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率逐年增長,這些“信号”你都注意過嗎?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率逐年增長,這些“信号”你都注意過嗎?

早期診斷和及時規範的治療至關重要

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是指兒童時期發生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包括血液系統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和非血液系統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其中自血病占30%,腦惡性良性腫瘤占25%,淋巴瘤占15%[1]。根據國際兒童協會報道,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已經成為除意外傷害外,造成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病因與成年人有明顯差異,今日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兒童惡性良性腫瘤那些事。

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與成人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差異

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主要分實體瘤和血液系統惡性良性腫瘤兩大類,血液系統惡性良性腫瘤最常見的是各種白血病和淋巴瘤,實體瘤起源于非上皮組織,常見的是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良性腫瘤、各種“母細胞瘤”,包括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等,還有尤文氏肉瘤、骨肉瘤等也較為常見。

而成年人以原發于上皮組織的癌最多見,常見的肺癌、乳腺癌、肝癌、大腸癌等,雖然這些癌在兒童中也有,但比例很小。

許多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有包膜,易通過手術完整切除,大多數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對放療及化療的敏感性及近期耐受性均優于成人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是以從整體上看,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預後明顯優于成人。

兒童惡性良性腫瘤特征

大陸兒童(0~14歲)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率為12/10萬,發病率以每年2.8%的速度顯著增加(P<0.05),死亡率下降不明顯;男孩發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女孩;城市發病率高于農村,但死亡率低于農村[2]。

不同惡性良性腫瘤的發病率取決于患兒年齡,如圖1。0~4歲主要以白血病、視網膜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生殖細胞和性腺惡性良性腫瘤、畸胎瘤為主;5~9歲中白血病、淋巴瘤以及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良性腫瘤超過75%;10~14歲則以霍奇金淋巴瘤、骨惡性良性腫瘤、上皮惡性良性腫瘤為主。惡性良性腫瘤類型主要集中在造血系統、中樞和交感神經系統、間葉組織。

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率逐年增長,這些“信号”你都注意過嗎?

圖1 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2001-2010年全球兒童(0-14歲)各惡性良性腫瘤類型按年齡組的比例分布[3]

兒童惡性良性腫瘤的病因

兒童惡性良性腫瘤發病機制複雜,具體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普遍研究認為可能與遺傳[4,5]及環境[6](生活環境、生物、實體、化學因素)有關。遺傳因素見表1,環境因素見表2。

表1 兒童惡性良性腫瘤可能相關的遺傳因素

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率逐年增長,這些“信号”你都注意過嗎?

表2 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與已知明确的環境危險因素

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率逐年增長,這些“信号”你都注意過嗎?

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早期預警

一般表現為不明原因發熱,面色蒼白、易出血傾向,局部包塊,不明原因消瘦,肝脾腫大,骨骼疼痛、頭痛等,但均屬于非特異性症狀。惡性良性腫瘤早期普查方法(如内窺鏡、大便潛血檢查、脫落細胞學等)在兒童惡性良性腫瘤中意義不大,是以兒童惡性良性腫瘤的發現通常為偶然,就診時往往已局部擴散或轉移。

但有以下情況者應警惕及時就醫,見表3。

表3 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表現與預警

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率逐年增長,這些“信号”你都注意過嗎?

━ ━ ━ ━ ━

兒童惡性良性腫瘤能否治愈的關鍵,除了取決于惡性良性腫瘤自身特性外,更重要在于患兒能否獲得早期診斷和及時規範的治療。

兒童惡性良性腫瘤的治療效果在不斷得到改善,越來越多的兒童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可以獲得長期生存的機會,目前,80%的兒童及青少年惡性良性腫瘤患者都能獲得5年以上的生存。是以,如果兒童患上惡性惡性良性腫瘤,不要輕言放棄治療,而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争取早期進行規範、系統的治療,應及時到設有兒童惡性良性腫瘤專科的醫院診治,正規的治療是獲得良好療效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Rodriguez Galindo C,Friedrich P,Alcasabas P,et a1.Toward the cure of all children with cancer through collaborative efforts:pediatric oncology as a global challenge[J].J Clin Oncol,2015,33(27):3065-3073.

[2]Zheng R, Peng X, Zeng H, Zhang S, Chen T, Wang H, Chen W. Incidence, mortality and survival of childhood cancer in China during 2000-2010 period: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Cancer Lett. 2015 Jul 28;363(2):176-80.

[3] Steliarova-Foucher E, Colombet M, Ries LAG,et.al. IICC-3 contributors. International incidence of childhood cancer, 2001-10: a population-based registry study. Lancet Oncol. 2017 Jun;18(6):719-731.

[4] 張萍,李霞,王啟瑤,莫霖.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高危因素研究進展[J].重慶醫學,2017,46(30):4288-4292.

[5] 何明燕,高怡瑾.兒童遺傳性惡性良性腫瘤綜合征的研究進展[J].臨床兒科雜志,2013,31(05):477-480.

[6] 鮑萍萍,鄭瑩,金凡.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環境危險因素研究進展[J].環境與職業醫學,2008(02):190-194.

[7] CP Steuber. Clinical assessment of the child with suspected cancer. UpToDate.

[8] Ching Lau, Et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umors in children. UpToDate.

[9] Oguz A, Karadeniz C, Temel EA, etal. Evaluation of peripheral lymphadenopathy in children. Pediatr Hematol Oncol. 2006 Oct-Nov;23(7):549-61.

[10] Kim HJ, Chalmers PN, Morris CD. Pediatric osteogenic sarcoma. Curr Opin Pediatr. 2010 Feb;22(1):61-6.

[11] Malogolowkin,MH. Clinical assessment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e child with suspected cancer. I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Pediatric Oncology, 5th.

本文首發:醫學界兒科頻道

本文作者:哆啦A夢

責任編輯:CiCi

醫學界力求其發表内容在稽核通過時的準确可靠,但并不對已發表内容的适時性,以及所引用資料(如有)的準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諾和保證,亦不承擔因該些内容已過時、所引用資料可能的不準确或不完整等情況引起的任何責任。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歡迎轉發朋友圈

- End -

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率逐年增長,這些“信号”你都注意過嗎?

征 稿

《醫學界兒科頻道》長期招聘線上約稿作者,1.兒科臨床實用、有趣的内容;2.兒科醫生有趣的診療故事;3.兒科臨床前沿進展;4.其他(兒科醫生感興趣的内容即可)。

歡迎來稿分享!我們将為您提供有競争力的稿費和展現您才華的平台。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來稿必回複)

兒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率逐年增長,這些“信号”你都注意過嗎?