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天喝一次奶茶,這個00後手腳上長滿“痛風石”,無法走路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兩天喝一次奶茶,這個00後手腳上長滿“痛風石”,無法走路

如何防治痛風,我們衆口一詞:“管住嘴,邁開腿”。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之前接診了這樣的一位病患,一名18歲高中生小海(化名)因為喝太多奶茶導緻痛風急性發作,手腳關節上長滿了一塊塊白色的“石頭”,腳腫得無法走路!

在風濕免疫科專家的治療下,小海大步走出了醫院,“再也不喝奶茶了!”他說。

01 熱衷奶茶,18歲關節長滿“石頭”

18歲的小海來自廣東佛山高明,是一名高中學生。平時沒别的愛好,就是喜歡喝奶茶。“一般每2天就要喝1次,1天1杯也是會有的。”小海說。

然而,因為這一小愛好,讓小海在幾年前就生了病,并且發作的時候疼得嗷嗷叫,無法走路,更令人震驚的是,手腳關節上長滿了一塊塊白色的“石頭”,這是怎麼回事呢?

兩天喝一次奶茶,這個00後手腳上長滿“痛風石”,無法走路

(圖檔來自廣州日報)

原來,小海是奶茶喝太多導緻了痛風發作和痛風石形成。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鄭少玲解釋,小海愛喝的奶茶是高糖軟飲料,高果糖成分進入人體後,代謝過程中會産生過多尿酸,痛風就找上門了。

“第一次來我門診就診的時候,小海四肢已經長滿痛風石,無法走路了。”

兩天喝一次奶茶,這個00後手腳上長滿“痛風石”,無法走路

“一查尿酸特别高,達900μmol/L。我們立刻安排了抗炎和降尿酸治療,暫時把血尿酸水準穩定到400μmol/L,現在慢慢可以站立、走動。後續我們還要繼續為他積極降尿酸,争取關節上的痛風石能夠逐漸溶解變小甚至消失。”鄭少玲告訴記者。

其實,早在幾年前,小海已經出現痛風發作病史,但是他沒有規律吃藥,也沒有忌口。“我記得那天是打球回來,右手無名指疼痛腫脹,幾天沒好,去到當地醫院一查:尿酸很高,可能是痛風。因為當時不是很嚴重,醫生開了藥并叮囑注意飲食、控制體重就回家了。之後也早已忘記醫囑,該吃吃該喝喝,手腳上的痛風石靜悄悄地長出來了,現在想想,真是後悔莫及。”小海說。

7月14日,經過省二醫醫生團隊治療,小海終于出院,他是走着出去的,經過這次,他表示:“再也不喝奶茶了,也會好好吃藥,控制飲食,定期回醫院複查。”

02 00後已“中招”,痛風的危害要知曉

據《2019年中國高尿酸血症與痛風診療指南》中引用的Meta分析顯示,中國高尿酸血症的總體患病率為13.3%,痛風為1.1%。近年來,痛風/高尿酸血症發病率迅速攀升,年輕化特點愈加顯現。

曾有新聞報道稱在廣東惠州一個三歲小女孩因長期高嘌呤飲食以及痛風家族史,早早便患上了痛風……

有很多人認為痛風/高尿酸血症不需要重視,隻要其不發作痛風,便無所謂尿酸高不高。但事實上,痛風/高尿酸血症對人體的危害不容小觑。其危害主要展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毀關節

痛風患病率随着血尿酸水準的升高而升高。一項随訪2-10年的研究顯示,血尿酸>360μmol/L時,87.5%患者出現膝關節液尿酸鹽結晶,而血尿酸≤360μmol/L時,隻有43.8%患者會出現膝關節液尿酸鹽結晶。

2.傷血管

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研究顯示,血尿酸水準每增加60μmol/L,高血壓發病相對危險增加13%。

3.傷腎

高尿酸血症可導緻急性尿酸性腎病、慢性尿酸性腎病和腎結石,增加發生腎功能衰竭的風險。研究顯示,血尿酸每升高60μmol/L,慢性腎髒疾病(CKD)風險增加70%,腎功能惡化風險增加14%。正常血尿酸水準患者CKD患病率為11%左右,而高尿酸血症合并CKD高達32.7%。

4.亂代謝

高尿酸血症也是2型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高尿酸血症患者發生糖尿病的風險較血尿酸正常者增加95%。另外研究也發現高尿酸血症與肥胖、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症等脂代謝紊亂的發生率呈正相關。

5.縮減壽命

研究顯示,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風患者平均壽命較正常者縮短15-20年。2010年全球疾病負擔(GBD)中肌肉骨骼疾病和風險因素專家組評估了痛風的全球負擔,結果提示2010年痛風患者的殘疾生存年(DALYs)較1990年明顯加重。

03 “管住嘴、邁開腿”,你做對了嗎?

如何防治痛風,我們衆口一詞:“管住嘴,邁開腿”。但這句話蘊含了哪些真相與誤區?究竟該如何正确去做呢?

1.拒絕高嘌呤飲食

一般認為,動物内髒、黃豆、濃肉汁、牡蛎、白帶魚、鯉魚、鳕魚、鲈魚、鳝魚、貝類、沙丁魚、鳳尾魚、啤酒、紫菜、香菇、豆苗等食物嘌呤含量高,應盡量少吃。

含糖飲料要少喝,最好是喝水喝水喝水!

2.控制飲食并非萬能!

單純嚴格低嘌呤飲食或素食主義,并不足以控制尿酸!

一般來說在人體内,通過食物吃進去的嘌呤,僅占20%-30%。而大多數尿酸70%-80%是由體内儲存、并由肝腎等内髒代謝産生的。也就是說,單純通過控制飲食,而不采取其他綜合措施,僅能使血尿酸水準減少20%-30%。

素食主義者,也有不少人罹患痛風。部分植物性食物,如粗糧、蘆筍、香菇、紫菜、豆苗等雖然是素菜,其嘌呤含量卻比較高,經常食用也可引起高尿酸血症。

3.堿化尿液有竅門,合理飲水有助益

當尿液pH值小于5.5時,尿酸呈過飽和狀态,溶解的尿酸少,當pH值在6.2-6.9時,大部分尿酸以陰離子尿酸鹽的形式存在,尿酸結石最容易溶解并随尿液排出體外。

是以,将尿pH值維持在6.5左右最有利于尿酸結石溶解排出。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堿化尿液的藥物為:枸橼酸鉀、枸緣酸鈉。保證每日飲水至少2000 mL,以堿性水最佳,可增加尿酸排洩,減少泌尿系結石産生的機會。

4.提倡合理、适度運動,避免“沖動、盲動”

①痛風發作期避免運動,待發作緩解之後再運動;

②避免參加對抗性比賽運動,提倡低強度、有節奏和持續長的有氧運動,如散步、快步走、騎自行車、做廣播體操等;

③保持适宜運動量,建議每次30分鐘,每周3-5次,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④劇烈運動對痛風患者有害無益,可使患者出汗增加,血容量、腎血流量減少,尿酸、肌酸等排洩減少,出現一過性高尿酸血症。劇烈運動後體内乳酸增加,會抑制腎小管排洩尿酸,可暫時升高血尿酸。

(文章中新聞來源于廣州日報全媒體)

本文來源:醫學界風濕與腎病頻道

責任編輯:CiCi

兩天喝一次奶茶,這個00後手腳上長滿“痛風石”,無法走路

征 稿

《醫學界兒科頻道》長期招聘線上約稿作者,1.兒科臨床實用、有趣的内容;2.兒科醫生有趣的診療故事;3.兒科臨床前沿進展;4.其他(兒科醫生感興趣的内容即可)。

歡迎來稿分享!我們将為您提供有競争力的稿費和展現您才華的平台。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來稿必回複)

醫學界力求其發表内容在稽核通過時的準确可靠,但并不對已發表内容的适時性,以及所引用資料(如有)的準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諾和保證,亦不承擔因該些内容已過時、所引用資料可能的不準确或不完整等情況引起的任何責任。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兩天喝一次奶茶,這個00後手腳上長滿“痛風石”,無法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