福迎祥。

張莊村的運河龍燈會獨特的藍色雙龍曾去過很多地方。2005年,北京市群藝館曾邀請他們去廠甸廟會表演三天。之後,他們還陸續參加過世界園藝博覽會演出、天津市武清區表演等,場場好評如潮。

又到新春佳節,謝兆亮和大家夥兒早就開始摩拳擦掌,“别看我們這個小團體平均年齡60多歲,舞起這兩條近20米的長龍還是特别有氣勢。不信您就來村裡看看,大年初一,咱們不見不散!”

探訪京城大運河畔年味兒:龍燈會、小車會、高跷會,不見不散
探訪京城大運河畔年味兒:龍燈會、小車會、高跷會,不見不散

裡二泗小車會

民間花會是年節期間的一種傳統舞蹈表演。通州的花會在宋朝開始流行,成化于明,極盛于清。小車會是花會中最常見的一種表演形式,在京東地區名聲最響的當屬張家灣裡二泗小車會。

“京畿花會何可觀,十人九說張家灣”“馬營的秧歌牌營的會,皇木場的竹馬排成隊”。可見,張家灣地區的民間花會最為興盛。

裡二泗小車會的非遺傳承人韓德成介紹,曆史上在張家灣、永樂店、西集、牛堡屯、馬駒橋、城關、通州鎮等地,都有民間花會活動。小車會亦稱太平車。木質車架,外蒙布,布上畫車輪,車架套系在表演者腰間,如女子坐車狀。另一人推車,通過推車趕路、上山過橋等動作,載歌載舞異常熱鬧。輔助角色有先生、傻小子、鼓樂伴奏等約25人。

裡二泗小車會的由來與裡二泗的廟會息息相關。

裡二泗廟會由來已久。據《帝京歲時紀勝·裡二泗》記載:“裡二泗近張家灣,有佑民觀……前臨運河,五月朔至端陽日,于河内鬥龍舟、奪錦标。香會紛纭,遊人絡繹。”又據《北京市志稿·廟集》記載:“裡二泗河神祠四月四日有廟會,祠在張家灣運河之濱。昔年江浙兩省漕運皆由内河,糧船至此停泊者數十艘,湊費演戲酬神。遠近遊人……年必萬人攢動,紅男綠女,少長鹹集。廟外有百貨攤。”這描繪的都是幾百年前此地便有的廟會盛景。

在20世紀早期,裡二泗每年舉辦兩次廟會,分别是農曆正月十五和五月初一。尤以正月十五日最為繁盛,十裡八鄉的百姓都來這裡祈求“風調雨順、四季平安”。這天上午,裡二泗南邊和北邊各村組成的南八會、北八會,都會來佑民觀舉行朝頂進香儀式。當廟内進香時,廟外牌樓前後,就是各檔花會大顯身手、盡情表演的時候,觀衆圍得水洩不通,熱鬧非凡。

裡二泗小車會就是那時組建的一支民間文藝團隊,一代代延續至今,傳承有序。

“今年春節演不演?我随叫随到。”扮演坐車娘娘一角的王豔芬今年55歲了,眼看就要過年,她又開始整理起自己花大價錢置辦的“鳳冠霞帔”。

“我們的小車會真是原汁原味,以前春節最多時能演十場。好幾十斤的‘車’綁在身上,加上頭勒得那叫一個緊,都不好受,可我已經深深喜歡上這個角色,願意堅持演下去,堅持到有人接班。不過現在年輕人願學這個的可不多了。”王豔芬說,今年春節前自己已經做好準備,隻要一聲招呼,一準到場表演。

探訪京城大運河畔年味兒:龍燈會、小車會、高跷會,不見不散

裡二泗高跷會

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花會雲集的裡二泗除了小車會,高跷會也頗負盛名。

高跷會,門裡人稱為“大秧歌”或“秧歌檔兒”,按會譜中記載的名稱是“解仙會”。高跷的曆史悠久,在《列子·說符》中就有生動的描繪。北魏時稱之為“長跷”,宋時則稱為“踏跷”,清末才稱“高跷”。

高跷的活動在通州相當普遍,幾乎遍布全區,有徐官屯路燈老會、大松垡高跷會、東堡高跷會等,其中最早的高跷會是明朝天順年間的永順鎮牛作坊高跷會。據不完全統計,20世紀50年代初,通州有60多檔高跷會,80年代還有28檔。

裡二泗高跷會有300多年的曆史,至今已有14代傳人。村裡操辦的高跷會一般會在春節前一個月開始練習,為春節、正月十五的表演做準備。

年過七旬的村民徐寶瑞是負責教授高跷的老師傅。他介紹,裡二泗高跷角色包括武角4個、文角4個、俊鑼2個和醜鼓2個,有時還會增加醜婆和花子,共14個人。角色多是《水浒傳》中的梁山英雄人物,除了表演各種動作,更要依據鑼鼓點一步一拍的踩點兒表演。

與小車會演員的高齡化不同,裡二泗高跷會的成員多是少年。2008年,裡二泗村村委會在村辦國小制定并實施了培育少年高跷會計劃,40多位青少年參與,成為第14代傳人。

“裡二泗高跷會是民間秧歌舞,幾百年來經過十幾代人的口傳身教,傳承至今。最大的特點就是樸實無華,唱詞豐富,我們儲存了58首舊唱詞,還改編了多首唱詞适應新時代。”徐寶瑞自豪地說。

半截河武跷會

“比高跷技術含量更高的是武跷。”張喜浦說。56歲的張喜浦是半截河村武跷會的非遺傳承人。他介紹,半截河村武跷會成立于1948年。曾在北京市石景山農民運動會上獲花會表演二等獎。以前每年春節的初一、初二、初五,以及村裡比較重要的歡慶活動上,都會有武跷會。

“其實說起來,半截河武跷會也算是一種早年間的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我們本地的表演技藝師承自武清縣高村鄉的台頭村,而台頭村武跷的表演技藝又師承武清縣河西務鎮扶頭村。當時的教師就是扶頭村的劉殿昌。但有意思的是扶頭村武跷會在表演時所打的會旗又寫着‘通州進香老會’。”張喜浦說。

張喜浦介紹,高跷分為高、中、低三種,分别叫高跷、中跷、跑跷。高跷根據表演上的不同特點,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腿子高三四尺,主要是踩扭和情節性演出。武跷腿子矮一截,隻有兩尺高,更多展示的是技巧。兩者的表演人數、角色設定、表演技藝和隊形變化都不同。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半截河武跷會還曾改編傳統角色,重新設計情節和表演動作,表演了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在角色配對上,孫悟空與白骨精為1對;豬八戒與村姑為1對;沙僧與紅孩兒為1對;唐僧與老妖為1對,整場演出的角色多達24人。文跷的表演一般隻是走群場,捉對逗,而半截河武跷的表演除了這些内容,還有許多高難度的技藝,如蠍子鈎、對門叉、越高桌、跳闆凳、鹞子翻身、懷中抱月、爬坡過橋等特技。這種高度的技藝性展現着“藝中有技,技中有藝,技藝并重”的特色。

至于隊形變化,半截河武跷表演更是分成13個場門,變化有串花籬笆、二龍成樂、野馬分鬃、烏龍擺尾等隊形。其場面有一種從多變中求得對稱、均衡的構圖美,這不僅講究動作技藝,更凸顯場景構思上豐富多變的特點。

探訪京城大運河畔年味兒:龍燈會、小車會、高跷會,不見不散
探訪京城大運河畔年味兒:龍燈會、小車會、高跷會,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